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剧院,演员表演舞蹈《水墨天书》
熊 伟摄(人民图片)
李一鸣近照(网络图片)
1月30日,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开展“迎新春,送春联”活动,图为云关乡二戈村一名小朋友展示获赠春联。
赵 松摄(人民图片)
文艺思想,立意高远,博大精深,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重大问题,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
逻辑起点与现实依据
文艺思想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形态和科学理论体系,逻辑起点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我们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基本的物质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新期待是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从文艺事业看,人民期待更高质量的艺术产品,更为丰富的精神文化,更可选择的层次供给,更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文艺成果。而高质量高价值作品不够多,多层次多样化服务不充足,这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正是立足时代新变革,基于矛盾新转化,面对文艺新情况,响应人民新需要,肩负历史新使命,文艺思想凝结“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应运而生。
根本主题与核心内涵
总书记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这一根本主题,形成了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关于文艺地位和作用的观点。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观点,深刻阐述了文艺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揭示了文艺作为精神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巨大作用,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关于文艺性质和方向的观点。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文艺活动,深刻阐释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回答了在新的艺术生产时代,如何以文艺人民性建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新问题,指明新时代文艺实践的正确方向。
关于文艺本质和规律的观点。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文艺与时代、创作与生活的关系,赋予文艺与生活这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基本范畴以时代内容,深刻揭示了文艺作为一定时代的社会审美意识形态,不仅反映生活而且创造生活的本质以及与时推移、与时俱变的规律,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增添了时代内涵。
关于文艺任务与目的的观点。总书记精辟阐述了新时代条件下文艺创作的主要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弘扬与文艺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审美教化功能结合起来,将中国传统诗化思想与西方美学理论的文学功能理论结合起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重要内容。
关于优秀作品标准的观点。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优秀作品的构成要件,以对优秀文艺作品认识的穿透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精准确立了新时代优秀文艺作品的品质标准。
关于文艺创作生态的观点。总书记深刻分析了文艺创作的现状,针对文艺创作的现实状态,提出了具有很强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指导性的要求。
关于文艺国际传播的观点。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文艺在增进国际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作用,体现了文艺思想的世界眼光、开放视野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
关于文艺生产效益的观点。总书记以唯物辩证法观点,精深论述了文艺与市场的关系、两个效益的关系、义利关系,指明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作品的效益取向。
关于文艺传承与借鉴的观点。总书记深刻阐明了文艺创作中继承与借鉴、转化与超越的关系,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继承中国优秀传统和借鉴外国有益经验提供了方法论。
关于文艺理论评论的观点。总书记深刻剖析了创作与批评的关系,明确了文艺批评的取向,扩展了评判鉴赏文艺作品的标准,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的内涵和疆域。
关于文艺队伍建设的观点。总书记深刻辨明了作家与作品的关系,对文艺工作者思想境界、艺术追求、创作态度、创新创造提出了明确要求。
关于加强文艺组织领导的观点。总书记旗帜鲜明地指出,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他要求文联作协要深化改革,加强引领,加强联络,增强本领,加强沟通,推动文艺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这十二论集中就文艺的重大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原创性、指导性的理论观点,前五论重点阐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后七论侧重论述如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思想理论体系。
思想品格与鲜明特征
文艺思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观察处理新时代文艺问题,具有独具的思想品格和突出特征。
使命性定位。文艺思想把文艺置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地位来认识,明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而将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与实现伟大历史使命紧密连接在一起。
时代性观照。文艺思想立足新的时代,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解读时代、把握时代,聆听人民心声,掌握现实需要,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文艺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人民性建构。文艺思想将人民立场贯穿于文艺活动全部过程,辐射到文艺事业所有场域,形成了以人民性为核心的文艺美学思想体系。
自信性发展。文艺思想把文化自信视为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强调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艺理论为根柢,吸吮人类共同文明成果有益营养,建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
规律性揭示。文艺思想深刻认识并深谙文艺发展规律,重要论断无不契合文艺活动内在的必然联系,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创作规律、文艺人才成长规律、文艺发展规律,体现出科学性、创造性和真理性。
问题性破解。文艺思想坚持问题意识,直面现实问题,破解文艺难题,针对文艺创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一系列面对现实、贴近实际、回应期待的思想观点,创造出崭新的新时代文艺理论话语体系。
理论贡献与历史地位
文艺思想,在新的时代境遇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代文艺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新飞跃。这一飞跃,源于对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说、毛泽东文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源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是对中华传统文艺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源于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的思考和解答,是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历史方位作出的理论创建,是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行动纲领和思想指南。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