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电影白银帝国剧情介绍(电影白银帝国剧情介绍大结局)

sukai 2024-03-12 150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一部名为《诗意的年代》的电影,而其最大的特点来自于他的演员阵容,囊括了当时中国作家圈中的几位重要人物:

阿城、王朔、余华、林白、陈村、徐星

方方、须兰、赵玫、丁天、马原、棉棉

  

  这部电影拍摄于1999年,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审查未通过,在电影局积压多年。2006年改名《小说》(The Obscure)后,在小范围公映。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郫县:一群伟大的作家聚在一起,开了一个伟大的讨论会。会议的主题是:“这个年代还有没有诗意”。这个讨论过程就成了电影的纪录片部分。另外,影片中还有风格完全不同的剧情片部分,描写王志文、王彤扮演的初恋情人在笔会上偶遇,旧情复燃的爱情故事。

  

阿城

  这是一部实验性质大于观赏性的电影,也是一个革命式的举动,导演拆走纪录片与剧情片的框框,将两者放在同一议题与空间自由对话。

  那时中国的独立电影还有些诗意的存在。这种诗意或许有些文人的酸腐气,或许还有些理想主义的天真和浪漫,甚至还有些老套和恶俗,可今天想要找部这样的电影已经很难了。

  

王朔

  这部电影的投资人是刘仪伟。10年前那个时候他的主业,是在某台主持《天天饮食》节目。他当时选择投拍《小说》的一个动机是“觉得世纪末大家都在致敬,我们应该向作家致敬,我就出了这么个点子:干脆拍一个完全由作家来主导的电影。”

  

  

  

  

  片中每个作家都对“什么是诗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其实作家怎么看待诗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谈论诗意本身就是一种情怀,或者是一种追求。

  

  

  有趣的是,这部影片在2000年完成粗剪后,被出品方一直雪藏,至今连张盗版碟都没有。而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字幕都还是英文版。

  如果诗意是源自开放的幻想空间,那么剧本留下的可能性实在充满诗意。而这份无限可能的诗意,大概就是电影犯禁的根源。

  《诗意的年代》剧情

  源起会议之国的小型讲座,一群伟人聚在一起,开了一个伟大的讨论会,伟大的主题是:“什么是诗意”。开场一个象征镜头,摄影机先是追踪着火车,开进小城,再走进大街小巷,然后停靠酒店,走进局促的会议室。接着,一批有头有脸的作家杀入镜头,阿城、王朔、马原、方方、余华、棉棉……从阿城的“诗意”考古开始,讲到“有钱就有诗意”。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大家谈得性起,渐将诗意按压在自我之下。镜头有时溜出来,看另一种风景。一旁的会议策划人,在酒店里偶遇旧爱,更能体会点点诗意。演员王彤和王志文,就演着或许由作家虚构的故事,他们的存在,比作家更真实。吕乐一个革命式的举动:拆走纪录片与剧情片的框框,将两者放在同一议题与空间自由对话。

-- END --

  分享本文:

  如果喜欢本文您可以点击“…”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文艺联盟丨理想国

电影白银帝国剧情介绍(电影白银帝国剧情介绍大结局)

  欢迎关注“理想国”

  微信号:Dreamland427

  长按下方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加入“理想国”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