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农村学校基本情况简介(农村学校简介怎么写)

qiaoqingyi 2023-02-09 577

今天给各位分享农村学校基本情况简介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农村学校简介怎么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县城学校不断扩张,乡村学校不断缩小,将来的农村教育将变成什么样?

在1976 1982年其间,国家大搞扫除文盲,村村成立小学或者设立扫盲夜校,村小的只设一、二年级,三年级以上的到附近的完全小学上课。那时候,各村皆闻读书声了。后来分田落户,生产、经济收益大幅提高,人员流动越来越大,出现好的学校生源越来越多,而村里的小学人数则越来越少,不得与取消了,缩成了一个乡(大队)一间小学和一间初级中学。这是第一次学校合并。到了86 88年时,很多初级中学生源很少了,大部分学生涌向县城,依时又缩编了初级中学,每个镇保留一至两间初级中学直到现在。现在镇级初中的生源也很少了。因镇办初中的教学设施和师资配置比不上县城,且现在交通方便,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允许孩子到县城里读书了,所以镇办中学的生源被大量缩减。镇办中学的缩办亦快了。现在很多乡的小学几乎没有学生了,有的小学1 6年级共计才几十个人。这样变成了教育资源浪费了,缩办小学也势在必行。有可能一个镇只保留3 5间完全小学,实行小学住校,封闭或半封闭式管理。

对于民办学校的增加,国家是鼓励和允许的,欢迎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业。本来国家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各家庭可根据自身情况送孩子到民办学校学习,各取所需。从小学到大学都已有民办学校,以后还会有更多。有竞争、有进步,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如果公办学校没有生源,也一样淘汰。铁饭碗也会打破。

我有个堂兄在老家村小里当校长,这两年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几个学生了,快失业了!”他总担心:有一天没学生了,自己到哪里去教书呢?

我很理解堂兄,他是民师转正的老教师,今年58岁了。从高中毕业到现在,他在村小教了40年书,见证过村小的兴盛衰落。

村小最红火的时候,有500多个孩子。那时候,村小是乡村最繁华最有生气的地方,书声琅琅,人头攒动。而今年,村小里只剩下1至3年级20多个孩子,特别是一年级才3个孩子!这两天,还有几个孩子家长早早打了招呼,年后要转到县城上学。堂哥说:“每转走一个孩子,自己都要难受半天。”

聊起乡村学校的未来,他一脸茫然。他现在的想法就是村小最好能再撑两年,让他在这里教到退休,也算功德圆满。

我也无语。

老家乡镇户籍人口有3万人左右,最大的学校当数乡镇初中,十多年前我在那里教书时学生最多时有2000多人,而现在只有400多人;乡镇中心校也由十年前的500多人减少到不足200个学生。

按照这个速度,不到5年,老家学校真会面临着校园空荡荡、老师心慌慌的局面。

很多人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大都有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整合教育资源的说法,将乡村学校该关的关,该并的并。

我觉得这是一种对乡村教育发展极不负责任的说法。

教育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但我认为,这个趋势应该是追求教育公平,让更多乡村孩子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实际上,乡村学校学生锐减,恰恰是全面贯彻教育公平,跨越式发展乡村教育的良机。

在这方面,日本人对待一个小学校的做法很有启发性。

日本有个居民只有270人的小岛,岛上居然有一所漂亮的小学校。学校学生最多时有13名,最少时只有6名。这所小学拥有日本最先进的电子化教室,拥有室内 体育 馆和室外运动场,还有一个50米长的标准游泳池。科学实验室里有高倍天文望远镜,音乐教室有钢琴,图书馆里有5000册藏书,甚至还有一个小小的农场,供孩子们劳动实践。

这所小学建于1875年,距今已有146年 历史 ,无论战乱和平,无论繁富贫困,它都悠然世外,做着自己的教育梦。

在日本,像这样的小学校随处可见。它从来不愁经费和老师,因为根据日本教育法, 公立学校设施配置,必须按照全国统一标准。 换句话说,东京市里学校的设施设备,跟哪怕是再偏僻的乡村小学,没有什么两样。

在老师配备上,它专门制定《偏僻地区教育振兴法》,为在偏僻地区从教教师发放生活补助和特殊岗位津贴。 政府规定,所有教师都必须在规定的教育区域内轮岗,以保持城乡师资平衡。

有了设施和师资保证,日本城市与乡村中小学校的教育质量并无太大差别。不少城市家长反而将孩子送到乡村学校就读,因为那里学生相对较少,老师能够更好的照顾到孩子。

这样的乡村学校你还担心倒闭吗?

有人说,我们的乡镇 社会 发展水平还远远没有达到那种水平。其实很多事情,不是单纯由经济来决定的,而是由心态和意愿来决定的。

请不要动辄关闭或合并农村学校!只要有一个孩子,就得保证他就近上学,这是教育法赋予他的神圣权力!

近几年,农村学校新建了校舍,增添了设备,优化了师资,可因多种原因,农村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这将会出现一连串的变化: 一,学生少了,朗朗的读书声难以听到了,课内、课外变得冷清了,有点像以前的私塾了。 二,打扫卫生更加困难,学生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搞卫生,特别是有的学校落叶多,落花多,杂草多,这边刚扫完,那边又有了。 三,教师减少,教师没有用武之地,教学热情淡化,本来留下的学生很多基础较差,接受能力不强,教师一套一套的教学方法用不上。 四,各种活动难以开展,如庆六一活动,迎国庆活动,庆元旦活动,还有各种学科比赛,参加的人少,会表演的人更少,搞这样的活动又有什么意义呢?最后只有选择放弃。 五,教学研究无从谈起,多数教师认为没有必要深入研究教学,教师太少,这公开课上给谁看呢?久而久之,教师容易造成教学疲劳,棱角被磨掉了。 ,六,教学更有针对性,每班只有几个学生,教师像带研究生,可手把手教学生,可以因材施教,可以婆婆妈妈,不厌其烦的教,但前提是要学生喜欢学,愿意配合,否则,木炭烧了,铁没打好。 八,教学资源大大浪费,学生不去借图书看了,实验器材不用了,音体美教具派不上用场了,都沾满灰尘了。 九,有不少学校成了教学点,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安全、教学、卫生、饮食,一应俱全,上级安排的活动,各种表册的填报,都得参加,都不能缺少,为此要花费教师不少的精力。 十,学校地位淡化了,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本来农村人口就少,即使是学生家长,把孩子送进校园,就去忙自己的事了,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校。 十一,教师成了“万金油”,语数英,音体美,炊事员,电脑师,样样都会,你不会谁来帮你?教师只有摸索着,承担这一切。 十二,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激发,没有对手就没有竞争,你不去学我也不学,就像酒桌上喝酒的人太少,难以激发食欲,酒量发挥不了,喝不了太多的酒。 十三,破坏纪律的学生减少了,学校就像一个小家庭,彼此都熟悉,想捣乱的学生没有市场,另外,学生被老师盯着,稍有违纪就被老师发现,及时纠正。 总之,以各方面来看,农村学校渐渐的失去了以前的热闹,活泼。

县城学校不断扩张,乡村学校不断缩小,将来的农村教育将变成啥样?

县城学校不断扩张,乡村学校不断缩小,将来的农村教育将变成啥样?基本上农村难再有教育。

这些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地发展,城市化不断地推进。同样的,房地产业更是疯狂地发展。城市化不断地把资源集中,使得农村不断被边缘化。农村的学校也不断地被取消。

人们生活中,除了工作外,很多考虑的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这也是那些人为了卖房子也做出的政策。就是不断地减少农村的教育,甚至是取消农村的学校,不断地扩张县城的学校。那么,为了子女的教育,也不得不到县城去生活。那样也就成了县城房地产的接盘客。

城市化的推进,农村教育只会减少,以后,农村还有没有学校,那就只能等着看吧。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现在,各级政府热衷于土地财政,大搞房地产建设,县城就成了一片热土。许多小区高楼拔地而起。农民手中有了钱纷纷进城买房,孩子跟着被带到城里学校读书。于是县城学校人满为患,学位非常紧张。政府纷纷新建学校,公立、私立学校齐上,根本不愁招不到学生。

农村学校日渐衰败,生源越来越少,导致有的学校被撤并,学校不断减少。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报告,2000—2010年间,农村小学在校生数减少了37.08%,小学数量却减少了52.1%。10年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一半多,平均每天减少63所。农村教学点数量从2000年的178060个锐减到2010年的66941个,减幅达到62.41%,平均每年减少11112个教学点。

后来,国务院叫停了乡村撤点并校,但是已经很难扭转局面。以我们2.5万人口的乡为例,16个行政村,原来16所小学,2个教学点,现在只有3所完小,10个教学点。而且教学点全部不足100人,有5所小学20人以下,估计等老教师一退休,即将被撤并。

未来乡村教育会如何发展? 国家应该极早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振兴乡村经济,让外流人员重回乡村。 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留住优秀教师。政府加大投入,让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禁止不良竞争,保证农村优质生源。乡村教育还能回暖。

总之,城镇化是大趋势。但乡村也不能消亡。 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乡愁,也是一种生活追求。 城乡协同发展最为理想。乡村教育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重视。

学校的发展,或者说学校的建设,是与学生入学人数来决定的,过去的农村,一个村有一个小学,一个乡镇有一个中学,入学的学生多了,就可以多分班的,学校的教室不够,就可以再盖教室的,自从我国的人口政策发生变化以后,出生率就降低了,过去农村一个村一个小学的学校,已经没有几个学生上学了,而且也支撑不了一个村的小学了,现在农村的村,基本上都没有小学了,而小学统一在乡镇的中心小学了,合村并镇之后,是把两个乡镇合并到一个乡镇,而过去两个乡镇的两个中学,也合并到现在的一个中学了! 由于出生率低了,上学的孩子也就少了,也就造成了农村乡镇的小学不断的缩小,不断的合并,这也是未来农村小学中学的发展趋势,一个村,学生的入学率非常低,村里的小学就不能存在了,也只把全乡镇的小学合并到一起,成立一个中心小学了,全乡镇成立一个中心小学,全乡镇的孩子都在一个小学上学的话,其实也是优化了乡镇小学的教学资源,从总体的教学质量上来说,也是高于过去的一个村一个小学的教学质量的! 县城学校的不断扩张,也不是盲目的扩张,也一定是要有他的学生生源的,也就是说,在农村的孩子都想把孩子送到县城的学校去学习,特别是上了初中的孩子,现在都往县城的中学去上学,这样,乡镇的中学也可能在生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也会关门大吉的,这也是 社会 发展的趋势,也是农村教育的发展趋势,农村孩子的家长们,不管是自己的孩子上小学,还是自己的孩子上初中,也都积极的把孩子送到县城的小学,县城的中学上学的,从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来看,县城的小学,县城的中学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也一定会高于乡镇的小学,高于乡镇中学的! 这就是未来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农村每一个乡镇必须要有一个中心小学的,而农村乡镇的中学,由于生源减少,也可能逐会被取消的,农村的孩子上中学的时候,也就会全部进入县城的中学了,这也就成为了县城学校扩张的主要原因了!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有一个村委2000年以前,有1800多口人,村委小学1——5年级学生总数不低于200人,2000年以后,学生人数开始减少,到2010年,学生人数锐减,每年都有几十个学生流失,到现在,该小学1——6年级共六个班,学生人数却在150多人。4、5、6三个年级,学生人数都在30人以上,而1、2、3年级,学生人数都在20以下。这个人数分布,就告诉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人数还会减少。那么,学生人数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学生哪里去了呢?

01:有人把学生人数减少归结为计划生育,到底是计划生育使学生人数减少的吗?我认为不是。

2014年,乡村计划生育就不那么严格了,虽然还控制二胎生育,可是,也和放开二胎生育差不多,有很多人还生了第三胎。2014年以后,新生婴儿不断增加。一个村委,几个村,2000多口人,每年出生三四十个小孩儿没问题。今年我们一年级招生,却只招了不足20个学生。师生入学人数减少,肯定不是计划生育的事儿。

02:我们乡村的学生哪里去了?其实很简单。

2000年以后,很多乡村人在城里都站住了脚,也有很多人在城镇买了房子,安了家,他们的子女也一批一批地进了城镇,到了城镇的学校上学。这可以说是新中国以来的最大的人口变迁,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到城镇接受优质教育,绝对是好事。

03:这种大变革大变迁,也是一把双刃剑,对目前乡村的贫困人口子女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农村家庭条件好的子女进了城,享受城里的优质教育资源,而那些城里买不起房的农村贫困人口的子女,则要继续留在乡村学校读书,他们享受不到城市优质教育资源,教育的不均衡,将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

另外,随着城镇学校的不断扩建,需要大批老师任教,有相当多的乡村优秀教师,就选择到城镇教学,乡村的优质教育资源又向城镇流动,使本来不均衡的城乡教育,变得更加的不均衡。那么,留在乡村的贫困人口的子女,学习成绩会变得越来越差。所以,在城镇化实现的过程中,贫困人口的子女教育将受到很大的冲击。

04: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将更加剧学生的流动。

省城的学生往首都流动,地市城市向省城流动,县城学生向地市城市流动,乡镇的学生向县城流动。这种流动,使乡村学校越来越削弱。

现在,一个学校几十个学生,一个班级几个学生的情况很多。随的城镇化建设的完成,乡村学校有可能完成它的 历史 使命,最后完全消失,成为 历史 。如果真有这一天,对中国教育来说,对中国农村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这毕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发展的成果,是应该值得期盼的。

有些县城拉大城市框架,将乡村中学撤销让孩子都上县城上学,家长和孩子两头奔波很是疲惫,有的家长嫌弃农村教育质量差,也将孩子送入县城自己还要陪读,农村人越来越少,农村教育这片阵地个月消失的可能。

现如今,不少农村人口在持续的向县城和城市中流动,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很多农村中的人适龄读书儿童都会跟随着父母来到县城或者是城市读书,导致现在县城的学校不断的扩张,而乡村中由于适龄的儿童越来越少,规模也不断的缩小,甚至连以前的农村的“麻雀”学校现在都面临的撤并合校的局面。

这是网络上流传很广的某个学校,六年级学生的毕业合影,或许用“独自合影”来形容更加贴切。因为这个小学六年级除了这一个学生之外,也再无其他的学生了。这张图片中,我们也能够看出现在乡村小学面临的尴尬。 农村学校生源不断的流逝,乡村教育举步维艰。

这或许就是当下我国乡村教育所需要面对的阵痛,在中国 社会 剧烈变化和转型的时期,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县城的学生却人满为患,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乡村教育只能在现代化与单向的城镇化的夹缝中求生存,而现在这样的道路却越走越窄,面临的难题越来越多。

逐渐消失的农村小学校,撤并合校之路已是必然,大学校更利于发展

随着农村麻雀学校的数量越来越多,对一些小规模的乡村学校进行撤并已经是必然的趋势了,撤兵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进行资源整合和调整,小规模学校撤并到大学校,一方面可以有效的利用政府投入的资金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另外一方面也能将许多优秀的乡村教师集中利用,打造更高素质更好教育质量的学校。

其实撤校合并也实属无奈之举,农村学校的整体师资水平还是比较低的,一些农村的学校教育质量真的是没办法和县城的学校相比,而那些进城务工的人员子女很难到城市中就读一个比较好的学校,如果说乡村的学校通过合并大幅的提升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那么那些进城务工的家长也会放心和满意的将子女留在农村学校就读,这样不但能够提高生源数量,生源多了,学校经费也就足了,相应的农村学校也更能够留住教师了,如此以往都是一个良性循环,象征学校的道路也能越走越快。

提供住宿的乡村学校,教师资源整合,或许是未来的农村教育

农村的学校如果撤小学校合并成为大学校的话,也并不是没有实际的困难需要解决,虽说一些小规模的学校只有几个学生但是它的好处就是离学生的家比较近,如果撤销了的话,这些学生就不得不去更远的地方去上学,学生的每天的上学之路不得不是未来乡村学校所需要考虑的。所以提供农村学校提供住宿来解决上学的困境,或许也是一个必然之路,那些有条件的大型乡村学校甚至可以配备校车接送学生,配备生活老师,照顾学生的饮食起居,农村学校能够提供技术,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的 健康 发展。当然直白的一点说法就是对于农村的学生而言,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学校合并之后,也就面临着教师资源的分流和整合的问题。学校合并老师整合,在不增加编制的情况下,扩大了老师的数量。对于一些优秀的乡村教师编制允许的话,是可以被调入新的大型乡村学校或进入县城学校任教的,对于一些已经不再胜任于教学的老师,也可以进行必要的精简,这样对于乡村提高教学质量也是有帮助的,也或许这就是未来乡村教育之路吧。

县城学校扩张,乡村学校缩小,已是不争的事实。以后乡村教育将会变成啥样?这个问题我想从两个方面来分析:1、乡村学校将来会怎样?2、乡村教师又将走向何处?

一、学生流失、规模减小,乡村学校将来怎么办?

1、撤并是必然的选择。

2、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正在路上

这种设想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而且在目前来看,也确实是解决农村学校困境的必然之路。一些小规模学校只有几个学生,甚至部分年级只有一个学生,但也要开设各种课程,还有配备一个老师,占用一间教室,虽然我们经常说“一个学生的学校也要坚守”,但从实际分析,这一个人的坚守真的就好?这一个学生如何去交流、探讨、合作,打个乒乓球都找不到对手。

在一定意义上,农村寄宿制学校,有利于学生的 健康 发展,符合当前 社会 的教育发展规律,更直白一点,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二、学校撤并了,以后的老师怎么办?

我个人认为有三种可能:

总之,县城学校的不断扩张,乡村学校的不断缩小,将会乡村学校带来一些变数,学校撤并,建设寄宿制学校,老师分流正有可能成为现实。

都说农村教师辛苦,那么农村教育的真实情况到底如何?真的辛苦吗?

农村教育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村小联办初中阶段。此阶段学校在真正的乡村,交通不便;乡村任教的公办教师也没有住房公积金。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老师专业不对口,一个老师任教几个学科是经常的事;学校也没有实验室和功能室,必做的实验都要到乡镇实验中心去借器材;老师除了备课上课改作业,基本没有 娱乐 可言。

二,乡镇只有一所中心校阶段。随着教改的推进,2008年左右,村小联办初中全部撤并,每个乡镇只有一所中心小学和初中。恰逢生源高峰期,当时的每届学生都有十几轨,且每个班都有60多名学生,因此,当时的乡村老师都是满负荷工作,一个字 累。

三,当前的生源不足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条件稍微好一点的农村家庭都到城里买了房,随之学生也进城读书了。语数外老师带双班的也少了,但是早读、中坐班和晚自习并没有停;随着学生住宿制的实行,老师还要轮流跟宿。所以,光从课时上看,现在农村老师偏少,其实,其他工作并不少。更重要的是,老师整天为生源日益减少,而担心未来不知在哪里工作 心累。

农村教师真的辛苦,这种辛苦不是体力的,而是心理的,精神上的 。我既在农村中学呆过,也在城里学校干过,这种感觉越发明显。

1.职称评定难,心烦。

由于 历史 、机制原因,农村学校老师职称评定的机会少,难度大。晋升高级职称的条件限制,不利于农村中学教师,比如说市县公开课,农村教师获得上课的机会就很少;再比如,市县表彰,名额少,普通教师获得的机会更少。

所以评定职称上面,农村教师在条件准备上就因为地缘原因而存在先天不足,职称是晋升工资的重要依据。 职称不仅关涉到收入,还是对教师工作的一种评价和肯定,如果人过中年,职称依然是中级甚或初级,一提起职称,便令人心烦意躁。

2.教学工作重,心累。

在农村工作的教师真的需要是“一专多能”。因为师资不足,专业教师少,因此 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跨学科任教是很正常的事情。 比如说,一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语文,还有可能被安排教 历史 、政治、美术、 体育 等等。

总之农村教师就是一块砖,哪科需要就得往哪里搬。如果做了班主任,不仅要教授好几门学科,可 能还得身兼木匠 ,(负责修理课桌) 电工 (负责班级电器管理), 甚至还要肩负起学生“家长”的角色 ,对学生的吃、喝、病照顾一应俱全。

3.与家长打交道,心苦。

农村学生家长有质朴的一面,也有狡黠的一面,还有令人同情的一面,整体不如城里学生家长素质高,好交流,好沟通。

许多农村孩子家长对教育认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孩子在校违反纪律,又偏袒、护短, 有的甚至帮孩子一起撒谎,常常得理不让人,无理也要闹三分,出言不逊更是常有的事。

还有许多学生家长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顾。这些人有的年经大,方言重,交流困难,沟通更难,他们对孩子溺爱成性,很难打交道。还有的上了年经,他们到学校里来,又令人同情。

农村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如果不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教育政策等方面倾斜,很难留下优秀教师,短期内也很难改变这种贫弱的教育态势。

我老家就是农村的,我家门口就是学校我也在农村工作过,我想我还是有发言权的!

我先来说说我了解到的农村教育的真实情况:

1、有很多年前的村村有学校合并成了一个镇有一所学校或者两个乡镇有一所学校!高中就更不用说了,由原来的全县十几所高中合并成几所啦!

2、学生由原来在家门口上学变成了坐校车上学或者家长接送或自己骑车上学,这势必给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3、学习好的学生,家里有点钱的学生,父母到城里买房子的学生,有关系能进城的学生都陆陆续续的进城上学了,造成了生源严重流失!

4、优秀教师都不愿就在农村任教,想尽一切办法进军城里,后来的补充力量差不多又是没经验的新老师,剩下的这部分学生都是走不出去的,老师再怎么用力去教也是不出成绩的。所以,形成恶性循环,农村教学成绩越不好孩子就越不爱在农村学校读书!

虽然近几年政府也特别重视农村教育,为农村改造校舍,配备师资力量,购置教学设施,努力改善学校条件,但无论如何也是大势所趋。 农村教育不容乐观!这就是农村目前教育的现状!

我再来说说农村老师的辛苦

1、相当一部分老师的家都安置在城里,所以,这些老师一年四季风里来雨里去,特别是恶劣天气还有安全方面的隐患,能坚持在农村教学非常的不容易!

2、好多孩子都是下面邻村邻乡镇的,每天都要坐校车到校,所以,有的老师就要早早到学校值班看护学生,有的老师还要跟班车当照管员管理学生,真的很辛苦!

3、坐校车的学生中午就得在学校吃饭,老师们就要陪着看护着孩子们一起吃饭,还要看护午睡,中午下班都不能回家,几乎一天都不能闲着,太辛苦了!

4、教学干出力不出成绩,因为没有好的生源,好的生源都进城了!成绩不好就会影响老师评先树优,影响老师晋级职称,这就是老师们不愿意去农村工作的原因!

农村教师确实比城里教师辛苦,尤其是偏远山村的教师心苦身体苦!向扎根在农村的教师们致敬!

农村教师辛苦,农村教育的真实情况,要分不同的年代来说。

这个不是当年我任教的村小,我的学校还没有这个学校的条件好

我是一教师。先后做过村小的老师,中心学校的教师,当年区政府所在地的中学的教师,然后调到城里一所中学做老师。可以说,我从农村最偏远的地方,一直到了城市学校教书,经历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个过程,所以对农村教师的辛苦,对农村教育的真实情况,还是有所了解的。

第一,上个世纪90年代左右,农村教师的辛苦,清贫和寂寞。村小教学的质量很低,可以说就是“脱毛的凤凰不如鸡”。

我所在的村小的教学条件,当年也就是这个样子。

第二,2000年左右,农村教师的辛苦,是清贫和蹉跎岁月。农村教育的真实情况,是教育就是唐僧肉。

1995年的3月,我在村小工作了一年半后,实在是难以坚持下去,申请调到了老家的初中当老师。在那那所初中,我呆到了2000年,5年时间。

第三,现在农村教师的辛苦,不是钱的问题,是寂寞,是失落,是农村整个教师队伍的异化,整个学生群体质量的下滑。要让农村教师和农村教育变好,还有相当漫长的道路要走。

希望得到您的评论,我一定会回复哦!

作者简介:知秋老师,语文教师,市级作家协会会员,市级诗词家协会会员,著有诗歌散文集《好好过一生》,编著作文集《和蝴蝶花的约定》《反方向的钟》。喜欢与老师、学生、家长一起探讨作文写作,分享作文教学的得与失,辅导学生作文100多篇在各级获奖。

我的一个堂兄今年57岁,是乡村小学老师;一个远房亲戚今年35岁,在一所乡镇中学教书。他们是两类农村教师的代表,给我的印象是 堂兄在农村乡村小学教书工作量较小,相对轻松;而亲戚在乡镇中学任教工作繁忙,压力颇大。

堂兄是 老高中毕业生,没考上大学回来当民办老师,后来按政策转正成公办老师。他一直在我老家村小教语文,教龄快40年了。他当过多年小学校长,对于老家教育这方面的情况非常熟悉。

上次回老家一起吃饭,堂兄多喝了两杯,聊过当老师的事儿,堂兄很感慨,对我说:“现在在农村小学当老师可以呀,学校没几个孩子,轻轻松松的,换我到城里教书我都不去。”

原来,这几年,我老家村小学生人数锐减,三到六年级必须到中心小学去读,要住校。村小只剩下一、二年级总共不到30个孩子,却有六七个老师。小学一、二年级课程简单,没有升学压力,他又是轻车熟路,觉得工作很轻松。

堂哥是小学高级教师,一年各种工资和补贴有6万多元。现在乡间公路都修通了,他上班很方便。孩子们下午4点多就放学了,周六周日全休。平时他还在家里养鱼、春采茶叶秋收板栗,里外都有收入,且收入稳定,日子过得踏实,令村里同龄人羡慕不已。

再说在乡镇中学当老师的远房亲戚。

他师范毕业,教龄16年。现在教两个班的语文,加上早晚自习每周20多节课。每周说是上五天班,但每天从早上6点多早读时间开始,直到晚上10点半学生全都睡下,他几乎像走马灯一样转个不停。另外,周六周日可能还会有一些政府交办的各种任务,譬如访贫问苦、准备各种材料报表等。

初中有中考压力,学校对老师教学管理严格,并有相应考评制度,所以教学压力很大,不敢怠慢。

他是学校的政教主任,中学一级老师,每年各种收入加在一起不到5万元。

从我的堂兄和亲戚情况来看,同是农村老师,状况却有很大区别。

一般村小老师虽然工作环境稍差一点,但由于学生人数很少,工作相对轻松,要说辛苦确实谈不上。 但村小一般地处偏僻,年轻老师无人问津,只有本村老教师才能安心工作。

乡镇中心小学老师因为学生人数要多一些,再者学生是寄宿制,工作任务要重一些,但毕竟没有升学压力。

最辛苦的应当是乡镇初中老师。 他们一般代课较重,班级学生多,工作时间较长,考勤管理较为严格,并且面临着中考升学压力,老师心理负担较重。

在基层学校,常常是忙的忙死了,闲的闲死了。我想农村老师的真实情况就是如此吧。

但清闲一些的村小 老教师们一般都在山村奉献几十年,坚守着一般人不愿来的山村小学校,是山村教育之光的守护者,如今已近退休之年,也不应该苛求他们。

这是我老家农村老师的情况,您那里是怎样的呢?

如果说当地重视农村边远山区的孩子就近入学,有的乡镇仍然坚持还在办村小,哪怕是学生不多,也没有把有的学校撤消与合并,这确也是对乡村农民办了一件实事。但由于地方财政有一定困难,肯定办学条件上是有差距的,远远不及中心学校,当然乡村中心小学又不及城区学校,不然农村学生就不用花高价到城市去念书了。

一般所说的乡村教师艰苦,也只能是在办学条件上艰苦而论,同时由于地处偏远,学校一般又无教师住房,城市居住的教师基本上入了城市学校,剩下的基本上是农村居住的了。他们常年累月地奔走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给他们工作与生活都带来了不便是肯定的,但政府也在重视,并给教师发放了山区补贴,比城市同等教师的工资要高,应当说也是一种安慰。其实乡村教师辛苦也就主要是在学校条件及生活环境条件比城市差些,在各种待遇上就没有什么差别,相反在有地方面优先于城市教师。

如果不是攀比思想作怪,有一点艰苦奋斗与敬业精神,要比谁辛苦,就去和七八十年代的教师相比,去和现在的工人农民相比。说良心话,如今乡村教师那点困难又算什么?在当下有多少大学毕业生想寻个稳定的职业都难,哪怕是找个比乡村教师更辛苦的,只要是个铁饭碗职业他们都很愿意。

珍惜吧,比上不如比下有余的乡村教师!

这么说吧,现在的偏远农村教师做出的贡献不亚于和平时期守卫边疆的将士,那种苦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试问各位,谁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大学毕业以后去穷乡僻壤工作?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大城市工作?所以,我们全 社会 都要尊重乡村教师,感谢他们的坚守,感谢他们把农民的后代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农民苦大家都清楚,我敢说谁也不想让自己的下一代还继续当农民!乡村教师的作用就是为农民少培养一个农民后代,多培养一个有用之才。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以下是中国雄安集团招聘公示名单,让大家看看文凭的重要性)

看到这个题目,我还是忍不住想说一下。

18岁从民师干起,32年一直在农村当老师。现在的学校在校学生六百多,十三个教学班,在编老师18人。农村学校大多数学生少,像我们这样人数多的农村小学估计少之又少,这些家长把学生送到我们学校来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都很严格。这也看出我们老师平时的工作有多苦多累。

今年暑假,学校有五位老师考走了,原本16名在编老师,只剩下11人,中心校补充了7位,但依旧是压力山大,没办法学校又聘请了两位老师。为了使学校能正常开课,中心校要求所有新入编的老师必须工作满五年才允许考走,否则不给签字调档。这种做法不亚于饮鸩止渴,不人道也不合规定,但不这样做学校永远缺教师,永远入不敷出。这些年轻人不愿意呆在农村,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回家乘车不方便。同情这些年轻人,但也同情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说句不恰当的话:忠孝不能两全。

据一位考到城区的老师说,他现在每周十来节课,学校人均差不多都这些课程,但就这样学校还是聘请了好几位老师,而且教育局付工资。而我们学校,人均20节,不含晨会午读,也不包含午饭后十二点半到一点半看班时间(营养餐改制后,老师要进班看学生)。学校申请想要点工资钱,报告交上去了,领导说没钱,只能自己解决,这就要承担被请去喝茶的风险。

看到一些无厘头的提问,还有一些侮辱老师的言论,不明白这些人的动机是什么。任何行业都有鼠类,但可以肯定的说农村的老师绝大多数都是优秀的,用无私奉献和默默无闻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我们要善待教育,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要因为一时的利益,因为偶发的现象而口无遮拦,失去底线。

做了三十九年村小教师,冷暖在心,甘苦自知——

首先,日子清贫,但收入稳定。

其次,当地民风纯朴,称职的教师得到 社会 的普遍尊重。

工作是否辛苦,先看我值日的一天:

八点,督促学生做卫生。

八点二十,早读,检查各班师生到岗情况并记录,有学生缺课还得打电话与家长联系。

九点半,大课间活动,包括眼保健操,广播操,跑步操,手语操,精典颂读等。须在现场指导督促。

十一点半,督促学生排队就餐。

十二点四十,学生午休。须到教室寝室各处巡查。

十三点四十,督促中午卫生。

十四点,登记各班级考勤。

十六点二十,检查各班级课外活动。

十七点,走读生排队放学,要送出校门。

十七点三十,与住校生共进晚餐。

十九点,晚自习。

二十一点三十,住校生睡觉,老师查寝。

十点,睡觉。

其中还有两节语文课,一节音乐课。晚上住校生出现争吵疾病等,还得迅速披衣而起。

我们的班额四十六人,其中三分之一留守或残缺家庭儿童。

还要做没完没了的各种资料……

不算辛苦,做了几十年,习惯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老话已经流传多年,而且国家也非常重视教育事业,每年都会在教育上投入大量资金、人才等,所以很多人都认为做教师太好了,于是就出现大批人都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其实说实话,这是,因为一个国家发展靠的就是人才,而教师就是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

特别是乡村教师,硬件条件艰苦,交通不便利,收入较低,被很多媒体报道后,都引起了大家的同情,大家都觉得教师这个行业中,乡村教师就是最苦逼的。乡村教师确实硬件条件差,非常清贫苦逼,但很多人一坚守就是几十年,为我国的基础教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最后还是引起了媒体和大众的注意,这些年提高乡村教师待遇的话题也被不断提起。

很多人都会觉得教师这份职业非常轻松,无非就是给学生上上课,再改改作业,也就别无他事了,再加上还有个假期,更让很多行外人羡慕 。我们众多的乡村教师构成了我国的底层教育系统,对于我们一些偏僻的地方,没有乡村教师存在,这些孩子将无法识字,无法获取基本的知识,也就没有走出大山的可能。教育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民族素质提升的关键因素。然而在乡村,教师究竟有多苦呢?其实教师这个行业让很多人羡慕,有双休、有假期、 社会 地位高、工资高等等头衔,仿佛这些都是教师的标配。但真正的情况你们了解多少?尤其是在乡村教学的教师,他们的状况正好与此相反,期间的苦与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优秀教师都不愿就在农村任教,想尽一切办法进军城里,后来的补充力量差不多又是没经验的新老师,剩下的这部分学生都是走不出去的,老师再怎么用力去教也是不出成绩的。所以,形成恶性循环,农村教学成绩越不好孩子就越不爱在农村学校读书!1 优秀教师都不愿就在农村任教,想尽一切办法进军城里,后来的补充力量差不多又是没经验的新老师,剩下的这部分学生都是走不出去的,老师再怎么用力去教也是不出成绩的。所以,形成恶性循环,农村教学成绩越不好孩子就越不爱在农村学校读书!一个人待遇又包括工资待遇,以及环境待遇。很多农村老师,一年下来就3、4万块钱,虽然吃饭不成问题,但是,远还没有能够挺起胸膛,感到自豪的程度。如果你成为了一个农村教师,有些甚至是大山里的教师,基本上,你就与清风为伍、明月为伴,与繁华世界拜拜了。一些地方老师的地位本身不高,失去了教师该有的尊重。其中,农村老师又是最低的一等,农村老师出门,都只敢说自己的老师,根本不敢和人家讲自己是哪里的老师。人家如果还要逼问,瞬间就有面红耳赤之感。这些外部环境,很多农村老师,不愿意安心农村教育,虽然现在身处农村,但是只要一有机会,他就立马蹦蹦跳跳往城里去了。

在农村,年轻教师留不住,骨干教师要么去城镇,要么是去待遇更好的私立学校,这恰好印证了一句话: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只是自然之道而已,无需大惊小怪。失去大量,青年教师,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不管是什么单位组织,没有人才这个团队就名存实亡。最近几年农村学校好不容易分来一批批大学生,补充了一点新鲜血液,学校里不再暮气沉沉,生机勃勃的局面。然而大多数青年教师根本留不住。面对农村教育出现青黄不接的“教师荒”现象,我们这边的解决方案是:不断撤并学生数不多的公立学校。这些年来,我们镇一共撤并了一所初级中学,四所基层小学。就这样,公立学校的规模和数量每况愈下、不断萎缩,而城镇的一些民营学校、私立学校正不断崛起。

在农村的教师身上的任务就会特别的大特别的重,她们肩负着好多农村家长们的希望,要努力的把农村的孩子送到外面去。但是农村老师现在有很多难处是我们不知道的,因为好多老师他们不仅要当教师,还要当“父母”,他们做的再好还是不被人们理解,特别是这些问题,让农村里的老师心里有苦却不能说出来。

乡村教师任务重、负荷大。在一部分乡村小学,老师们的平均课时经常都在20节以上。甚至,一部分乡村小学,6个年级可能就只配了6个教师,这就意味着,一个教师每天上的课和学生上的课是一样多的。这样的工作量,远远比城镇教师要辛苦。 基本是一个人一个年级。农村学校一般没有复式班,一个班就是一个年级。我们经常实行包班制,要不然人员倒腾不开。这样下来没有语数英老师之分,也没有音体美老师之分,也就是包这个班的老师什么课都上,全天候地,和学生一样只有下课和上课之分,经常连续上课嗓子都会受不了的。因此,我每节课之前,提前给我泡一杯茶,下课后赶快喝一气,几年下来我的胃被凉茶毁了。现在只要天气一冷或者吹南风,我都会胃胀胃疼。

说起这方面可能不相信,农村小学教师课头多,一个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教数学,音乐、 体育 、美术、科学等等,所有的学科都要兼职,一所100到200人的小学不可能配备专门的音体美专业老师。10个老师,6个年级,6个班,你可以算一算上课期间,那个老师可以休息。一天基本就是连轴转,多的课一周只有一节音乐课没有代,你可以休息一下,其他时间都在教室里。一个老师你不会带操,就不是一位合格的小学老师,你值周不带操谁来带;你只会教语文或者数学你就不合格,小学教师排课不是按照专业来拍的,而是根据课表来安排,因此,小学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学成多面手,不管是那门学科都要学,不然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还有值周看校、护校兼职保安,只要轮到值周,周末就要住校确保学校财产安全,这在城区学校是不存在的,因为有专职保安代劳。再说说办公,大些的学校一些上级检查的表册,上交、上报的资料可以有专职的教辅人员专人负责,但是农村小学需要兼职来干,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大学校要干的工作小学校一样的要做。

总的来说,如今的农村教师的确不太非常容易,由于要面对的艰难实在太多了,特别是在是在这些偏僻乡村立德树人的教师,交通出行不便捷,买个物品快递根本送不上,而且也要亲身经历长期性和亲人分离的痛,因此说乡村教师确实不太好做。乡村教师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好晋职称。综上所述,乡村教师的工作压力远远大于城市老师,工资待遇生活待遇同样有差距,工作之辛苦自然也要多很多,因此国家应该更多的关照一下乡村教师,这是无可厚非的。

农村小学建设特色学校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我人为农村班特色学校应做到:弟子规为主,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为主,以传统文化为主题

为何农村公办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

为什么农村一些公立学校学生越来越少?纠其原因,不外乎有三点原因。

第一城镇化进程的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放开了对流动人口的控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户籍制度的改变,这些流动人口逐渐稳固下来,他们的子女因此而离开了农村,进入了城市。

第二教育资源的严重失衡,国家对于教育资源更多的向城市倾斜,导致农村师资力量馈乏,教育质量不高,不能满足人们望子成龙的愿景,于是一部分有关系的进了城镇的公立学校。

由于城镇公立学校限制多,许多人进不了,而对于公立教育的有力补充私立学校,解决了这一矛盾,于是许多孩子离开农村,进入了位于城镇里的私立学校。

第三在农村留守儿童,大多跟随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们由于自身原因,(年龄高,文化低,劳动多)只能在生活上给予照顾,在学业上,管教孩子上力不从心,这样造成了留守儿童逃学,厌学,最后退学。

综上,农村公立学校学生越来越少,学校不得不撤校,并校,有的老师身兼数科,有的跨年级教学,教育质量可想而知。

纯属个人观点,共勉之。

农村公办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这是不争的事实。

朋友和我怀着无限的感慨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一路上不停的感叹:怎么就没人了呢?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其实,后来更从当地朋友的口中得知,这所学校还是好的呢,好几所村小由于人数实在太少,已经撤并,孩子们都集中到镇上中心校去了。

农村的公办小学,学生越来越少,各地都差不多,是个普遍的情况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有以下几个 原因 。

什么也阻挡不了潮流,在城镇化潮流的裹挟之下,人们都纷纷在城市里买房、就业,农村,只能是逢年过节回去一聚的老家。留在农村的,只有少数不愿动的老人家,年轻人都出来了,所谓的农村空心化,主要就是人都走了,乡村自然就破败下来。没有年轻人,就没有下一代,没有了生源,农村的公办小学自然也就学生越来越少。

接下来的几年,我们国家城镇化率还要提高,进城人口还会继续增长,乡村小学的生源继续下降应该还会继续。

这就是潮流。

实话实说,现在的农村学校,硬件条件也是很不错的,国家的投入也非常大。但是城市学校也在大踏步的发展,而且早已从硬件提升转为软件提升。在城市里可以享受更好的教育,活动更多,见识更广,信息量更大,教学更科学规范,对比如此明显,怎么能让年轻父母在农村坐得住?

所以,现在年轻人结婚要求一定要在城市有一套房,最好是优质小学的学区房,让孩子一生下来就和城市孩子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是起码的条件。

我们这里很多小区房子盖好就被疯抢一空,很大一部分是被刚结婚的农村青年人买走的,这些房子都对应城里最好的小学,就这一点就足以吸引你。

我老家县城的一所名牌小学,由于敞开收学生,有的班级膨胀成大班额,最多的达到一个班90多人,孩子们在教室里挤得根本动不了,老师上课只能用麦克风。即使这样,还是每年都要拒绝一大批想进来的家长。

我的老家私立学校非常兴盛,尤其在农村,私立学校生源滚滚,公立学校门可罗雀。

我曾经研究过私立小学在农村为什么能立住脚,后来发现它极大解决了一个年轻父母的后顾之忧。

大家都知道,随着公立小学逐渐向镇上集中,孩子每天的接送成了一个大问题。年轻父母大多在外面打工,没有可能接送;这个任务就交给了爷爷奶奶。所以,每天四次接送,都是爷爷奶奶骑着改装的三轮车奔驰在乡村的简易公路上,安全问题很大,而且非常牵扯精力,可以说是怨声载道,由此带来的家庭矛盾也非常多。

私立学校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以我老家旁边的一所私立学校为例,学生全部寄宿制,每两周休息一次,校车接送到家门口,住宿有生活老师,吃饭、洗衣、洗澡、缝补衣服都有人管,家长可以探望,可以接回家住一晚上,非常灵活。学费是一学期7000元,比义务教育的公办小学费用自然是高,但是7000块也不过是一个青年劳力差不多一个月的工资,但就此可以解放爷爷奶奶,可以让年轻父母放心,可以减少许多的家庭矛盾,何乐而不为呢?故而趋之若鹜。

两相对比,公立农村小学自然式微。

前两天放暑假了,我们当地农村的村办小学,也正式宣告结束了自己的 历史 使命。因为我们当地的农村,没有孩子,再在村小学上课了。而上学期也只剩4个学生,一年级两个,二年级和三年级一样一个,老师只有一个人。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好几年。到了今年之后通过调查走访,确实没有在下半年在入学的学生了,而之前的几个学生也都归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去了。所以我们村里的小学就不再开办。

其实我们当时上小学的时候,那时候校舍还很破旧,整个操场都是我们学生和家长一起帮着铲平的,房子也是最简单的砖瓦房,连窗户上的玻璃都没有。但那时学校里有200多学生,可能是我们那个小山村有史以来学生最多的时候。

大概是在2000年以后,山村小学的学生就开始慢慢减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的孩子少了一家只剩一个,另外一方面是随着经济收入的逐渐提高,很多人外出打工将孩子带到了城市中上学。还有一部分人即使没有到城市中,他们也会想着法的改善他们的上学条件,送到县城里或者集镇上去读书。

所以最近这些年农村小学的生源是一直在流失的,而到了2010年之后,外出打工的劳动力更多,人们对于读书的愿望更强烈,更愿意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而且因为家庭收入也逐渐提高,有了可以培养孩子的基础。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农村的孩子读书就更少了,绝大多数都搬到镇上或者县城里,并且有母亲陪。可想而知,农村的生源没有了,肯定学校就不会再办下去了,因为这也会浪费公共资源,所以当地的也会考虑到将其合并整合,把更多的资源集中到优势的地方。

这就是农村地区很多村级的小学越来越少的主要原因。当然,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在下面留言评论,说一说您的观点,感谢您的阅读。

农村公办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比我老家的乡镇小学为例,我们读书时(20多年前),每个年级有8个班,每个班上有60人左右,在校人数3000多人,十年前,每个年级只有4个班,每个班上50人左右,在校人数1800多,而如今每个年级3个班,每班人数30多,全校人数不足1000人。农村学校人数急剧减少,与多种因素有关。

计划生育提倡独生子女政策,直接导致学生人数减少,这是主要原因。我们读书那个年代,每家孩子几乎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后,敢于生二胎的,都是不怕拆房子和罚款的人,像这样敢于生二胎的人很少,每家每户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学生人数自然较少。

随着 社会 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父母进城务工的越来越到多,子女随父母到城里读书的也不少,这是农村学校人数减少的另一个原因。

现在农村家庭也重视子女的教育,农村学校的教育很薄弱,为了让孩子享受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有经济实力的农村家庭想办法让子女到城里学校读书,农村学校中的优质生源也被其他学校挖走。导致农村的生源素质越来越差。

现在农村学校中的很多村小都出现了倒闭潮,原来的校舍不是空置就是送给村上作为村务办公室,在不久的将来,农村学校的人数还会继续减少,大量的教室闲置,老师将面临无学生可教的尴尬境地。

本人就是在农村一所学校教书的老师。对于这个问题我最有发言权。

我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农村学校师质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目前,农村学校的在编教师流动性大,留不住年轻教师。学校为了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不得不评聘一些没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代课,这些人工资低,教学水平也一般。这样就导致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2.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城里比相对落后。目前,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还是在逐年增加的,但这还远远满足不了教育的需求,农村学校目前办学条件还很落后。制约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

3.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思想观念也提高了。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学习,将来的发展。宁愿到城里租房子,或者买房子,让孩子在城里接受更加全面的教育。这是目前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

农村公立学校的越来越少,主要原因:

1.从学生家长层面,家长最关注的是学校的教学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城乡教育的教学质量也有较大差距。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硬件条件、学习氛围都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2.从学生层面, 社会 的发展是很多孩子的父母走进了城市,学生不得不随着父母走进城市学校。亲情原因使孩子和父母义无反顾选择留在城市。

3.从教师层面,选择城市学校任教也是绝大部分教师的选择。农村生活不方便,年轻教师个人婚姻问题等都制约着教师们的选择。师资力量薄弱,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自然提高有难度。

4. 社会 因素层面,越来越多的乡村居民选择让孩子去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从众心理和攀比的影响。

作为一个在农村中学工作了十年的教师,我经历过农村中学的繁荣,但也看到了它的衰败,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前三年我所在的中学生源达到上千人,每到下课校园里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而现在的校园里老师加学生也不过百十人,校园显的空旷无比。那为什么农村学校人越来越少呢?我认为无非有如下原因:

首先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很多人涌入了城市,而他们的子女也自然而然的去了城里上学,如今很多村庄都是空心村,乡村凋零,都去城里上学了农村学校人少也就在所难免了,这一点从学籍系统的迁出比例上最为直观,这也是农村学校人数越来越少的最主要原因。

其次,私立学校迅速崛起吸收了很多来自于农村学校的学生,这也直接导致了农村中学人数变少。和公立学校相比私立学校的发展不受太多条条框框的制约,他们基本围绕升学率努力,简洁高效,成绩出来了名声也就好起来了,自然不愁生源,长此以往慢慢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笔者所在的县城就有几所超级中学,一个学校的学生数比全县农村学校的学生都要多。而公立学校的发展则会受到很多限制,因为公立学校不仅要追求成绩,更要应付很多的额外工作,甚至有时候额外的工作更重要,那成绩也必然受到影响,比如去年轰轰烈烈的均衡发展大检查就让很多学校疲于应付,为了迎接检查老师要填表,整理各种室甚至停课也要完成,学生无心上课,成绩好点的就转到城里了,剩下的基本都是学困生了,慢慢形成了恶性循环。

第三缺乏优秀的师资力量,虽然每年国家都进行特岗教师招聘,但招进来却留不住,这些年轻的特岗教师学历高有活力深受学生爱戴,但大多数老师无法忍受农村学校艰苦条件,服务期满以后大部分都选择调往城里或者干脆辞职,所以农村学校老师中老年教师比例过高,结构比例很不科学,这些老师虽然教学经验丰富但知识老化严重乐观上也导致学生生源减少。

另外现在农村孩子留守儿童占据了很大比例,这部分孩子父母外出务工不能陪伴孩子,而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也无法很好的照顾孩子,这时候城里的私立学校就成了首选,那里硬件设施齐全,而且多数配有生活老师可以很大程度上打消外出务工人员的顾虑。

真诚的希望乡村振兴,更希望乡村学校振兴!个人观点,不同想法我们评论区交流。

的确!现在农村的公立学校生源越来越少,曾经一个班级四五十人现在甚至有些班级只剩十来个人,我认为生源越来越少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落后。在我知道的农村小学,硬件设施就不说了,仍然是停留在一支粉笔、三尺讲台、几排破桌椅的时代。什么多媒体、图书室、体艺发展都仍是空白。留不住人才,教师的水平相对也低,一个老师负责一个班的“语数英体美音”全科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输出也可想而知。在读的孩子能学到的知识远远跟不上城里的孩子,家长做出到城里读书的选择也是必然的。

二、出生率相对以前下降很多。以前的农村每家动辄三个孩子以上,多的五六个都有,而现在人们最多就生两个,人口出生减少了,读书的孩子自然也在减少。

三、留守的孩子比较少。现在的农村几乎没有几个年轻一代在家。一般当公务员或老师的都会在县城买房安家,更大一批人是在各个城市里打工,条件好点的在当地安家落户孩子自然可以在城里读公立学校,条件一般的也会想方设法把孩子带在身边入读一些私立学校或者子弟工学校。没办法,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长的宝贝疙瘩,没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让孩子留在城里读书。

其实,归根结底,主要还是农村的教育资源跟不上所致,可怜了一些不得不留守的孩子。期待改善农村的教育资源。

笔者曾当过10多年的乡村公办学校教师,目前也在乡镇联系教育工作,也对老家的学校和工作乡镇辖区的学校做过相关调查。调查后的几点结论如下:

下面,我们先看看笔者老家和工作辖区内的公办学校的相关情况。

学校一:农村山区小学,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仍有学生近1000人,10年前350人左右。三四年前开始回升,400来人,目前近500人。所教育局的统计,在进城落户越来越多的家庭这种情况下,同一类型的学校,能保持在500人左右已算较好的了。

学校二:镇政府所在场镇的小学,90年代后学生数逐年减少,由800来人降低到几年前300来人,目前又保持在近400人。

学校三:布局在村里的完全小学,学生数最多时500来人,最少时100人多一点,平均第每个班10来人,目前近200人,每个班有30来人。

从这三个学校可以看出,各学校学生人数呈大幅度下降后,于三四年前开始有所回升,即使在城镇化迅速推进、人们纷纷涌进城市的情况下,仍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生员,并不是农村公办学生数越来越少。

现在农村公办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学校的师资力量越来越差,教学设备校舍环境越来越甭,使得农村公办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城乡一体化,很多的农民因各种原因迁居城区,将自己的孩子带到城里的学校。农村中经济稍微好一点的,眼见农村公办学校的师资不好,教学水平和教学环境江河日下,想方设法把孩子迁往好的学生,种种原因造成农村公办学校幼学生减少。

农村学校基本情况简介(农村学校简介怎么写)

农村小学办学特色是什么?

一、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现状及成因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对未来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作出了明确阐述,从内容和形式上对中小学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纲要》颁布十多年来,许多乡镇的中心学校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贯彻和实践《纲要》提出的“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特色”这一理论,还基本停留在“重抓应试,疏忽特长”的教育内容上,致使学生“学科知识合格,综合素质太低、特长发展白题。”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滞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学生分数=教师成绩”这个观念顽固地指导着教师和学校的教育行为。他们错误地认为素质教育和特长培养是文化学科质量提高的障碍。所以,多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没有能够在学生学科成绩合格的基础上考虑学生的特长培养,整体办学效益仍停留在一般水平上。学生没有特长、学校没有特色、教育没有特点,起不到中心学校应有的榜样示范作用。

二、把中心学校办成特色学校,形成乡镇特色教育格局。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创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学校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中心学校应该以先锋改革为已任,根据自身特点,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努力培养“合格+特长”学生,创建“合格+特色”学校,影响和带动当地小学实施各自的特色教育,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特色教育格局。

(一)乡镇中心学校创建特色学校的优势

1、设备和信息优势

调查资料显示,这几年“国家义务教育工程”启动以来,乡镇中心学校的办学备设比一般小学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以马山县为例,全县十四所乡镇中心学校都配备安装了远程教育设备,这套设备将为学校的师资培训提供更先进、更系统、更及时的服务。在国家政策和海外人士的帮助下,近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拥有的图书量和业务报刊量都是其它小学不可相比的。同时,来上级的教育、教研信息往往首先或只传达到中心学校这一级。创建特色学校,中心学校具有设备和信息上的优势。

2、椐调查,近年来乡镇中心学校教师学历已基本达标(中师中专以上学历),达标率占教师总数的95%以上,有的学校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达到7%以上且呈上升趋势。除此之外,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竞聘到中心学校任教的人数也在增多。教师队伍学历的提高和知识的多样化特点为中心学校堆行特色办学提供了人才优势。

3、近年,乡镇中心学校率先试行教师竞聘上岗制度,这一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给乡镇中心学校选拔适应特色学校建设需要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广阔空间。

(二)创建特色学校的做法

乡镇中心学校要办成特色学校,笔者认为应该从“六个要”去落实:

1、要有一位具有现代意识,有创新精神的校长。

校长是学校之魂,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没有特色的校长就没有特色的学校。所以,乡镇中心学校校长必须有现代意识、有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必须对特色办学有充分的高度的理论认识:特色办学是《纲要》的要求,是现代市场经济呼唤多规格人才对学校的要求,是国际教育的大势所趋。校长要把这种认识转化成全体教师的认识,使全体教师形成特色教育思想,带领全体师生坚定不移地投入特色学校的建设。

2、要选准特色办学的突破口

农村小学应该根据当地实际或学校教师现有优势,选择特色办学的突破口,以提高特色办学的成功率,提高特色办学的可示范性和可推广性。一是可以以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作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学农务农教育,培养学生一两两项养殖、栽培或兽医特长;二是可以以本校教师的特长作为突破口,或培养学生艺术方面如书法、绘画、乐器等方面的某项特长。

3、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特色办学的目标确定后,就制订远、中、近期各个阶段的培养计划和目标。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大部分学生在临毕业前所获得的一两项特长达到一定和程度,毕业后这些特长能够服务家庭和社会。其次,还可以把培养一定数量的名人确定在奋斗目标中。

4、要培训一支具备特长的教师队伍

①利用现有的远程教育设备,加强对师资的特长培养;②督促教师利用图书室、电脑室,加强学习,掌握一项或多项特长,服务特色教育工作;③利用教师竞聘上岗的人事改革契机,选拔一些适合特色教育需要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

5、要有一套针对特色建设的管理制度

①学习制度。加强对教师特色办学理论教育,加强对教师特长形成培训,提出理论水平提高和特长形成的时间要求;②工作制度。按安排的课时和布置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特色创建工作中每一具体环节的工作;③奖励制度。对学有所成,工作有所作为的教师,根据成绩和贡献大小,执行不同程度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6、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

每学期应该对教师个人的工作进行全面考察评估。评估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并按一定标准值给予记分。

①在特色教育工作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是否提高了特色教育理论水平,并形成自己的特色教育思想;②是否按学校规定的课时、内容完成工作,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③通过参加培训和自学,是否形成了适应特色教育需要的一项或多项特长;④学生参加社会或家庭实践反馈情况如何;⑤学生特长参与的作品见报见刊或比赛获奖的数量、等级统计;⑥特色教育成果受到何级何部门肯定、奖励、表彰。

乡镇中心学校创建特色学校,当然不是孤立地只抓特长培养,学科文化知识要必须牢固。创建特色学校,有利于培养造就新一代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队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有利于提高学校和教育在社会的地位。乡镇中心学校特色教育成功,将会示范和带动其它小学积极探索自身的特色办学模式,涌现更多的特色学校,逐步形成农村小学特色教育大格局,这样,农村教育才会更好地赢得社会、群众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作者: 南宁市马山县林圩镇中心小 学春明)

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基本情况包括 哪些内容

近年来,各省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建设项目,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对照国家中小学建设标准,各省原有的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和发展的需要,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不高、功能不全、设施陈旧等问题还相当突出,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正常需要,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发展水平的提升,造成了九年义务教育资源的不公平。

但是,由于每年需整理的文件多、种类多、文件创建者多、创建时间不定期,同时由于人员的流动,对原有的文件的再现,显得力不从心,有时查找与重新整理文件要浪费许多的人力、物力。并且,省教育厅无法每天都来视察各个学校的建设完成程度,每季度或每年,学校又要组织大批人员进行年度或季度的统计汇总、上报等工作,由于工作量大,难免会出现纰漏之处,造成决策上的误差。于是人们不断地在探索希望能找到解决的方法。

关于农村学校基本情况简介和农村学校简介怎么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