今天给各位分享教学设计表格式模板免费下载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教学设计表格式模板免费下载安装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教学设计
2019 年下半年真题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火烧云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析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教学价值。( 10 分 )
(2)如指导三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8 分 )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第 3-6 自然段的教学。( 22 分 )
1.分析文本(编者意图/教学价值)。
2.拟定教学目标。
3.拟定教学重点、难点。
4.设计教学过程(含导入)。
5.设计生字词教学。
6.设计教学活动。
7.设计板书。
问题:
(1)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17 年上)
(2)简要分析文本的结构特点。(18 年下)
(3)简要分析该文的文本特点。(19 年上)
问:
(1)简要分析文本的u写作特点/u。(2017 年上半年真题)
答:
①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成语故事、童话、寓言故事等)的文章。
②文章按照______的写作结构(总分/分总/总分总)/写作顺序(时间、空
间、事情发展),运用了______等写作手法。
【写景状物文: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抓住景物/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手法。
写人记事文:抓住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神态等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③描写了/记叙了/讲述了______(简要概括内容),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感
情,教会学生______的道理。
eg:
①本文是一篇写景状物文。
②文章按照总分的写作结构,运用了拟人、比喻、反语等修辞手法;
③描写了白鹅的习性,表现了白鹅高傲的特点,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教会学生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道理。
问:
(1)简要分析本文的u结构特点/u。(2018 年下半年真题)
答:
①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写景状物/(成语故事、童话、寓言故事等)的文章。
②文章是______的写作结构(总分、总分总、分总)/按照______顺序(时间、空间、事情发展)/ 分析段落大意 。
③描写了/记叙了/讲述了(简要概括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感情/教会学生的道理。
eg:
①本文是一篇写景状物文。
②文章是总分的写作结构,全文分 3 部分: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我周围有许多爬山虎;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介绍爬山虎的叶子;第三部分(第 3-5自然段)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③描写了爬山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
问:
(1)从写作特点和编者意图对本篇课文进行简要解读。(17 年下)
(2)简析这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及教学价值。(19 年下)
答:
编者意图/教学价值
①文章以_______为主题/介绍了_______内容;
②告诉学生_______道理/感受,从而培养学生_______品质/习惯; (思想性)
③掌握技巧/手法/特点(修辞、结构等)。(艺术性)
eg:
1.写作特点:
①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②文章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运用了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③详细地记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地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表达了作者对于“付出比索取使人更加快乐”这一观念的感悟与认同。教会学生懂得给予的道理。
2.编者意图:
①文章以“给予是快乐的”这一主题;②告诉学生在生活中应无私奉献而不
是一味索取,从而培养学生不求索取、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③掌握通过语言、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问题:
(1)若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5 年上)
(2)如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请拟定教学目标。(16 年下)
(3)若指导中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7 年上)
(4)若指导二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8 年上)
(5)若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8 年下)
(6)若指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9 年上)
(7)若指导三年级的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9 年下)
一到二年级属于第一学段,是低年级,三到四年级是第二阶段,是中年级,五到六年级是第三学段,是高年级。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_______等几个字,会写_______等几个字,会读_______等几个词语, 掌握独立识字的能力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优美语句,了解文章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章表达的_______情感,养成_______习惯/培养_______的品质/明白_______道理。
eg: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会认“恨、漠”等九个生字,会写“丑、饥”等八个生字,会读“冷漠”
等十个词语,掌握独立识字的能力,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揣摩优美语句,了解文章内容,提高朗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奉献精神,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品质。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_______等几个字,会写_______等几个字,会读_______等词语。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小组合作讨论探究/联系上下文(可选),品析重点段落/揣摩优美语句/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可选),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学习的写作手法(写景状物文/写人记事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章表达的_____情感,养成_______习惯/培养_______的品质/明白_______道理。
eg: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认“蛟”等 5 个字,会写“铺、触”等 11 个字,会读“均匀、重叠、空
隙”等词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朗读,品析重点段落,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学生能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
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u掌握_______的写作手法(中高年级)/u。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培养______的感情/明白_____的道理。
eg: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生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品析重点段落,提高分析作品的能力,学习作者通过语言、行为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小男孩的美好心灵。树立“给予是快乐的”这一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本课生字词,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2.教学难点:获得“给予是快乐的”体验,提升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
情操。
①开课之初,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_______的视频/图片/音乐,引导学生
仔细观看/聆听。
②播放结束之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看了老师给大家播放的视频/图片/音乐,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大家想到了些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视听感受。
③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一点评,适时总结,并借此引出本课课题。顺势板书课题。
①开课之初,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有没有经历过__________”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见闻。
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一点评,适时总结,并适时引导:“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和大家的见闻非常相像,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在作者眼中________是什么样的。”引出课题,顺势板书课题。
①开课之初,与学生进行互动:“同学们,看到这篇文章的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想说些什么呢?”抛出此问题,邀请同学们畅所欲言。
②结合同学们的典型发言,明确由题目引发的思考:________。(此处填写
问题)
③带着这样的思考,进行文章的初读,顺势板书课题。
版本一:这种导入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热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可以有效地拉近师生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新课的讲授做好铺垫。
版本二:新课开始时,教师用贴切而精炼的语言,有趣而丰富的方式,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介绍了什么样的景(物)?
2.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首先对 (写字词)等重点生字词进行示范讲
解,并请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交流可以得出: (写问题答案)。
1.文章写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文章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
物身上都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明确:学生自由朗读,总结概括得出。
2.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艺术手法,找一找,说一说。
明确:学生自主朗读,然后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手法,如:“”作用是。
3.文章某句话/某个字/某个词在文中有什么含义?好在哪?
明确: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
4.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设计理由:
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eg:
1.文章中描写了哪些人物?人物身上都具备什么样的品质?
2.文章是怎样刻画人物形象的?你能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并分析它们好在
哪吗?
3.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文章给了你什么启发?应该怎样通过朗读把握好人物的情感?
设计理由:
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设计,逐步引导学生揣摩课文的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1.①组织学生结合板书关键词复述课文(记事为主)②鼓励学生仿照课文写人/或写景)的手法也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或景物)。【2 选 1】
2.交流课前准备的课外资料,补充对的认识。
【设计理由】:拓展延伸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知识,升华情感。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生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2.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搜集/观看/整理和 有
关的资料/视频,下节课在课上和其他同学交流。
【设计理由】小结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开放性的作业,可以把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巩固所学,拓展视野。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导入)
1.开课之初,利用课件/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的视频/图片/音乐,引导学生仔
细观看/聆听。
2.播放结束之后,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看了老师给大家播放的视频/图
片/音乐,大家有什么样的感受/大家想到了些什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自己的视听感受。
3.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一一点评,适时总结,并借此引出本课课题。顺势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并思考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介绍了什么样的景物/事物?
2.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首先对(写字词)等重点生字词进行示范讲解,并请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交流可以得出:(写问题答案)。
(二)深入研读
1.文章写出了景(物)的哪些特点?/文章中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这些人
物身上都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明确:学生自由朗读,总结概括得出。
2.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艺术手法,找一找,说一说。明确:学生自主
朗读,然后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手法,如:“ ”作用是。
3.文章某句话/某个字/某个词在文中有什么含义?好在哪?明确:学生思考
讨论,交流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4.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三、拓展延伸
1.①组织学生结合板书关键词复述课文(记事为主)②鼓励学生仿照课文写人/或写景)的手法也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或景物)。【2 选 1】
2.交流课前准备的课外资料,补充对的认识。
四、小结作业
1.教师提问:哪位同学可以告诉老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学生发言,教师进行总结。
2.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搜集/观看/整理和有关的资
料/视频,下节课在课上和其他同学交流。
eg:
(一)整体感知
1.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思考文章 3-6 段主要介绍了什么内容?
2.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首先对胡、灿等重点生字词进行示范讲解,并请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师生交流可以得出:3-6 段介绍了火烧云的变化多端的特点。
(二)深入研读
1.文段中描写的火烧云的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学生自由朗读,总结概括得出火烧云变化多端,主要表现在色彩和形态的变化上。
2.文章主要运用了想象、联想的艺术手法,找一找,并说一说有什么好处。
明确:学生自主朗读,然后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文章主要运用想象的手法,把火烧云的变化多端表现的淋漓尽致,突出了这一现象的神奇,也激发读者的兴趣。
3.文章中有很多词语和句式值得我们积累和学习,找出来并且进行交流学
习。
明确: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答案,师生共同总结得出:“红彤彤、金灿灿”
“半……半……”“一会儿……一会儿……”这些词语和句式的运用能够使文章
丰富多彩。
4.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三)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仿照课文的想象手法也写一个自己熟悉的自然现象。
2.交流课前准备的课外资料,补充对火烧云的认识。
问题:
1.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16 年上)
2.设计“甚至”一词的教学过程。(18 年上)
设计字词教学(某个字/某个词)模板
1.记字音:教师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汉字“ ”(写汉字),并示范朗读,
学生跟读,全班齐读生字。
2.记字形:(二选一)
(1)教师板书生字“ ”,利用笔画顺序帮助学生识字,请学生书写
汉字,并明确笔顺。
(2)教师板书生字“ ”,利用替换偏旁部首法帮助学生识记汉字。
首先把汉字的“ ”(偏旁/部首)去掉,在剩余部分的基础上添加其他部
首,如 (介绍具体内容)等,请学生辨认归类,借此积累汉字。
3.明字义:教师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指导学生进行组词、造句练习,借此掌握词语含义。
4.练书写:教师对“ ”(写汉字)字进行书写示范,边写边强调书写
要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进行模仿书写,并予以纠正和鼓励。
eg:
1.记字音:教师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汉字“甚、至”,并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全班齐读生字。
2.记字形:教师板书生字“甚、至”,学生书写汉字,并明确笔顺。
3.明字义:教师利用语境和生活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可先分别用“甚”
和“至”组词,帮助理解字义,指导学生用“甚至”进行造句练习,借此掌握词
语含义。
4.练书写:教师对“甚”“至”字进行书写示范,边写边强调书写难点,尤
其注意“甚”字的书写美观。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进行模仿书写,并予以纠正和鼓励。
问题:
(1)设计一个教学活动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植物生长过程并让学生写连续
性观察日志。(18 年下)
(2)“更羸看到大雁后作出了怎样的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
来的?”针对该问题设计教学活动。(19 年上)
设计教学活动模板
1.活动主题:
2.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会
3.活动过程:
步骤一:组织学生自主朗读 (课文/相关资料),朗读过程中思考问
题: 。
步骤二:自主朗读完成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时间十分钟。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予以点拨,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分歧和困难,加以适时的引导。学生讨论完成之后,请各组派代表交流答案,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可以得出 。
步骤三:讨论完成后,给学生补充 相关资料一起探讨,深化对这一主
题的认识。
4.活动总结:通过本活动,解决了 问题,帮助学生加深了对 的认识\培养了 情感等。
eg:
1.活动主题:更羸做出的判断及判断过程
2.活动形式:小组讨论会
3.活动过程:
步骤一:组织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朗读过程中思考问题:“更羸看
到大雁后作出了怎样的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
步骤二:自主朗读完成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讨论时间十分钟。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予以点拨,对学生讨论过程中的分歧和困难,加以适时的引导。学生讨论完成之后,请各组派代表交流答案,师生共同探讨总结,可以得出:更羸观察仔细,看到大雁飞得很慢,听到大雁叫声凄惨。由观察而进行思考推断,这是一只受伤且离群的大雁,从而判断出仅拉动弓弦,大雁便会受惊,感到害怕并往高处飞,伤口裂开,就会掉下来了。
步骤三:讨论完成后,给学生补充关于大雁的相关资料,一起探讨,深化对这一主题的认识。
4.活动总结:通过本活动,解决了“更羸是如何一步一步作出这一判断”的
问题,帮助学生加深了对善于观察,关于思考,通过观察与思考做出准确推断的认识。
问题:
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18 年上)
为本课设计一则板书并简要说明理由。(2015 上)
人物及品质(特点)+情感 如:《桥》
典型事件总结+情感、道理 如:《梅花魂》
写作顺序+情感、道理 如:《落花生》
景/物+特点+情感 如:《桂林山水》《白鹅》
写作顺序+特点+情感 如:《观潮》
设计意图(理由):
该板书呈现了。这样的板书设计,条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加深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1.分析文本:近三年必考题。大家一定要模板背下来。
2.拟定教学目标:必背内容。
3.拟定重难点:2017 年下、2015 年下考过,所以不是很重要。
4.设计教学过程:难点,有可能只考导入和理由,或者考新授某段落的初读、研读、巩固环节等。
5.设计字词教学:2018 年上、2016 上下都考查过,记忆模板。
6.设计教学活动:2019 年上半年、2018 年下半年考过,大家要注意一下。
7.板书设计:2018 年上、2015 年上半年考查过,也有可能考查。
谁有语文的教学设计万能模板啊?跪求。。。
基本上就从这几个方面考虑:一,导入要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要提出一个贯穿全文的问题,三,教学过程要重点突出、难点明确,四,拓展部分要出于文本还要高于文本,五,作业设计要有具有选择性和多样性,少而精。
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模板
第1问:数学学科专业知识
教师资格证考试考查数学学科专业知识,根据具体题目进行分析解答。例如2017年上:请列出数学“统计与概率”时涉及到的三种统计图,并分析三种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第2问:教学目标设计
作答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板: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生能够理解xx的算理。(低年段)
(2)学生能够知道xx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xx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低年段)
(3)学生能够会按照xx的特征、xx的特征对xx进行分类。 (中年段)
(4)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求xx的方法及其意义的应用。(中年段)
(5)学生能够理解xx的意义,掌握xx的读法、写法。(高年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理解xx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段)
通过观察、分类、测量、活动 ,经历认识xx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中年段)
通过交流、讨论、辨析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抽象概括的能力。(高年段)
通过对比和分析,理解xx与xx的区别和联系。(高年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xx的探索,学生的数学兴趣(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得以提高(增加),能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的美/图形的美),培养事物间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第3问: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图片导入:为学生们呈现图片、视频
模板: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欣赏几幅图片(一段视频),(展示图片或视频后询问)大家能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形都有哪些共同特征吗?嗯,都是xxx的。今天我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xx形。
2.问题导入:提问引发学生思考
模板:同学们!x年级x班的男女生进行踢毽子比赛,男生四人,女生五人,成绩分别为xxxxxxx,提出问题:我们能帮助他们判断男生队和女生队哪个队的成绩更好嘛?看同学们都在摇头,没关系,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授的新知识----xxx。
3.温故导入:复习旧知为新知做铺垫
模板:(出示卡纸,估长方形的面积来学习今天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同学们, 这是一个xxx,它的xxx大约是多少?谁利用我们之前学过的方法估算一下?你是怎么估的,请上来验证一下。(生展示思路:)xxxxxxxxx,那么xxx的面积就是长乘宽。
二、教师资格证考试新课讲授
1.知识铺垫/以旧引新
(1)老师展示素材,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提炼出数学问题。
(2)老师通过提问等方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猜想新问题的解决方法。
2.选择方法,验证猜想
(1)学生分组合作、交流讨论,利用手中的学具探索、验证猜想。
(2)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指导。
3.深入辨析,公式/理论推导
(1)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深入辨析,沟通不同验证法的联系,引发学生总结其共同特点。
(2)教师适当引导,深化学生对公式或算理算法等内容的理解。
三、教师资格证考试巩固练习
要求学生板演、在练习本上完成教师展示的变式题目,利用本节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并规范学生的计算步骤,帮助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习惯。
四、教师资格证考试归纳小结
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点及数学思想。
教师资格证考试数学学科的教学设计模板大家务必要记清楚,希望各位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备考技巧,备考干货,新闻资讯等内容,小编会及时更新。
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模板在哪里下载
网页上。微课是传播知识的微视频,短小精趣,围绕单一知识点而进行有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频教程,大赛教学设计模板在网页上下载,操作简单方便。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模板
《爬山虎的脚》是冀教版、人教版、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也是沪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作者叶圣陶。本文章介绍了爬山虎是如何爬墙的。以下是我整理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参考!
一、教师导入
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本课是围绕哪一个意思写的呢?(围绕爬山虎的脚写的)从哪儿看出来的?(题目)默读课文,想一想哪几段是围绕爬山虎的脚的。(3~5自然段。)
二、总结“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1、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呢?作者首先确定了“要写的是什么”。(板书)爬山虎这种植物在我国各地都有,为绿化祖国,美化环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人们一般看到的只是那满墙碧绿的叶子,从小到大,从红到绿,又从绿到红,最后掉光。有人也曾感到奇怪,不知它们为什么能那样牢固地铺在垂直的墙壁上,不管多大的暴风雨也不会把它们打落下来。但却很少有人扒开那密密的叶子仔细观察研究一下。本文的作者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写出了这样生动有趣的文章。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2、要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不光要想好自己要写的是什么,还要根据要写的意思选择好内容。(板书:选择好内容。)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要写爬山虎的脚,选择了哪些内容呢?
请三个同学分别读3、4、5自然段,大家想:每段主要说了什么?
⑴分小组讨论这三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⑵请各组选派代表说一说:
第3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爬山虎什么样;第4自然段写了爬山虎是怎样爬的;第5自然段写了触着墙和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
⑶作者选择好了要写的内容,还要安排好写的顺序,这样才能表达得更清楚,更有条理。本文的作者是怎样安排顺序的呢?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3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6句)
2、这6句话分别说了哪几个意思?
(一、二句写了作者发现爬山虎有脚;三、四句写了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和形状;第五句写了爬山虎脚的颜色。)
3、指导朗读:
当作者发现爬山虎是有脚的,知道了爬山虎之所以能在墙上爬的秘密后,他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非常惊喜。)
⑴学生小声练习读出惊喜的语气。
⑵教师范读:
第一句中“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要读出疑惑的语气。第二句中“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尤其是“有脚的”三个字语气更要强烈。
4、在书上画出爬山虎的脚长的位置。注意要画准确。(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的反面。)要通过看图或投影让学生清楚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什么地方。弄清“茎”、“叶柄”、“反面”这几个关键词语的意思。要给学生直观印象。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加上手势说说爬山虎的脚长在什么地方。
5、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在书上画下来。(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学生看图加深理解,产生直观印象。作者在这里还用了一个比喻:“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换句话说:爬山虎的脚就像六七根蜗牛的触角;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的脚什么样。
6、爬山虎的脚是什么颜色的?
(像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7、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8、再请两个同学读这一自然段,要读出语气。
(第二句要读出惊喜的语气。后面几句要读得像解说员一样,介绍要清楚。)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请一个同学读第4自然段,然后请其他同学说一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爬山虎的脚是怎么往墙上爬的。)
2、读这段中的第三句话:“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这句中的“这样”指的是怎样爬?从上文找答案,划在书上。(前面的两句话。)全班一齐读一读。
3、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4、请两个同学用动作演示:
面向黑板站好,用手巴住黑板,然后十指弯曲,手臂和身子慢慢贴到黑板上。再用同样的动作一下一下往上爬。全班同学齐读(或背诵)这一部分。说说“手指、臂、身子、黑板”在演示中好比是什么。
5、每个同学都要边背边演示动作。
6、齐读最后一句话,说说为什么看到那些细小的脚就会使人想起蛟龙的爪子?(太像了。)当两种事物很相像的时候,就可以用比喻句来形容。请同学们把这句话改成比喻句。(爬山虎那细小的脚就像图画上蛟龙的爪子。)把比喻句中的“就像”换一个词,句子内容不能变,可以换成哪些词?学生练习说句子。(“好像”、“像”、“犹如”、“如同”、“像……似的”)
五、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1、一人读,其它同学说说这一段主要说了什么?(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和没触着墙的结果不同。)
2、看投影:
⑴填空。
⑵回答问题:
①“灰色的脚”指什么?原来是什么颜色?
②从哪儿能看出爬山虎的脚扒在墙上相当牢固?
(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再读课文三、四、五段,说说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爬山虎的脚的?
从全文来看,作者是围绕爬山虎的脚这个意思来写的,但为什么还要用那么多的笔墨来写爬山虎的叶子(分小组讨论)
原因有三:
1、因为平时人们看到的都是爬山虎的叶子,课文就从人们的认识规律入手,使人读起来感到亲切、熟悉。
2、爬山虎这种植物最吸引人的地方和对人类最有贡献的部分就是叶子。
3、用叶子来衬托爬山虎脚的重要,如果没有爬山虎的脚,就不会有绿得那样新鲜,看着那样舒服,铺得那样均匀,荡漾得那样好看的绿叶。
教学目标
1、认识“均、柄、蜗”等5个生字,会写“操、占、嫩”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等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3、通过对“描写爬山虎叶子”的学习,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初步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刚看到课文题目,你或许认为爬山虎是一只老虎,其实爬山虎是一种植物。(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板书: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一种攀爬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高攀的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蕊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日本也有。茎和根可以入药。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并从中了解到植物的特点。】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课文,注意:
(1)圈出课文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a、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均、柄、蜗、曲、萎”“曲”是多音字,读qǔ和qū;“萎”是上形下声。
b、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虎、操、占、嫩、舒、、顺、均、叠、隙、茎、柄、萎、瞧、固”
指导书写:“操”的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嫩”三部分都要窄长,束字中间是一扁口、不要写成下框、末笔捺变为一点;“均”的最后一笔是提;“叠”上窄下宽,中间是冖、横要长、上边没点,且字稍扁、里边是两横;“隙”右边三部分要扁,上边小字中间一竖不带钩,下边小字竖要带钩;“瞧”笔画多要写紧凑,目字要窄,右上边有一点、下边是四横不能少。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2)课文每个自然段分别写了爬山虎的什么?
2、检查交流:
(1)请学生自荐领读词语。
嫩绿 舒服 均匀 重叠 空隙 拂过
叶柄 紧贴 蛟龙 枯萎 牢固蜗牛
(2)交流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全文共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三步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讲爬山虎的生长位置。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讲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3~5自然段):主要讲爬山虎脚的特点,具体写了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往上爬的。
三、自主探究,理解第一段
1、全班齐读,思考:这两句话从哪些方面介绍了爬山虎?
2、填空。
爬山虎生长的特殊环境是。
爬山虎生长的特点是。
3、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归纳总结,从而理清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留有思考
今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殊位“墙”。爬山虎是爬墙成片生长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回味全文,提出问题,为深入学习课 *** 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并从课文第1自然段中,知道了爬山虎的生长特点。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大声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的知识,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研读第2自然段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教师板书:位置颜色样子)
2、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叶子生长的位置:。
b、刚长出来的叶子的颜色:。
c、长大了叶子的颜色:。
d、叶子的样子:。
(教师板书:墙上嫩红嫩绿朝下、均匀、不留一点空隙)
3、指导朗读:读出美感来。
三、研读第3、4、5自然段,交流体会。
1、请同学们继续默读文中第3、4、5自然段,思考:爬山虎的脚有什么独到之处?
2、汇报交流。
师:首先我们一起交流第3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1)结合插图,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
a、出示文中的句子。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
师:如果你也学着叶圣陶爷爷此时也在观察爬山虎的脚,你发现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观察爬山虎的脚的?(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从位置、数量、形状、颜色上来具体描写的。运用比喻句显得更生动、形象。)
b: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爬山虎脚的样子。
(教师板书:茎上如新叶细丝像触角)
c:过渡:来,我们边跟着画面边读这段话,同学们读横线上的句子。
d:出示画面:指导朗读这个句子,加深体会。(老师引读)
小结: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的样子很独特之处。你们知道爬山虎更独特之处是什么吗?
(2)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a:问: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b:“这样”是指什么?学生复述自己画的句子。再联系前文学过的第2自然段,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读……
c:想看到爬山虎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情景吗?(请你睁大眼睛来看)
d:自由朗读描写爬山虎向上爬的句子,并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描写爬山虎脚的动作的词句。(教师板书:触、变成、巴住、拉、贴)
小结:原来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有一股不断向上的攀爬劲呀!
生齐读。
指导朗读:注意动词稍微读重点。
在这里,叶圣陶爷爷还教给了我们一种介绍事物的方法,那就是拿我们熟悉的事物来作比较。
师:老师上课前在校园的东墙边采集了两根爬山虎,你来说说从它们的颜色去观察可以推断什么?老师这里有道作业练习,需要大家去探索。小组结合文章第五自然段的内容自由讨论。
(3)爬山虎“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
小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外让我们到校园的东墙边,去看看爬山虎是不是真的像叶圣陶爷爷写的那样,也学着叶圣陶爷爷一样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好吗?
四、联系生活,感悟方法。
1、你要向叶圣陶爷爷习什么?(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
2、总结。罗丹也说过:“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今天让我们用一双慧眼,去观察,去发现。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大家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有助于理解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感受爬山虎脚的美。】
五、积累运用,提升语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优美的词句。
2、课外练笔。
请你仔细观察一种攀爬植物(如:葡萄、牵牛花等),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设计意图:有助于学会运用抓住事物特征,把意思写清楚的写作方法。】
教案模板怎么写?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x0d\x0a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x0d\x0a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x0d\x0a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x0d\x0a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x0d\x0a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x0d\x0a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x0d\x0a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x0d\x0a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x0d\x0a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x0d\x0a\x0d\x0a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x0d\x0a(一)导入新课 \x0d\x0a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x0d\x0a2.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x0d\x0a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x0d\x0a(二)讲授新课 \x0d\x0a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x0d\x0a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x0d\x0a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x0d\x0a(三)巩固练习 \x0d\x0a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x0d\x0a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x0d\x0a3.需要多少时间。\x0d\x0a(四)归纳小结 \x0d\x0a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x0d\x0a2.需用多少时间。\x0d\x0a(五)作业安排 \x0d\x0a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x0d\x0a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关于教学设计表格式模板免费下载和教学设计表格式模板免费下载安装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