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太矮,没什么比我矮/矮得你不明白我是如何渴望尊严/我在泥土中蚁行/我在草丛里嘶鸣/这让我心绪难宁/我不停地喊出自己的姓名”
——《我太矮》王庭德
数不清的日夜,身高不足1米2的王庭德紧握手中的笔,乐观、忧郁、自卑、奋进,一个个矛盾点在脑海中化作文字,在纸上呐喊出内心最深处的声音。
从初中写下《跋涉的生命》到发表自传体小说《这个世界无须仰视》、诗集《心灵的灯盏》,他向人们倾诉着“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
“偷学”
1981年,王庭德出生在陕西省旬阳县安然村的一个穷苦家庭,父亲和母亲都是残障人,没有生活自理能力,家里只剩下爷爷和王庭德相依为命形影不离。
年幼的王庭德因身体残疾孤僻内向、沉默寡言,家境贫寒让上学读书也成为他遥不可及的奢望。
展开全文
“小时候,家里穷上不起学,每天看到村上的同龄人背着书包上学,我就远远地跟在他们后面,到了学校,他们在教室里坐在凳子上听课,我就在村小学教室外的窗台下偷偷地听老师讲课。”幼小的王庭德听着同学们的朗诵声,情不自禁地跟着大声读了出来,窗外的他学得比谁都认真。
就这样,王庭德在窗外偷学了两年,即使刮风下雨,他也雷打不动地跑去学校听课,即使因为下雪感染风寒,病倒的他还在遗憾不能去学校听课了。
“那时候我就想只要能学到知识,受点委屈没什么,我就是爱上学。”王庭德说着。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天下午,和往常一样正在窗外偷学的他,被乡中心小学校长何永能看见。默写古诗、背诵乘法口诀表,矮小的王庭德通过自学掌握的知识让校长惊讶,决定让王庭德免费上学。
身体残缺的王庭德,从没放弃过对知识的渴望,在社会好心人的帮助下,他踏上了艰难的求学之路。
“在上初中时,为了凑齐学费和生活费,自己给人拍照片赚钱,也有很多好心人帮助我,生活虽然艰难,但他们的帮助给我点燃了心里的一盏灯。”王庭德说。
初中毕业那年,王庭德为了感谢所有关心、帮助他上学的人,写下了《跋涉的生命》,并在《全国中学优秀作文选》上刊登。那段时间里,王庭德陆陆续续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封中学生给他写的信件。这一封封信件,就像王庭德迷茫之路中亮起的指明灯,鼓励着他通过手中的笔,继续书写对残缺身体、艰苦生活的不屈与奋进。
这个世界无须仰视
王庭德初中毕业后,因学校太远、村上也没有免费上高中的条件,看着同学们走进理想的学校,无能为力的他只能选择走向社会打工赚钱,与高中失之交臂。
在西安当了一段时间洗碗工,身材矮小的王庭德并不适合这个工作,被店长辞退。在“天大地大,何处是我家”的西安,面对穷途末路的困境,王庭德脑海里丢弃不了的还是他的文学梦。
“从西安回来之后,我当了一段时间基层通讯员,在乡里写报道,很多稿件都被《安康日报》《华商报》等刊登。妹妹远嫁时,想带着我和母亲一起走,我不想给妹妹增添生活负担和压力,选择留在旬阳独自生活。 为了养活自己,放弃了继续做报道的念头。来到安康卖报,每天能赚个10块,平时有空也写写报道,投给安康日报赚点小稿费。除去日常开销和房租,一个月下来只能攒下五六元。”王庭德说着。
身材矮小的王庭德,每天风吹日晒地穿梭在大街上,卖报纸对于他来说已是很不易的体力活,在一个淅淅沥沥的下雨天,王 庭德遇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他命运的人。
“我还记得那天下着小雨,报纸也不好卖,跑了一上午才卖出去10份,我正沮丧地走在路上时突然被一位中年男子叫住要买报,问我是哪里人。”王庭德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后来才知道这位中年男子是安康市阳光学校的校长徐兴堂,他告诉我之前就看过我写的报道,问我要不要参加残疾人技能培训班,学门手艺以后也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王庭德听了徐兴堂的一番话,决定参加培训班学习电脑技术。卖报以来,数日的劳累与奔波,在与徐兴堂的交流中,王庭德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豁然开朗,生活又充满了动力。
然而王庭德手只有三岁小孩子的大,学习电脑打字对他来说不是容易的事。“我手有缺陷,学习电脑打字需要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那时候每天中午其他学员都出去吃饭了,我还在练习打字,练到手指不听使唤,练到肩膀以下的每个部分都僵硬、酸痛。”王庭德说。
四个月的电脑培训,王庭德花费了比正常人两倍的时间用来练习,练到手就像被开水烫了一样,肿胀、红肿,手指僵硬得不能弯曲。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庭德学会了办公自动化知识,掌握了电脑排版功能,并在打印店有了一份工作。
“学会电脑技术后,就在打印店找了份工作,上班比较闲的时候,我就把word缩成小框把之前的事都写下来,边写脑海里就像放电影一样,那些人那些事也在脑海里徘徊着。”王庭德说。
2012年,王庭德花费两年时间,忙里偷闲中完成了16万字自传体小说《这个世界无须仰视》出版。书中话语朴实,有情有泪,在艰苦生活中,王庭德的精神高度才是他真正高度,他对苦难的不屈服呐喊出这个世界无须仰视。
心灵的灯盏
“我太矮,没什么比我更矮,矮得你不明白我是如何渴望尊严......”这是收录在王庭德《心灵的灯盏》中的诗歌《我太矮》。
2020年,诗集《心灵的灯盏》出版了,收录了十年来王庭德在日记本上写下的150多首诗歌,诗中诉说着王庭德的理想与爱情,每一篇诗歌都是他对自己内心的剖析,而王庭德的事迹也如同心灵的灯盏照耀着前进的路。
王庭德书友会
“我想把社会对我的关爱传递下去,尤其是每次到学校进行宣讲,看到孩子们那种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他们带来某一种启发的眼神,心里面很欣慰,哪怕有一个孩子,听了我的故事,能从我这受到启发,我就很幸福。”王庭德说。
王庭德在图书分享会上诉说着自己苦难的童年生活,以及求学求职经历,分享着他凭借顽强意志和对文学的热爱完成自传体纪实文学《这个世界无须仰视》的过程,他用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当一个人不畏惧苦难的生活,这个世界无须仰视。
生命的跋涉
双腿畸形、孤苦伶仃的王庭德做过基层通讯员,当过洗碗工、卖报郎,如今进入安康市图书馆公益性岗位。从初中到现在,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也没有停止写作,他用2100篇文章300多万字告诉所有人,读书提升素养,知识创造价值,纵使如同尘般细微,也要发出光和力量。
来源:陕西网
仰视 ——写给青年作家王庭德
贾平凹眼里的诗人王庭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