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BBC软件开发公司(软件开发公司 英文)

sukai 2024-12-04 98

  导读

  这几天,朋友圈被新华社旗下半月谈的《合肥,何肥?》刷屏了,之所以提到合肥,是因为合肥的发展速度引人瞩目!

  文中提出:近十年来,合肥经济总量增长3.7倍,财政收入增长4.2倍,本外币存款额增长4.9倍。经济总量先后赶超太原、南昌、昆明、石家庄、长春、福州、哈尔滨和西安,从中下游跃入“十强”。

此外前段时间房产大V刘德科在《委屈的合肥》一问中,通过了历史、交通、科技、城市发展等角度详细的解读了合肥为何会突然崛起。

  早在2013年的时候,英国BBC就称合肥是全世界发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而在去年限购前合肥房价全国涨幅第一,再到调控后的房价遭腰斩,一度受到全国的关注。但是我们别只看到了合肥房价的猛涨,有没有看到这座城市的变化呢?

一个城市有前途有发展,通常需要具备5个基本条件:三条以上高铁通过;近十年人口大量流入;教育资源强有力;人均外币存款高以及GDP增长速度快。

  合肥市GDP连续增长

  人口每年净增18万

  2017年1月20日,2016年中国城市GDP排行榜出炉。在百强榜之中,合肥以6274.3亿元,增速10.85%,全国排名第26位,在省会排名中位居第10位。

  合肥2005年GDP为853亿元,2015年为5660.3亿元,十年间增长了6.63倍,增速惊人。

2017上半年,安徽省GDP名义增速14.66%,达到了12645.4亿。其中合肥以2896.9亿元,名义增速12.5%位居全省第一。若下半年继续保持这样的速度,那么今年合肥的GDP总值又会有新的突破。

根据2017年第一季的万事达卡财新BBD中国新经济指数报告显示,石家庄、桂林、南昌、合肥和武汉成为今年一季度人口净流入量增速最快的五个城市。从2007年至今,合肥常住人口从491万增长到779万,增幅达21.6%。

按照这个速度,到2030年,合肥人口预计将突破1000万,也就是说,接下来合肥每年净增人口在18万左右!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口的自然增长和净流入,给城市增加了丰富的人力和人才资源。同时人口的增长,也带动了消费的增加,促进了商业,加快了城市的经济发展的节奏。

  纵观全国放眼世界,不论是国内的北上广一线城市,还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名列前茅的大都市,城市人口基本都是过千万级的。

  规划15条地铁线路

  定义为综合铁路枢纽

合肥自去年12月地铁1号线开通以后,轨道交通正式进入地铁时代。2号线也将于今年10月份试运营。地铁3号线11月或启动正线铺轨,4、5号线工程也已开工建设。据悉,合肥规划了15条地铁线,总长逾300公里。

  

要想富,先修路!地铁对城市经济格局的改变显而易见,如果说公交车的辐射是算术级的,那么地铁的辐射则是几何级的。随着合肥地铁的逐步建设,也将逐步给城市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据了解,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8调整)》、《安徽省皖江城市带城际铁路交通规划》等规划,合肥都市圈将重点打造以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为骨干的区域快速轨道运输系统。其中,高速铁路形成“米”字形总体布局。

合肥“米”字型高铁网络为:已建成的合肥-蚌埠(北京)、合肥-南京(上海)、合肥-福州、合肥-武汉(成都)4个方向,和正在建设的合肥-杭州、合肥-商丘、合肥-安庆、合肥-郑州共同组成。在全国城市枢纽性排名中,合肥位列全国第17。合肥未来将成为全国省会城市高铁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规划对现代化铁路综合枢纽建设提出具体方案,其中合肥与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杭州、南京等18个大城市被定义为综合铁路枢纽。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

  高校资源成为科技文化发展后盾

2017年年初,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准,目前中国只有三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一个是上海,第二个合肥,都是年初批下来的;第三个是北京,今年5 月份刚批复的。

计划2020年将基本建成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将打造超导核聚变、量子国家实验室、联合微电子中心、大基因中心等七大创新平台。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体现国家整体科技力量、地方政府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科技发展需要人才支撑,人才资源需要高校培养。合肥有优秀学府中科大,这才有了科大讯飞等公司,此外近一两年合肥也正在密切深化与各高校的合作来提升科技文化软实力。

随着清华科技城的投入使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肥校区、国防科技大学合肥校区(解放军电子工程院合并改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校区的落实,可以看到,合肥正在以自身的教育优势来留住人才。

作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科研产出、科研力量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位居前列,人才储备也颇为雄厚。

  强势迈进长三角区域副中心

  瞄准国际一流城市

去年12月13日,“新一线城市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民生证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在综合考核各项量化指标与节点城市。

具备成为一线城市基础的城市有天津、杭州、成都和武汉,而有望成为准一线城市的包括南京、重庆、西安、苏州、合肥。

2016年9月12日,备受关注的《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印发。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合肥加入长三角的发展和定位正式出炉。

按照规划,长三角城市群将充分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龙头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区国际化水平,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在科技进步、制度创新、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绝不是一句口号,它需要具话的成绩来支撑。

对此,合肥的目标是:瞄准打造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积极创建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到2020年,合肥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万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8%,在肥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数超过50家,市区常住人口达到500万人,成为长江经济带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1、加快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到2020年,建成全国最发达的铁路枢纽之一,基本建成内陆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枢纽港和江淮航运中心。

2、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到2030年,建成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3、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都。到2030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总部基地,建成中国IC之都、中国软件名城、“中国声谷”。

4、打造城湖共生的绿色之都。以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统揽,强化巢湖治理与保护,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推动建立长江流域中心城市大气污染防控、生态环境保护等联防联控体系。

5、建设独具魅力的开放之都。加快开放平台建设、加密合肥新亚欧大陆桥国际货运班、加快金融功能国际化。深度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国际文化名城。

除此之外,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指出,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包括江浙沪皖三省一市。安徽省有8个城市入选,分别是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滁州、池州、宣城。其中,把合肥定位I型大城市,与杭州、苏州比肩,仅此上海、南京!

《规划》中明确,将引导人口加快向重点开发区域集聚,合肥、南通、扬州、泰州、宁波、绍兴、台州、芜湖、马鞍山、滁州、宣城等城市,要积极发展特色产业,有效承接产业转移,合理布局产业空间,促进产城融合。

  皖江城市带龙头城市

  打造合肥都市圈

2016年12月,省政府发布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修订)》正式出炉,合肥市作为皖江城市带的带头城市被委以重任!

皖江城市带作为安徽发展的精华区域,对融入长三角经济带起到“承东启西”的关键作用。

相比6年前出台的规划,修订版的主要亮点在于,对皖江示范区接下来4年的经济指标、战略定位、产业布局等作出了调整,尤其高调写入“全面融入长三角”。

而这样的目标,其需要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以沿长江一线为发展轴,合肥和芜湖为双核,滁州和宣城为两翼,构筑“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

合肥、芜湖双核:发挥合肥作为省会城市、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作用,强化芜湖作为皖江开发开放龙头的地位和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两市产业集聚和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服务功能,发挥辐射作用,带动示范区产业加快发展。

合肥核:包括合肥市、六安市金安区和舒城县。加快合肥都市圈发展,依托合肥—淮南、合肥—六安等城际公路干线,大力推进工业走廊建设,重点承接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家电、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2016年12月15日,《合肥都市圈2015-2030年的规划方向》经过审议。

规划对合肥都市圈的战略定位是:打造成长三角重要增长极、安徽省核心增长极、国家重要的自主创新基地、现代产业基地、安徽省核心增长极。

规划到2030年,合肥都市圈户籍人口为2500万人左右,常住人口2520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75%左右,城镇人口规模1900万人。

  2017合肥小目标

  大发展成就特大城市

早在今年的1月10日,合肥《政府工作报告》出炉,为合肥定下了2017年的“小目标”,重要的是,件件和你有关系!

  出行

1地铁2号线10月通车

地铁2号线西至南岗站,东至三十埠站,贯通合肥中心城区、老城区、高新区以及科学城。线路长约27.76公里,全部为地下线。它的开通能大大缓解合肥的拥堵状况。

确保2号线10月份建成通车的同时,3、4、5号线加快建设,此外,合肥地铁1号线三期或于今年9月开工!

2老城区试点公共自行车

深入创建“公交都市”,完善城市慢行系统,在老城区、高校园区、开发区、轨道交通线周边区等开展公共自行车服务试点。

3新合肥西站开建

建成上海路、绕城高速改线等工程,推进阜阳北路高架北延、裕溪路高架东延、长江西路快速化改造,加快新合肥西站、高铁南站南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

加快商合杭、合安客专等高铁建设,启动合宁、合六、合马等城际铁路建设前期工作。

  教育

1今年新开建35所中小学、51所幼儿园

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发展普惠幼儿园,多建群众上得起的幼儿园。城区建成使用幼儿园24所,新开工建设51所,城区建成使用中小学25所,新开工建设35所。

2加快推进合肥新四中、巢湖二中等迁建

新四中位于滨湖福建路与洞庭湖路交口东北角,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90个班,该校建成后,可容纳在校学生4500人,其中,寄宿学生规模为3300人。

3加快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

组建合肥技师学院,推进黄麓师范学校改扩建工程,建成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加快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

BBC软件开发公司(软件开发公司 英文)

  城事

1国家级滨湖新区争取年底获批

争取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今年年底获批,以“创新+生态”为主题,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谋划推动骆岗通用机场、滨湖水上机场枢纽建设。

2启动长江中路街区改造

启动长江中路街区改造工程,实施老城隍庙片区、淝河片区等改造,突出老城区特色风貌和合肥历史记忆,整体打造一批有品位、有内涵、“最合肥”的文化街区。

  楼市

  真正让“房子是用来住的”

全面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十条新政”,合理增加居住用地和住房供应,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加强公租房分配和入住管理,强化市场联合监管和舆论引导。真正让“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

  生态和旅游

1新建60个以上公园游园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突出打造环巢湖大道、滁河干渠等绿色风光带,推进柏堰湖、王咀湖、少荃湖等片区生态修复和综合整治。

加快肥西三河、庐阳董铺、巢湖半岛等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建设,新建庐州公园二期、四季花海C区等公园游园60个以上。

2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

大力建设环巢湖国家旅游休闲区,推进万达文旅城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支持中庙?姥山岛创建国家5A级景区,半汤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高水平规划建设环湖十二镇,加快构建环巢湖美丽乡村示范带。

3构建10分钟健身圈

加快实施市公共卫生管理中心,市一院门急诊住院综合楼,市三院整体搬迁等重点项目,启动居民健康卡工程,加快建设市一院、二院老年护理院等示范项目,加快构建10分钟健身圈。

  城市合作

全面融入长三角

全面融入长三角,深化与沪宁杭等城市联动发展,深入推动合肥上海双城合作,聚焦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与长江中游城市群互联互通,推动合肥都市圈扩容升级,加强与皖北、皖西结对合作。

  县区发展

三县等高对接中心城区

  肥西、肥东、长丰三县要加快与中心城区等高对接、融合发展,巩固提升全国百强县位次。

  总结

合肥是集安徽省之力在发展,这几年的每一步都彰显着其崛起之路,我们坚信在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越来越好!成为真正的“霸都”!

我们在等你!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