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奶一词,据考证是起源于东北地区满族的育儿习俗。
过去的年代里,满族妇女生儿子会在门左挂弓箭,生闺女会在门右挂彩色布条,而且娘家必须得送一个悠车子,即为木头做的小摇车。生儿三天时,亲朋前来送贺礼,俗称“下奶”。
在下奶的同时,还要举行洗礼,称“洗三”。孩子满月时要请客人来“做满月”,并将弓箭或布条取下挂在“子孙绳”上。百日时,要用从各家各户要的彩布条编成锁,称挂锁。周岁时要举行较为隆重的仪式,让孩子“抓周”。
一般在孩子长到16岁时,男孩要剃发,闺女要盘发髻。至今在东北满族聚居区仍然保留“下奶”、“洗三”、“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后来这种习俗逐渐被东北地区各名族所接受。
在我小时候,我曾经记得下奶是过去年代里东北乡村土得掉渣的话语,意思是乡村中谁家的媳妇生孩子后,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买些东西上门去看望,以示祝贺,民间老百姓称之为下奶。
这下奶是有讲究的,老爷们不能去,只能是老娘们挎着筐,或者是领着孩子去,而且得是孩子出生三天以后才能上门。
至于下奶时带什么东西去也是有说道的。
小米、红糖、鸡蛋、猪爪、老母鸡等一些营养品有益于产妇尽快恢复身体和有益于出生的孩子有奶吃的下奶补品最受产妇家人欢迎的。
之所以东北乡村的老百姓对于下奶如此重视,我想都是延续于满族人的传统和习俗。由于那时是汉满混居,所以下奶的习俗是谁也不能改变的,尽量做得让生孩子的媳妇和她的娘家人满意为止。
在上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东北乡村哪家儿媳妇生孩子了,那可是天大的喜事,把一家人忙乎得屁颠屁颠的。尤其是家里缠小脚的老婆婆更是喜上眉梢,家里添人进口了,有接户口本的了,她们炕上炕下精心地伺候着,生怕儿媳妇和孩子有个闪失。
对于乡村里的老百姓而言,虽说家里很贫困,没有什么好嚼咕,但是,左邻右舍和亲朋好友家里的媳妇从肚子大了开始,老百姓就得琢磨着该拿点啥去下奶了。
那时,在东北乡村里,白糖和红糖是非常难弄到的,猪爪也得等着在腊月里杀猪才能弄到,为此,老百姓平常也就能弄到小米和鸡蛋了。
我家西院住着一户从山东来的一大家子人,姓任,家里有五个儿子,当时就已经有两方儿媳妇了,都是从山东老家领来的。
自从上世纪初山东大量往东北移民,俗称叫“闯关东”,东北乡村里来了许多说话难以听懂的山东人,老百姓管他们叫“山东棒子”。而且民间还有一套嗑埋汰山东人,叫“山东棒子不可交,拿个狗宝当辣椒”。其实,事实不是那样的,我道是觉得山东人直爽,有啥说啥,不是拐弯抹角那一类的人,也是可交的。
这些山东人有一个习俗,那就是找儿媳妇不在东北当地找,而是回老家去领。这也许是和山东人生活习惯有关吧,同是山东人,说话办事都能合拍,也许他们是害怕找东北乡村当地的闺女会惹来麻烦的缘故吧。
任大爷家里的儿媳妇都很好,大个,长相俊俏,梳个大辫子,也引来了村里不少小伙子的羡慕。
当时的东北乡村家里哪有什么好吃的啊?上顿苞米面,下顿高粱米,细粮像大米白面是很难能见到的,这就给任大爷家里的儿媳妇坐月子带来了许多的难处。
任大娘是个很细心的人,家里养了许多鸡鸭,下的蛋也不舍得吃,全都攒起来留着给儿媳妇吃。为此家里的几个小孩子就有意见了,经常会嚷嚷着要吃鸡蛋。
也是的,小孩子也在长身体的啃劲上,没有营养也是不行的。但是毕竟是家里穷,任大娘没有任何办法,就天天趁孩子们没有起床时偷偷地煮鸡蛋给儿媳妇吃,而这时孩子们还蒙在鼓里,做梦吃鸡蛋的时候还在笑着淌哈喇子呢。
我的母亲是一个热心肠的人,看着西院家里的儿媳妇挺着大肚子,就赶忙攒一些鸡蛋,偷偷地藏在仓房里,用一个柳条筐装着挂在梁上,以防止耗子和黄皮子给偷吃了。
记得西院二儿子媳妇生孩子时,母亲带着我去给下奶,临走之前再三嘱咐我进屋后不许吱声。
来到西院,进屋后,看见儿媳妇脑袋上扎着一块紫不溜丢的布条子,脸上是病怏怏的,屋里大热天不开窗户不开门的,闷热极了。
母亲带着笑脸把一篮子鸡蛋放在炕上,掀开小被,看看新出生的孩子,又赶忙给盖上了,并说“千万别让孩子给风吹着了。”
那天,母亲是第一个去下奶的。东北乡村有说道,第一个来下奶的人必须得长相好,脾气秉性要好。因为刚刚出生的孩子见到第一个来的人长大以后什么都像她,为此,生孩子的人家也是看第一个人人品咋样才能会让进屋的。如果第一个人在村里口碑不好,会被人家找一些借口拦在门外的。
在我们还没有走的时候,又陆陆续续来了几个女人。有的拿鸡蛋,有的拿一包红糖,有的拿着一小袋小米。最让任大娘惊讶的是,前院80多岁的一个小脚老奶奶连家里正在下蛋的老母鸡也舍出拎来了,后院的王家老蒯竟然弄来了四个新猪爪子,让任大娘一家人非常感动。王家老蒯说猪爪子是刚刚从后屯一家杀猪的工匠家里掏弄来的,来给儿媳妇下奶,媳妇吃了猪蹄,奶水会更足的。把任大娘一家子乐得不得了。
“家里穷啊,让媳妇受委屈了。孩子为我们老任家传宗接代的,而我们还没有什么好嚼咕的,孩子离家里那么远,娘家也不会来人,我这做婆婆的愧得慌啊。”
说完,任大娘用衣襟擦拭着红红的眼圈。
“唉,愁啥啊。咱东北乡村的女人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有什么啊?我坐月子时还没有红糖和猪爪子呢,不也照样像老母猪下羔子似的啼哩秃噜地生好几个孩子吗?身子也没事的,咱这些老娘们就是抗造,哪有那么多说道啊?”
王家老蒯小声说道。
其实,王家老蒯说得有道理。
在东北乡村,有句俗话,叫“耗子下崽子,一辈留一辈。”
多少年来,东北乡村里的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谁家的媳妇不生孩子?谁家又不是接二连三的在生孩子呢?
在过去的五六十年代里,东北乡村那些女人们家家都是五六个孩子,有的孩子是肩挨肩来的。怀孩子时没有好吃的,生孩子后也没有好吃的,甚至有些女人连奶水都没有,用面糊糊竟能把孩子养大了,这不得不褒扬咱这些可敬的女人们。她们凭着一身的母爱把孩子一把屎、一把尿给伺候大了,最大的功劳应该是属于她们的。
下奶,是最能体现东北乡村女人们奉献爱心的一面。她们自己舍不得,家里的孩子吃不到,谁家媳妇生孩子了,都是挎着篮子早早去上门下奶。
这就是无私的母爱,这就是东北乡村女人们的大爱啊。
下奶,这样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只不过是下奶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越来越高级了而已。但是,下奶这股延续多年淳朴的民风又使得许多的媳妇们心存感激。即使月子里身子再不舒服,家里来了下奶的长辈们,也会挺着身子热情相迎,心里乐开了花,同时脸上更是美滋滋的。
原文题目:下奶
作者水墨松江
微信公众号满族文化网编辑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