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文学艺术讲究意蕴造(文学意蕴的丰富性)

qiaoqingyi 2024-03-12 136

  一、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及新媒体等信息传播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学校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是一所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二、电视剧领域的媒体采编分为11个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动漫创作、艺术管理、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文化产业项目策划、文化市场、媒体策划与运营、电视编导、传媒音乐应用方向、电视制作、编剧。

  三、考试大纲

  《336艺术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艺术基础》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基础课,考试内容为艺术的基本原理。本考试的特点是基础性强;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当代艺术的热点现象和动态。

  二、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大致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

  三、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四、考试的内容

  1. 概述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艺术基本理论中常见观点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 考试范围

  l 艺术的构成

  Ø 艺术活动的构成要素:艺术家(artist)-艺术品(work)-观赏者(audience)-宇宙(universe)(艾布拉姆斯:四要素)

  Ø 艺术作品的构成层次:言(语言)-象(形象)-意(意蕴)

  l 艺术的本质、特征、功能

  Ø 艺术的本质:审美的意识形态

  Ø 艺术的特征: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

  Ø 艺术的功能: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认识

  l 艺术的分类

  Ø 实用艺术,审美艺术

  Ø 再现艺术,表现艺术

  Ø 动态艺术,静态艺术

  Ø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综合艺术)

  Ø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

  3.参考教材

  l 推荐教材(任选一本即可)

  Ø 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Ø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

  l 推荐教材的使用方法

  Ø 以上推荐两种教材,考生任选一本即可,基本都能涵盖以上考试范围。如所选某一本教材中没有上述范围内的某一点内容,可从任何其他的艺术概论教材中获取。

  Ø 对于同一问题,不同教材内的说法不尽相同,任选其中一种说法或综合各种说法均可。

  《826艺术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艺术综合》是报考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硕士(MFA)所属各个专业方向的学科综合课,重点考察学生对各门类艺术的基本概念和必备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对考生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艺术素养的基本考察。

  二、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大致有: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

  三、考试方式

  闭卷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四、考试的内容

  1. 概述

  本部分内容主要考察考生对各艺术门类中常见形态及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考试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等形式出现。

  2. 考试范围

  七、各艺术门类的重要人物(名家)、代表作品(名作)及主要流派

  音乐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戏剧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电影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广播电视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舞蹈艺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美术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艺术设计领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及主要流派

  1. 参考教材

  Ø 参考书目:《艺术学基础知识》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王次炤等

  五、特别说明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所有方向(全日制、非全日制),除笔试外,还需提交“播音主持作品”创作视频文件。笔试部分占该科目成绩50%,“播音主持作品”创作部分占50%。

  “播音主持作品”创作,主要是通过考生按要求提交的播音主持作品,考查考生的基本专业条件、镜头前形象与状态、播音主持业务水平、综合素质等实践能力。

  1. 内容要求

  (1)新闻播报(限3分钟,内容不限)

  (2)节目主持(限3分钟,内容不限,节目形态不限)

  (3)文学作品朗诵(限3分钟,内容不限)

  2. 数字文件格式:mp4格式

  3. 其他要求:作品内容的总时长应在10分钟以内,考生自行制作,并按《招生简章》指定时间和要求报送“播音主持作品”。不符合要求或过期未报送者按该科目考试违规或缺考处理。

  艺术基础 笔记

文学艺术讲究意蕴造(文学意蕴的丰富性)

  拉德.费德勒 艺术学之父,主张艺术学从美学中分开

  德鲍姆加通—美学之父,《美学》:美(学)是感性认识的完善(科学)

  黑格尔《美学》

  朱光潜《文艺心理学》《谈美》完整的美学体系。

  李泽厚《美学四讲》:研究认识美、感知美的学科

  英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法丹纳《艺术哲学》种族、环境、时代决定艺术发展

  英克莱夫.贝尔艺术有意味的形式

  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客观说: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艺术世界是第三性的,艺术是摹本的摹本。

  德古典美学黑格尔:美是理念(内容)的感性显现(形式)从有限的感性形象认识到无限的普遍真理。

  主观说:

  德尼采唯意识论,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

  宋严羽“妙悟说”;明袁宏道“性灵说”克罗齐 直觉说

  柏格林/科林伍德

  模仿说:

  朴素唯物主义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游戏说

  席勒(德)—斯宾塞理论(英)席勒《美育书简》

  巫术说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

  英弗雷泽《金枝》

  连云港锦屏山将军崖岩画

  表现说:

  古代文论《毛诗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意大利克罗齐《美学原理》

  英科林伍德《艺术起源》

  亚里士多德艺术三功能:教育、净化、快感

  先秦《乐记》乐者乐也

  美育概念的首次提出席勒《美育书简》德智体美

  我国提倡美育的清末王国维/北大校长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美育核心是艺术教育/苏 斯托洛维奇

  美奈斯比特《大趋势》:需要借艺术重新审视生活的意义

  英泰勒《原始文化》知信艺道法习综合体

  美克鲁伯+克拉克洪《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二十世纪的文化定义

  苏卡岗:艺术仿佛一面镜子

  唐王昌龄《诗格》物/情/意境

  王国维境界说

  商齐谢赫气韵生动

  文学

  朱自清、俞平伯《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九歌》

  北朝民歌《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唐高适《燕歌行》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南宋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西晋陆机的文赋“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文天祥《正气歌》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钟嵘饰品

  李白—庄子“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杜甫——孔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三吏》《三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斗酒诗百篇

  诗歌总集《诗经》现实主义屈原抒情诗《离骚》浪漫主义

  歌德《浮士德》

  罗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自由诗创始惠特曼《草叶集》郭沫若《凤凰涅》

  意大利未来主义(马里内蒂《未来主义诗集》)盛行

  法布勒东《可溶解的鱼》

  超现实主义——布勒东散文《动物与人》阿拉贡《巴黎的农民》西班牙达利油画《记忆的永恒》西班牙布努艾尔影片《一条安达鲁狗》

  象征主义—伯德莱尔诗集《恶之花》艾略特长诗《荒原》比利时 梅特林克《青鸟》德 霍普特曼《沉钟》

  存在主义——萨特小说《恶心》《墙》戏剧《可尊敬的妓女》《肮脏的手》

  意识流——美威廉詹姆斯+弗洛伊德 意识流小说 法 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爱尔兰乔伊思《尤利西斯》电影法 阿伦.雷乃《广岛之恋》意大利 费里尼《8 1/2》

  乔叟《坎特伯雷故事》弥尔顿《失落园》/伊斯兰《古兰经》《圣训》/叙事诗《玛斯纳维》

  绘画

  唐韩干《照夜白图》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元赵孟《秋郊饮马图》

  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乔托欧洲绘画之父和现实主义画派

  浪漫主义法席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神领导人民

  现代主义达达主义法籍罗马尼亚查拉

  电影

  1895 法 卢米埃尔兄弟 火车进站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开始罗西里尼《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左岸派阿伦.雷乃 《广岛之恋》和《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存在主义

  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第七封印》晦涩的隐喻和象征主义的构图

  对比蒙太奇——对比联想 一江春水向东流张忠良后方花天酒地——妻子敌占区和母子苦苦谋生

  平行蒙太奇——类比联想 普多夫金母亲工人示威游行——春天河水解冻

  瑞典葛丽泰.嘉宝《瑞典女皇》

  瑞典伯格曼《野草莓》《处女泉》

  分为几部分艺术家、作品、理论术语、专有名词

  名词解释的目标有两个,一个是解释清楚本体,另一个在于定下一坐标,不管向上向下,有所勾联。不宜铺展太开,100——150个字足够、

  综合笔记

  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必须具备的主体条件?

  大致包括两方面,即文化修养和创造能力。

  修养主要体现于下列几点:

  (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候向决定着艺术家正确的创作目的与创作动机,影响着艺术作品酌格诓与品位。艺术家只有具备正确而深刻的思想见解和审美倾向,才能创作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2)广博的知识。艺术家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及合理的、知识结构,人类社会的各类紫科和知识都是相通的,艺术家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广泛;他们的作品就具有更广泛、更全面的艺术表现力。

  (3)深邃的思想。伟大的艺术家往往也是思想家,他对人生和挫、会有着独特的认识和精辟的见解、。能否具有深逢的思想,是衡量一个艺术家修养与素质高下的重要尺度。

  (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艺术家的感受、情感、思想,愿望、奉趣等主观因素士对艺术创造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艺术创作需要激情和灵感,这些都同艺术家丰富的情感密切相关。同时,也只有融人强烈情感的艺术形象才可能打动接受者,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艺术家还须具有独立伪人格。艺术家的独立人格,是艺术家主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人格的高尚与卑下,直接影响到艺术创造的格调与作品的晶位。

  艺术意蕴

  所谓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的第三层面,即深层层面。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特别是典型或意境中,艺卡意蕴往往能得到较为充分的体现。黑格尔说:“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可。”艺术意蕴是艺术家对自然、社会的一种深度悟察,对历史、人生的一种深邃洞见,它往往透视出’、性的深层内涵,社会的深刻本质,极富哲理性,也更具形而上意味。而且它深深地隐含在艺术形象约表层意义之下,潜藏于艺术作品各部分的关系之中。这种独特的内涵使得它具有多义性和模糊些。面对一部艺术作品,可以从历史、社会、文化、民族、时代、人性、时空等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去解:总,见仁见智。而且这种解说只是向其靠近,难以清楚地言说,也是难以尽说的,如古人所说,只可意兰,难以言传。因此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意蕴的表现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其深浅和隐显的程度有很大差别,有的包含在形象之中,只需三细品味便可逐渐领悟。一般说,视觉艺术多属此类,例如安格儿的名画《泉》,通过少女的身姿、神态给我们展示出一颗水晶般透明的美好的心灵,显示出一个天真少女的矜持和恬静。再如舞蹈语二也是依靠演员的形体动作和眼神表情来传递心灵的意蕴。

  意蕴有时常常隐藏在艺术形象的背后,通过一些象征;暗示、隐喻、联想、变形等曲折含蓄的手三来表现,这类意蕴大多具有某种不确定性、多义性、朦胧性,需联系作品产生的历史环境和作者创作意图方能领悟。这在诗歌中表现最为突出,诗美的奥秘,很大程度上是凭借这种“言外之旨”、“象外之象”。

  在某些意蕴比较抽象、笼统的艺术中,意蕴的领悟更显得自由灵活,无所定向,它们同欣赏者的主观因素关系更加密切。像无标题音乐、现代派绘画、情绪性舞蹈、象征性建筑等。

  艺术意蕴的认识:

  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索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1、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蕴藏的文化含义和人文精神。

  2、 艺术意蕴是艺术作品应该在有限中体现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普遍。优秀的作品总是通过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传达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内涵。

  3、 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欣赏着意见纷纷,艺术家也不一定说得明白。

  4、 艺术意蕴不一定全是由艺术形象体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只有对整个作品的领悟和体味才能把握作品的艺术意蕴。

  5、 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艺术语言和艺术形象,艺术意蕴却不是任何一个艺术作品都有的,有一些作品不存在这一层次。

  艺术形象分类

  依据艺术形象的感性形式,可将艺术形象大致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文学形象几大类。听觉形象是指由人的听觉感官直接感受到的艺术形象,主要指音乐中的形象。

  音乐形象

  音乐的传媒是音响,由于音响具有非语义性、非造形性和流逝性的特点,便造成了音乐形象某种程度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正如托马斯·门罗所说的:“音乐中暗示出来的情绪总是模糊不清的,并且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

  音乐形象带有抽象性,它的含义是空灵的、精神性的,因此它不宜描摹现实中的景物形象,也很难具体模仿生活细节。波兰当代著名音乐理论家丽莎说:“在音乐中反映现实的具体性和直接性,比起在美术、文学、戏剧中要弱。”“音乐中表现的是作曲家对现实中现象的反应,而很少(虽然也是可能的)是现象或现象综合体的自身”。虽然在音乐中也可能有一定的模仿再现生活的因素。比如对大自然风雨雷电、流水鸟鸣或人间的钟鸣铃响、马蹄号角等声音做出某种模仿,但即便是模仿也已 :融进了作曲家的情感,对原始的音响进行了艺术改造,成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例如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有许多描写自然美景的旋律,模仿出小溪流水、林间鸟鸣等,但作者仍然强调“表观多于描写”,他说:“田园交响曲不是绘画,而是表达乡间的乐趣在人心里所引起的感受,因而是描写对农村生活的一些感觉。”音乐只能通过音乐语言表现作曲家在特定环境下的心境,激发听者的审美想像,而音乐表现的情感也只能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方向,很难加以具体确定

  音乐的确定性同听觉艺术的特征也是分不开的。在人的视听二器官中,视觉涵盖的面最广,又能产生出具体清晰的图像,最具有直观性和稳定感。而听觉形象只有转化为视觉形象,才能使美感明晰、深化。正如李斯特所说:“视觉这个永远在积极活动的感官,能把音响中产生的形象加以巩固和保持,随着音乐的进展,使它的轮廓变得愈来愈明确。”闻一多认为:“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候,至少有一半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用在音乐欣赏上,也很适合。音乐欣赏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促使听觉通过想像把听觉中的音乐形象转化为心灵中的视觉形象,而这种转化往往是因人而异的,它要受到欣赏者主体条件的限制。同一种音乐形象在不同条件的欣赏者听来,产生的审美效果会大不相同,对于一些音盲而言,就根本谈不上由听觉形象向视觉形象的转化了。

  艺术体验

  是创造主体在长期积淀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像、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艺术体验是艺术创造的准备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

  艺术创作的材料来源于社会生活。一般来说,获取艺术创作材料的途径,可分为直接的与间接的两种方式。艺术家直接参与某一方面的社会生活实践,并将自己置身于其中,获得深切的生活感受。间接的方、式是艺术家通过查阅文化典籍、图书资料、报纸期刊,以及听他人讲述、搜集民间传说、社会调查等活动,了解和掌握大量的社会生活材料。审美经验的积累是艺术创造过:程的必要准备,艺术家应当依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审美评价,对客体事物进行深入的审美体验,从中产生独特的艺术感受。

  (2)艺术的体验和审美发现。

  艺术的体验是一种审美体验,是创造主体对丰富的人生经验的凝聚、深化,也是对客体事物的深层把握。要求艺术家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切地感受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以强烈的情感去体验生活。审美发现是艺术家在社会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依据自己认识生活和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和审美倾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时所得到的一种独特的感知。审美发现的特点是,艺术家从常见的事物中独具慧眼地看出某种新因素,从别人熟视无睹的现象上察觉出非凡意蕴,从极平凡的形式中发现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罗丹曾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出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3)创造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

  艺术创造舶发生,还需要较强的创作欲望和动机所驱使。艺术家在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生活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在脑海里积贮得越来越多,一旦某种外部原因的刺激触动了艺术家心理上的敏感点,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就会像开闸的洪水一样喷涌而出,一发而不可收,形成强烈的创作欲望,并产生创作动机。创作动机作为完善艺术发现、完成艺术作品、达到创作目的的隐秘而又强大的内在动力,在创作活动中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创作动机有远景动机和近景动机之分。远景动机指艺术家从事艺术活动之初所萌生的宠大动机。例如巴尔扎克试图用笔取得拿破仑用剑取得的辉煌,鲁迅试图改造国民性、改良社会等。近景动机特指艺术家从事某部作品的具体的创作动机。创作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一般还可以分为主导动机、非主异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等类型。

  直接体验:

  指艺术家在生活中亲历的所见,所闻,所感,所遇,这些亲身经历往往成为艺术家创作的原料,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激发起艺术家生动的想象和丰富的情感。

  间接体验:

  指艺术家从他人的言谈和著作中所吸取的生活经验,这些间接的生活经验可以扩大艺术家的视野,扩展艺术家的生活积累,诱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