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质量过硬的软件开发公司(质量过硬的软件开发公司有哪些)

sukai 08-24 115

  

  管家李偲偲在教几位老人做手工艺品

  

  园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富有特色的走廊墙面

  

  康复理疗师刘正来在给一位老人做推拿

  

  园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健康管理师在给一位老人测量血压

  这两天,住在鄞州东柳街道园丁社区的陈师傅挺高兴:家门口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升级了,出现了社会资源介入的“贴心管家”,提供老人所需的各类服务,就像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谁都会老,等我们头发花白,将如何安度晚年?最近,由民政部、财政部确定的2016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正式公布,宁波成功入选。

  2500多个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覆盖80%以上的城乡社区——事实上,宁波的居家养老创新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早在2004年,政府为部分困难的居家老人向社会购买养老服务,随后经过10多年的发展,这一模式由城市向农村渗透,目前已在9个区县(市)实施。

  【养老样本】

  子女在外地工作 老人苦恼没地方打发时间

  有很多老人,退休后容易出现迷茫和空虚。70多岁的陈师傅就是过来人,虽然日常生活不愁吃穿,但总觉得少了些什么。

  因为子女都在外地上班,一个月最多回来一两次,家里长期就他和老伴两个人。说起退休生活,陈师傅有些无奈:“年轻的时候,我是闲不住的,总喜欢往外跑。后来,颈椎不行了,不敢走太多路,最多在小区周边活动。”

  刚开始,社区没有那么多娱乐活动,陈师傅只能靠溜达打发时间。他笑说,早上7点吃完早饭,出门锻炼身体,顺便东柳菜场转一圈。到了中午,回家吃饭睡个午觉,再出来溜达一圈。天气不好的话,到社区老年活动中心和邻居打个牌、下下棋。

  后来,有了居家养老机构,生活丰富一些。“虽然孩子多次劝我们搬过去一起住。但想到住了一二十年,有了固定的朋友圈,离开了反而不适应。”陈师傅很看得开,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也大,不能勉强。现在的生活,他和老伴挺满意,唯一遗憾是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有限,无法满足所有老年人“一对一”、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家门口有了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昨天上午9点刚过,园丁社区居家养老照料中心门口热闹起来。一扫连日的降雨降温,太阳出来了,许多老人趁机出来松松筋骨。入口处还有乒乓球桌、健身器材,来的人随时可以锻炼身体。三楼是新建的,房间功能各有不同,如心理咨询、健康检查等。走到里面,还配有电视机、沙发、空调。原来,这是东柳街道和万科企业共建的“随园之家”,实行居家养老服务外包。

  “以前理疗只能去社区医院,排队时间还长。而现在,家门口就有。”陈师傅最近脊椎病又犯了,跑来找康复治疗师帮忙。他很高兴,小区里也能享受到养老院的服务水准,天天都想来。

  驻点管家李偲偲,主要负责中心日常管理和兴趣活动组织。她表示,新的中心启用后,前来体验的老人,最多的一天上百人。接下来,中心也会陆续根据老人的需求制定新服务,比如唱戏、书法等兴趣班、给高龄老人订餐等。

  “专业外包,是用社会化手段提高居家养老的质量和特色。”东柳街道社会事务科科长朱晓云介绍,通过购买服务、委托运行、制定标准,可以为患病老人家庭实施签约护理等举措。这样一来,居家养老服务不仅硬件过硬,软件也变得很有质量了。

  【数字说话】

  老龄化变快,最严重社区可能1/3是老人

  年年都在说老龄化,情况有多严峻?根据《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课题预测,到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达到3.08亿,超过总人口的1/5,人口老龄化速度高出世界平均速度的一倍。

  然而,宁波自1987年就进入老龄化社会,早于全国12年。据宁波市老龄办的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31.6万,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2.4%。老年人口比例同比早已高出全国6.3个百分点,高出全省2.2个百分点。

质量过硬的软件开发公司(质量过硬的软件开发公司有哪些)

  这两天,记者陆续走访了海曙、鄞州、江北等社区,结果发现,一些旧小区的老年人口比例高,有的占到三至四成。比如海曙区鼓楼街道,辖区60岁以上老人就有7000多位,四大问题最为突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其中中山社区空巢、孤寡老人就有350人左右。

  【晒成绩单】

  上百家民办非企业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登记在册

  2012年,宁波市政府提出“9055”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标格局——其中一条,到2020年,实现90%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实行家庭自助养老。

  经过几年的建设,全市范围除了按照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的区划建制建设的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以外,已培育了一批专业从事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和服务机构,建立民办公助、公建民营、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等机制。

  记者拿到一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100多家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如海曙区星光敬老协会、鄞州区嘉和阳光照护服务中心、高新区美乐门老年照护中心等企业、机构或社会组织,承接运营了所在区县(市)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

  还有一些是养老机构。海曙区广安怡养院、镇海区金生怡养院、象山县爵溪街道敬老院等通过开辟专门服务通道,为周边社区老人提供上门护理、助餐等服务。

  专业人员上门服务,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老人除了对就餐、康复理疗、精神慰藉有共性需求外,还有就是健康管理及精神关爱等个性化需求。但现有的志愿者团队普遍年龄偏大,社工人手有限,难以满足老人的多元化需求。”宁波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引入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是对现有居家养老服务的有益补充。

  上个月底,海曙鼓楼街道中山、苍水、文昌、秀水四个社区,陆续和企业合作设立服务机构。南门街道车站社区“爱·福满车站”居家养老服务站,也引入辖区爱心企业资源,为社区老人提供涵盖安全保障、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服务。

  81岁的中山社区穆家巷陈翠娥阿姨高兴地合不拢嘴:“都是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来过很多次了,建议我有不舒服的地方或者对生活健康方面不懂的地方,随时电话联系。更贴心的是,家里有东西坏了或者需要帮忙买菜、洗衣服之类的,也可以叫,真很不错。” □通讯员 梅薇 欧阳恩斌 记者 樊莹 摄影 记者 张培坚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