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玩具编程狗(编程玩具是什么意思)

sukai 08-07 85

  

  书名:诺贝尔奖与中华传统智慧

  作者:何山石 编著

  出版: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85岁的老人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一位朴厚长者的成功光华,再度诠释了获得成功与对接传统智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亦再次昭告世人,欲使人生破茧成蝶,突破禁锢重重的思维高墙,从传统智慧中去获取有如神启般的灵感,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本书选择了屠呦呦、莫言等近五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将诺贝尔获奖者的成功思维方式与中华传统智慧相结合,一并用故事的方式,并配以三十多幅精美的插图,温暖地呈现给读者,以让那些在路上的成功追求者,瞻仰前贤,获得启示,并从我们渊深源厚的传统文化,如经、史、子、集中进行搜罗,找出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功类同的思维智慧,让读者在中西智识的辉映中,领略成功思维的美妙,从而破茧成蝶,走向成功。

  作者简介

  何山石,现任教于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所,博士。先后于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曾在《湖南教育》、《中国教育报》等单位任职,获“全国优秀少儿编辑奖”等奖项。主要从事钱锺书研究、文学与民俗学、文学与哲学的跨学科研究等。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求索》、《武汉理工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近20篇,代表性论文有《钱钟书、为何会被长效阅读——对学术著作长效阅读价值生成的出版因素考察》、《“失明”与“黑白民间”——帕慕克的视觉策略对当代视觉美学的启示》。著有《钱锺书的民俗视野考论》(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外国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文化名人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大学生书法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等。业余从事文学创作,出版童话集《飞来飞去的鼻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及少儿小说、科幻、散文等作品近百万字。

  目 录

  屠呦呦:从中医典籍中汲取智慧

  莫言:向传统而生

  费曼:大道至简

  曼德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李政道:“坚忍”之恒道

  邱吉尔:永不言败的“行健”者

  蒙代尔:领异标新

  库切:君子慎独

  贝克勒尔与巴甫洛夫:辨夷知微方通神

  鲍林:不卜亦先知

  爱因斯坦: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玻尔:敏于事而勇于行

  海森堡:穷则变

  蒂勒、查德威克:日三省吾身

  德布罗意、盖尔曼: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肖洛霍夫:谣言止于智者

  纳什、居里夫人:士不可不弘毅

  薛定谔、基辛格:披穷古今事,事事相酌量

  崔琦:志于道,游于艺

  特丽莎、马塔伊:爱人者,人恒爱之

  多萝西?霍奇金: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弗里德、萨哈罗夫:换位而思

  罗斯福:天生我材必有用

  麦克林托克、弗里施、特明:以心即物

  马勒、海门斯:于无疑处有疑

  曼斯菲尔德、费米:自诚明

  萨拉马戈、海明威:文以载道

  卢瑟福:卑以自牧

  范特霍夫、白川英树:格物方可致真知

  米歇尔、谢林顿:三思而后选

  聂鲁达、泰戈尔:童心未失两圣贤

  赫维奇、埃特尔:学而不已,阖棺而止

  与屠呦呦共享中华智慧之美

  ——《诺贝尔奖与中华传统智慧》

  屠呦呦先生因青蒿素及其抗疟疗效的发现,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本土科学界的第一人,并拯救千万生命!在通往诺贝尔奖的道路上,她多次表示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功不可没,是“中医……的训练使我发现中国传统医学的丰富宝藏,并领悟关于人性和宇宙的中国传统哲学精妙思想”。

  正是以中国先民的智慧作为思维生发的原始起点,怀揣着中国古代贤人留播下的成功金色种子,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屠呦呦获得了炫目的成功,这种成功,因由有自,离不开传统智慧的泽被与浇溉。一个朴厚长者的成功光华,再度诠释了获得成功与对接传统智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亦再次昭告世人,欲使人生破茧成蝶,突破禁锢重重的思维高墙,从传统智慧中去获取有如神启般的灵感,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在当下的世界文化格局中,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智慧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总结中国传统思维智慧对世界的启发以及寻找中国传统思维与世界其他民族思维的共通性,是有意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功的思维智慧,与中国传统智慧的融贯与汇通,在《诺贝尔奖与中华传统智慧》一书中,有了较好的呈现。

  本书将中华传统智慧,结合诺贝尔获奖者的成功思维方式,一并用故事的方式,温暖地呈现给读者。书中选择了屠呦呦、莫言等近5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对他们的成功,从思维方式这个角度进行总结,以让那些在路上的成功追求者,瞻仰前贤,获得启示。同时,从我们渊深源厚的传统文化中,如经、史、子、集中进行搜罗,找出与诺贝尔奖获得者成功类同的思维智慧,让读者在中西智识的辉映中,领略成功思维的美妙,为自己的成功获取智力支持。

  人获得成功,助推的因素很多,但思维方式无疑更为重要,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其是之谓!如白川英树因为可导电的塑料而获诺贝尔奖,若没有逆向思维这样的思维方式,坏事何能成为好事?之所以有时候获得成功如此艰难,就是因为我们的思维,被定势、陈规、惯性等砌起来的高墙给禁固起来,我们走不出这厚重的高墙,便无法触摸成功,思维若不能破茧,人生便难臻成蝶之境!

  屠呦呦成功获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智慧开启人智的伟大力量。这位厚朴的长者,获奖后的诸多言行,重又让人看到了身为中国人,传统文化又如何生动地在她身上沿续,比如得知获奖后的淡定,自然能让人联想到传统文化中的淡泊名利,“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的家国情怀,自然又能让人联想到范仲淹式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襟怀,而这些传统文化中的智性因子,在《诺贝尔奖与中华传统智慧》中介绍英国化学家卢瑟福等人的成功思维时,均已涉及,有心的读者自能一眼瞧出。

  中国传统的思维智慧,与诺贝尔获奖者的成功思维,在内理上是完全相通的。还以白川英树为例,他的使不导电物导电的逆向思维,与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思维完全同趣,白川英树用这种思维来解决科学研究难题,孔子用这种思维来处理人际关系,实现自己内心道德的完善,两者同趣同归。

  在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当下,通过这种中、西合壁的呈现方式,我们能更好地检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诸多侧面,当然,包括前人的思维方式与成功法则。其实,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量,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只是站在墙内揽镜自照,赏也罢,批也罢,爱也罢,恨也罢,都是自家言说,而不能看到墙外的风景给我们提供的参照。就是努力找到这样一种参照的尝试,从而来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到底有多大的弹性,足以支撑国家、民族、个人的成功!

  精彩书摘

  屠呦呦:从中医典籍里汲取灵感

  2015年,85岁的老人屠呦呦获得本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人!

  仿佛一夜之间,“现在弄得满世界都是屠呦呦了”,这位朴厚长者,在获奖后,曾这样戏谑地告诉媒体。可能,获奖打扰了她平静的生活。但我们相信,这些打扰是善意的,因为,从对这位朴厚长者的解读中,我们能获得更多启迪,更多推动人性完善的正能量。

  屠老的成功光华,再度诠释了获得成功与对接传统智慧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亦再次昭告世人,欲使人生破茧成蝶,突破禁锢重重的思维高墙,从传统智慧中去获取有如神启般的灵感,将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从《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对屠呦呦获奖的报道中,我们完全能触摸到传统智慧促生成功人生的巨大力量。“近半个世纪前,屠呦呦从我国古人将青蒿泡水绞汁的记载中获取灵感,意识到高温煮沸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将原来用作溶液的水替换为沸点较低的乙醚后,获得了更有效果的提取物。”正是以中国先民的智慧作为思维生发的原始起点,怀揣着中国古代贤人留播下的成功金色种子,经过几十年的艰辛探索,屠呦呦获得了炫目的成功,这种成功,因由有自,离不开传统智慧的泽被与浇溉。

  屠呦呦的获奖,是因为青蒿素“这项研究使人类在对抗疟疾这种容易大伤元气的疾病时有了全新的方法,它每年帮助亿万人改善健康,摆脱疟疾折磨,贡献之大难以估量”,而这位长者,对自已的获奖,只是淡淡回应:“国外尊重中国的原创发明。”

  但这种淡淡的回应,充满着巨大的力量!

  这种力量,正源出于一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的科学精神!

  中国贤哲对世界万象带来的惊奇的孜孜探求,追求原创的科学精神,对科学发明的热爱,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极为生动的部分,只是在现在,我们由于对传统的隔膜,无法享受这份生动带给我们的愉悦。

  比如,在《尚书?虞夏书?尧典》中,华夏先祖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分割”时光,“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根据自然界的变化确定一年四季: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讹,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中国是农耕国家,在文明发展的初期,便必须学会敏锐地观察自然物侯的变化,以定农作时序,才能避风雪雨水之患,以保丰收。制订日历,科学“分割”时间,这是一个需要高度科学素养的“细活”,我们在虞夏时期就能制作“夏历”,不仅说明中国人的科学精神起源极早,更说明中华民族的科学天分之高。

  中国历代重视天文历算,我们的科学精神也在这一领域中流延。对诸如东汉张衡等人,我们之所以能记住他,纯归功于他“验之以事,合契若神”的候风地动仪,这也说明我们对贤哲的科学创辟是仰视的。当然,我们还是因为这种仰视而忽略了他更多的方面,如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我们对他的文学才华便有意无意忽视了,他的《二京赋》也易被遗忘,而张衡其他方面的科学素养,如“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等等,便不见得有多少人知道。其实,张衡是个极有科学天赋的人,如果他出生在当代,他完全有能力角逐科学领域里的诺贝尔奖!当然,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能给时人惊艳之感。

  中国人的科学精神,因为历代统治者对天文历法的重视而在这一领域里保存得相对完整。如在有宋一代,不仅历代帝王对太阳黑子等活动有准确的记录,而且重视天文历算方面的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比如宋高宗,《宋史》卷二十九载:“高宗十年,夏四月丙午,访求亡逸历书及精于星历者。”而且,在宋代,对精于天文历算,有这方面才能的人,若不为国家效力,一经发现,还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又比如,“奇书”《山海经》。

  这一经典,已经被遗忘得厉害了,以至于知道此书的人不多,能去读这本书的人更少,而能完整理解其内嵌的科学精神的则更少了。说到《山海经》,多数知道此书的人,仅能联想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少得可怜的几则神话,而对其中的地理、物产、植物、医药、矿产、物理等方面的记录则完全不知!要知道,《山海经》记山、记海、记大荒,全书十八卷3万多字的容量,不可能就记几则神话故事了事的。《山海经》更应该看作是中国最早的科学性质的著作,有研究甚至指出,其中关于“三足乌”的说法,可以视为最早的太阳黑子活动记载。

  中国人的科学精神源远流长,科技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在当下,我们复兴传统文化,更多的是张扬了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德性的内容,所以,对《周易》、《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典籍的介绍,或者是对苏轼、李清照这样的文化名人的生平故事的讲述,占据了主流,而对《山海经》、《黄帝内经》、《九章算术》、《农政全书》、《天工开物》这样的与科学有关的著作,几无人介绍。在本书的“玻尔:不断地求真”这部分内容中,本人亦提及:“我们的传统中那种求真求实精神,正被人遗忘。”“我们的发源极早的科学求真精神,被遗忘得更厉害。”并对明代宋应星的科学精神、淡泊名利、关注民生幸福的高尚人格进行了描述,以此表明,我们不仅不能忘记了这些人,更不能忘记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

  屠呦呦的获奖,为我们张扬传统文化中的科学精神,提供了极好的契机,而她从传统中获得成功的灵感,又为我们的思维对接传统智慧提供了极佳的范例。

  中国传统的中医,是屠呦呦成功获奖最直接的哺育者。据人民网等媒体报道,屠呦呦的研究,是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的,她共收集二千多种方药,整体成《抗疟方药集》,并从中选出200多方药,研制了380多个样品,并从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的记载中获得研究灵感,不断改进提取方法,最终获得成功。

  中国的中医传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亦是博大精深。诸多中医典籍中的记载,既能治人,亦能治心。如孙思邈的《千金方》,其第一卷《大医精诚》,有“东方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之誉,《大医精诚》论医德: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工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自古名贤治病,多用生命以济危急,虽曰贱畜贵人,至于爱命,人畜一也,损彼益己,物情同患,况于人乎。夫杀生求生,去生更远。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为药者,良由此也。

  其论医术:

  张湛曰: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今病有内同而外异,亦有内异而外同,故五脏六腑之盈虚,血脉荣卫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诊候以审之。而寸口关尺有浮沉弦紧之乱,腧穴流注有高下浅深之差,肌肤筋骨有厚薄刚柔之异,唯用心精微者,始可与言于兹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于至粗至浅之思,岂不殆哉!若盈而益之,虚而损之,通而彻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热而温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见其死矣。故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深自误哉。

  这些精致的论述,对现代的医德、医术建设的借鉴作用到底有多大,只有留待世人慢慢领会了。此处需要指出的是,对曾经在中、西医孰优孰劣的不休争辩中,认为中医不如西医,甚至认为取消中医的持论者,是反思自己观点的时候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中医呵护了汉民族几千年的健康,难道没有其存在的理由?

  屠呦呦问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不就生动地说明了,中医智慧的力量,亦是无坚不摧?不是也有媒体报道,加拿大的官员就表达了对中医的膺服?动辄言取消中医的人,应该认识自己的浅薄与无知!

  当然,最重要者,我们从屠呦呦获奖这件振奋人心的乐事身上,重新认识我们源远流长的科学传统,领略中国传统科学精神的魅力,用传统科学精神开启我们的成功人生!

  屠呦呦成功获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再一次证明了中国传统智慧开启人智的伟大力量。这位厚朴的长者,获奖后的诸多言行,重又让人看到了身为中国人,传统文化又如何生动地在她身上沿续,比如,得知获奖后的淡定,自然能让人联想到传统文化中的淡泊名利,“努力工作,把国家任务完成”的家国情怀,自然又能让人联想到范仲淹式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博大襟怀。85岁高龄的老人,是一本厚厚的书,有足够的内容供我们品读!

  莫言:向传统而生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获奖的理由是:“莫言的想象力穿越了人类的历史,他是一位杰出的写实主义者,作品描述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莫言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他创作中的世界令人联想起福克纳和马尔克斯作品的融合,同时又在中国传统文学和口头文学中寻找到一个出发点。”

  莫言是中国本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也是中国本土获诺贝尔奖项的第一人。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足以说明中国作家的创作,有感动世界的力量,中国的文学,亦足以给这个世界的阅读与精神成长带去正能量!

  瑞典文学院成员作家、瓦斯特伯格为莫言领奖致辞时说 “莫言是一个诗人”!这一评价,乍听似乎言有所悖,莫言闻名于世、获奖,均是因为他恣肆汪洋的小说创作,如《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透明的红萝卜》、《四十一炮》、《蛙》以及《红高粱》等,与诗人何干?其实,这是对作家莫言的最高褒奖,莫言的作品中,中国传统的审美诗性存乎其中,而且,莫言也是个表现力极强的歌者,他的某些诗作,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如《你若懂我 该有多好》:

  每个人都有一个死角,

  自己走不出来,别人也闯不进去。

  我把最深沉的秘密放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道伤口,

  或深或浅,盖上布,以为不存在。

  我把最殷红的鲜血涂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场爱恋,

  用心、用情、用力,感动也感伤。

  我把最炙热的心情 藏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 一行眼泪,

  喝下的冰冷的水,酝酿成的热泪。

  我把最心酸的委屈汇在那里。

玩具编程狗(编程玩具是什么意思)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每个人都有一段告白,

  忐忑、不安,却饱含真心和勇气。

  我把最抒情的语言用在那里。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

  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爱你的时候,

  因为我只有在看不见你的时候,才最爱你。

  同样,你永远也看不见我最寂寞的时候,

  因为我只有在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才最寂寞。

  也许,我太会隐藏自己的悲伤。

  也许,我太会安慰自己的伤痕。

  从阴雨走到艳阳,

  我路过泥泞、路过风。

  一路走来,

  你若懂我,

  该有多好。

  这淡淡的诗句,温柔地抚摸着人的灵魂,可以让伤口愈合,可以让狂躁平静,可以让世界云淡风清,诸种况味,都会充溢心胸。

  莫言这种带着忧伤的吟唱,能让我们回到中国自己的诗歌传统,在诗、词、曲的低吟浅唱里,百媚顿生,中国传统文化的风流华韵,一一呈现。

  如陆游与唐婉的千古唱和。

  陆游?钗头凤 (红酥手):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倚斜栏。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一段天作之合的婚姻,因为来自父辈的“不懂”,而最终成错、成莫、成难、成瞒,“你若懂我,该有多好”,这种吟唱,是世代相续,隔空握手!

  传统,总会在人身上延续。

  莫言的文学创作,便是向传统而生,从传统文化那里找到灵感的。

  2013年5月15日,由知名画家范曾主持,杨振宁与莫言两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了一场题为“科学与文学的对话”,在谈到“民族性与传统文化”的话题时,杨振宁和莫言均认为,不管是科学还是文学,“都通过民族与文化传统影响着世界”,杨振宁说:“我在中国接受过传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而莫言则以《周易》为例,指出:“中国的民族性在《周易》中就树立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前半句讲进取,后半句讲兼容并包。关于文学创作,我们的文化传统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叫文以载道,就是希望通过文学来继承发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和基本的价值观,然后借以教育国民、开启民智,这是文学创作的终极目标。”而且,莫言还指出:“在写作的时候,作家往往不会主动地选择描写民族文化或民族性的东西,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赋予笔下的人物这些特性。”

  更为有意思者,杨振宁与莫言在谈及“兴趣与灵感”时,莫言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例,说明向传统文化找灵感是何其重要,他说:“我看过一篇文章,说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表就是在做梦时排列出来的,作家也会在梦中构思出很好的情节。我很早就想写《生死疲劳》,但一直写不下去,就是因为长篇小说的结构没有想好。2005年,我去承德参观一个庙宇,在墙壁上看到一幅壁画,是关于佛教的‘六道轮回’的,我突然顿悟了,就以‘六道轮回’作为这部长篇小说的结构,后面写起来就特别顺利了。”

  毫无疑问,作为作家的莫言,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会更深。

  莫言也是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阅读《封神演义》、《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文学经典,这些最早的阅读,是练“童子功”,没齿难忘,具有影响人一生的神奇力量。莫言在瑞典学院发表了自己的受奖词《讲故事的人》中说及自己的人生经历:“辍学之后,我混迹于成人之中,开始了‘用耳朵阅读’的漫长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乡曾出了一个讲故事的伟大天才——蒲松龄,我们村里的许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传人。我在集体劳动的田间地头,在生产队的牛棚马厩,在我爷爷奶奶的热炕头上,甚至在摇摇晃晃地行进着的牛车上,聆听了许许多多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这些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紧密联系在一起,使我产生了强烈的现实感。”诸多研究者,也都看到了莫言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如山东大学的马瑞芳教授,在接受《深圳特区报》等媒体的访问时,便指出:“蒲松龄是马尔克斯的老师,是博尔赫斯的老师,当然就更是莫言的老师了。莫言自己都说过很喜欢《聊斋》,他是听蒲松龄的故事长大的。” 北京师范大学的张清华教授,在接受中新网的采访时亦言,“莫言受蒲松龄影响,丰富了魔幻现实主义”,并指出,莫言小说里的魔幻元素,外来的很少,更多的来自传统文化。

  这些完全能够说明,莫言的成功,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有多大的关联!

  莫言向传统讨要智慧,正如莫言自己所说的,“作家往往不会主动地选择描写民族文化或民族性的东西,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赋予笔下的人物这些特性”他的作品正是如此,如《生死疲劳》的结构取鉴于佛教的“六道轮回”,《天堂蒜薹之歌》中的说书人,都是传统元素,妥贴地融入作品中。

  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举行的诺贝尔晚宴上,莫言因为将已写好的演讲稿落在了酒店,而不得不即兴发表获奖感言演讲,但同样精彩,特别是最后一句话:“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但是文学的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在这里,我们又自然能想到老子的智慧之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费曼:大道至简

  简单中内含的机趣,妙不可言!

  简单的内涵是多层面的,因此要多方体悟才能得其机趣。

  很多时候,一个微笑,一个最简单的动作,都能传达出这种机趣。

  大才子苏轼与高僧佛印之间,便有很多因简单而妙趣横生的故事,读来极富韵味。苏轼遭贬,来到黄州。一天和佛印和尚泛舟长江,把酒畅饮间,苏轼忽然扭头,用手往江岸一指,然后笑而不语。佛印顺着苏轼的手势望去,仅见一条黄狗,正在啃骨头,心知苏轼的恶作剧,便将手中题有苏轼诗句的扇子抛入水中。这几个简单的动作结束后,两人相视而大笑。原来,苏轼的动作是嘲讽佛印: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的动作是反唇相讥:水流东坡尸(东坡诗)。

  语言的简单,其以一敌百的巨大能量,时时给人惊艳之感。又如钱钟书在其读书笔记里,记《五杂俎》中一言:“疱之拙者,则椒料多,匠之拙者,则箍钉多,宦之拙者,则文告多。”这一简短之语,对所谓的“文山会海”式的庸人治理方式,真是刻画入神。

  如果说苏轼这样的简单,只是文人偶尔为之的逞才施能的小伎俩,并不足以影响苏轼的人生大局,那么,像美国物理大师理查德?费曼那样,终其一生,用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复杂的物理问题,则足以见出“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对其成功影响之大。

  费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因在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贡献,于1965年与施温格、朝永振一郎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很多人都认为这样评价费曼是恰如其分的:“这家伙,完全是天才,完全是滑稽演员。”确实,在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费曼是独特的,他是一个天才与滑稽演员完美结合的人。

  1918年,天才费曼降生在纽约靠近海边的一个小镇上。费曼从出生至生命逝去,都是一个精力充沛、极为喜欢闹腾的人。小时候,费曼是个“小飞侠”,一刻不停息地在他喜欢做的事情中飞来飞去。但是,费曼的天才创新能力,也在他的闹腾中表现出来。十岁的时候,他便给自己设计了一个简单的防盗铃:用电线把电铃和蓄电池连接起来,放在门后面,只要一推门,电线便会与蓄电池连上,铃声大作。有时候,父母很晚才回家,到费曼房子里看他睡着没有,一推门,铃声大作,父母吓得大叫起来,他则高兴得手舞足蹈。

  费曼的一辈子,是闹腾的一辈子,以至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的院长夫人和他第一次见面时,大喊出声:“别闹了,费曼先生!”这句话成了描述费曼的经典,以致他的传记也命名为《别闹了,费曼先生》。他闹腾得也够厉害的:爱好玩鼓,一部由他用鼓声伴奏的芭蕾舞,获全美舞蹈设计竞赛的大奖,他还在给桑德拉?杰切斯特的信中说:

  当听说我获得了诺贝尔奖时也很高兴。跟你想的一样,我当时想,至少我的桑巴鼓演奏技巧会得到承认。但请想象一下我的委屈——他们表扬了我15年前写的论文,却没有一个字提到我的桑巴鼓演奏技巧。

  还有更闹的事情,他参与“曼哈顿计划”时,以破解保险柜密码锁作为无聊时的消遣,轻松将密码锁打开,偷出机密文件,并留下一纸字条:“这个柜子不难开呀———聪明鬼留。”

  天才费曼最令人佩服的地方,还是他简单化的思维方式。

  费曼一生中最享受的事情,是像演员一样站在讲台上,用他的思想与灵魂去影响自己的学生。费曼是伟大的教育家,他教书育人最能为学生记住的特点,便是能把复杂的观点,用简单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是费曼简单化处理问题能力的最好表征。当然,费曼的教育思想同样令人尊敬与感动,他说:“我讲授的主要目的,不是帮助你们应付考试,也不是帮你们为工业或国防服务。我最希望做到的是,让你们欣赏这奇妙的世界以及用物理学观察它的方法。”

  费曼讨厌某些科学家“用难懂的术语和修辞唬人”,他阐述物理学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时,总能找到口语化的表达方式,通俗易懂。这对当下中国的学术与学界,似乎不无警示与启迪。钱钟书曾批评黑格尔:

  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

  在中国,有多少高论蒙人、贩卖难懂术语的“老师巨子”占据讲坛?此色人等,不仅不能如费曼那样用简单的方法去引导学生,烛照后学,更不能让自己的学术经受时间考验,离成功的学者人生也愈发遥远。

  关于费曼的“简单”,还有这样一则逸闻。一次科学会议的休息间隙,一名速记员问费曼:

  “您肯定不是教授吧?”

  “为什么这么问?”

  “您知道,我是个速记员。这儿说的每句话我都得记下来。其他人的话,我一句也不懂,可你提问和发言时,我全懂,我想您不可能是位大教授!”

  最能体现费曼的简单思维风格的事例,就是对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失事原因的调查。

  1986年1月,美国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失事,人类航天史上的一次特大灾难发生了。费曼作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成为这次事故调查团的成员之一。

  这次事故,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在管理上的僵化、官僚紧密相连。为了推托责任,其他调查人员出示了各种各样杂乱而令人生厌的数据、资料,以表明失事原因非常复杂。但费曼作为一名有良知的科学家,从简单处着手,发现了问题的症结,在争论不休的讨论会现场,费曼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自己的看法:他从衣服左边的口袋里拿出一把刚从五金店买来的尖嘴钳,从右边口袋里拿出一个航天飞机推进器上使用的橡皮环,对会场的负责人说:“请给我一杯冰水。”然后,费曼用尖嘴钳夹住橡皮环,塞进冰水里,5分钟后,他取出冻得僵硬的橡皮环,说:“发射当天的低气温使橡皮环失去膨胀性,导致推进器燃料泄漏,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历史证明了费曼的结论是正确的,他用一个简单而优雅的实验,让所有人明白了失事的真正原因。

  晚年,费曼身患好几种癌症,他又开始在医学领域里闹腾,用简单思维研究起癌症的治疗,收获很大,所以,他甚至在治疗方案上与主治医生发生争执。主治医生实在无奈:“这个老家伙,对癌症的了解比我还透彻。”

  费曼用简单的思维处理复杂的问题,也用简单的方式生活,因此,他的一生总让人觉得磊落光明。

  《别闹了,费曼先生》中记述,费曼一生不求名利,远离官场,与政府部门少有牵连,他很不希望官场习气影响他的学问事业,因为他看到:

  20世纪40年代,我待在普林斯顿期间,亲眼看到高等研究院内那些卓越心灵的下场。他们都具备了聪明绝顶的头脑,因此特别被选中,来到坐落在森林旁边的漂亮房子里,整天优哉游哉地闲坐——不用教书,没有任何约束或负担。但等过了一段日子,他们想不出什么新东西来,每个人心里一定开始感到内疚或沮丧,更加担心提不出新想法。可是一切还是如旧,仍然没有灵感。

  这样的所谓研究机构,与某些无所作为的政府机关,对生命的磨损其实是一样的,费曼怕他的生命也被如此磨损掉,所以,他敬而远之。

  《别闹了,费曼先生》中亦记述:

  领了诺贝尔奖之后,同事维斯可夫和他打赌10元,在10年之内费曼先生会坐上某一领导位置。费曼在1976年拿到了10元。事实上,费曼几乎从不参与加州理工学院系内如经费、升等、设备等任何行政工作。别人可能认为他自私。但对他,这是他保卫自己创造自由的方式。他甚至连续5年努力辞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荣誉位置,因为选举其他院士的责任颇困扰他。

  有多少人,为了蝇头小利而争得头破血流,为了那些浮云式的虚名与虚位,钩心斗角,学学费曼的简单,身后必是一片澄明之境。

  孔子在多年前,就有关于简单生活的告诫。

  《论语?述而》篇曰: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又《论语?雍也》称颜回之“贤”,曰: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古人大概都以“简单”生活为“乐”“贤”的标准。

  而现时的人,却以物质的富足为乐,是古人的思维错了呢,还是我们的想法错了?

  这个简单的问题,很多人都找不到答案。

  简单,完全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9世纪美国的超验主义者梭罗,是一个在利欲世界里践行简单生活的清醒者,他在距离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隐居了两年多,以考量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到底是多少。在《瓦尔登湖》这一流传极广的作品中,梭罗的诸多关于“简朴”生活的记载,极有意思。如《瓦尔登湖》“简朴生活家具”一节中,梭罗用数字告诉读者他的简朴需求:

  1张床、1张餐桌、1张书桌、3把坐椅、1面直径3英寸的镜子、1把火钳和壁炉的柴架、1把水壶、1只长柄平底锅、1只煎锅、1只长柄勺、1个洗脸盆、2副刀叉、3只盘子、1只杯子、1把汤匙、1只油壶、1只糖浆罐,还有1只涂了日本油漆的灯。

  《瓦尔登湖》是用非常简淡的散文体式写作的,在散文创作中如此密集地使用数字,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行为,稍不妥帖便韵味尽失。但梭罗并没有带给读者生硬滞涩之感,相反,读者从这些数字里能感受到“简单”的巨大美感。

  在《瓦尔登湖》“简朴生活收支明细账单”中,梭罗所列举的账单更全面更细化,而得出的开支结果也更有意思:梭罗两年多的生活费用是25.215美元。这个数字,对那些炫富者、极奢华者,应该是意味深长的嘲笑。

  梭罗想要告诸世人:去掉奢华,返回简朴,人能过上如此具有幸福感的生活!

  曼德拉: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宽恕、宽容,一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与处世原则,遇事先从宽容处着眼,这几乎成了中国人思考问题的一个思维原起点。

  宽容是儒家文化中最生动的元素,这种元素在全球化的今天,能让世界其他民族都能感到温暖。之所以儒家文化能得到他族文明越来越多的认同与尊重,究其根源,就是儒家文化中这些能让人感动、温暖的元素,能细腻地触摸人类心灵的最柔弱处。

  人类心灵的最柔弱处,太需要这种精神力量的抚慰了,不然,人类的心灵世界将因过于坚硬而无比荒凉。

  老祖宗孔子很早便立下了“恕”的箴规,福泽炎黄子孙。

  《论语?里仁》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一定要看到孔子与曾参这段对话中的机妙:首先是孔子告诉曾参,他所主张的“道”是“一以贯之”的,也就是他所张扬的“道”,无论外在条件、环境如何变化,但“守道”的本旨从来不会改变!后面由曾参说出孔子的不变的“道”,就是“忠恕”,所谓“恕”即宽容。孔子的“道”,亦即儒门之“道”,虽然不能说只是“忠恕”这一主体元素,但最少能肯定,曾参的话肯定了“恕”在儒家之道中的重要地位。

  其实,一般认为,“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以今之眼光加以审照,仁与恕,在内里是完全相通的,所谓“宽仁”并举,也是儒家的常用说法。这样看来,将宽恕、宽容视为孔子思想的核心,也并非不可。

  《论语?公冶长》又曰: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钱穆先生对孔子的这句话,有一段评论,颇有启发,钱穆先生说:

  子贡明曰:“伯夷叔齐怨乎?”司马迁又曰:“由此观之,怨邪非邪?”人皆疑二子之怨,孔子独明其不怨,此亦微显阐幽之意。圣人之知人,即圣人之所以明道。

  伯夷、叔齐,在孔子的眼里,是“希怨”的人,也是宽恕者,孔子心里充满宽恕之情,所以看一切人都是宽恕者。

  孔子的宽恕、宽容思想,已经是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一代又一代接力传递,绵延至今。当今国宝级画家黄永玉先生,在接受采访时的一个说法,感人至深。黄永玉先生说他死后,只会在他的墓碑上写上“宽容”“爱”几个字,而不会留下其他!一个历经磨难的老头,一个创作阜富的智者,一个令人尊敬的长者,在他走到人生的峰顶时,他的内心又回到了孔子的箴规那里。

  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曼德拉,是个内心博大的宽恕者。

  曼德拉的宽恕,与孔子的“仁”可以隔代呼应,与儒家文化中的“恕”可以跨国握手。

  纳尔逊?曼德拉这个名字非常有意思,其义为“自找麻烦的人”。曼德拉降生后,父亲送给他的第一份礼物便是这个名字。曼德拉的父亲为什么给曼德拉取这么个意味深长的名字,原因已不可知。现在可知的就是,这个“自找麻烦的人”,将所有的麻烦都自己揽了,而以宽容的心对待所有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皆如此!曼德拉的宽容获得了世人的无比尊重,他不仅获得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而且在2009年,联合国大会为表彰他对和平与自由的贡献,宣告将7月18日,也就是曼德拉的生日定为“纳尔逊?曼德拉国际日”。

  曼德拉成为永远被世界记住的一个有宽容灵魂的人。

  曼德拉是在南非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在村口的大树下,在老人讲故事的声音里,慢慢长大的。南非土地上神奇的故事,滋养着曼德拉的内心,南非的贫苦、所遭受的灾难与歧视,也慢慢进入了他的思考中,他时时会追问:我们的祖先是偷牛贼吗?白人侵略我们时,我们的祖先难道不会反抗……

  年岁增长,曼德拉逐渐明白了南非民族为什么深受压迫,他无数次在内心重复:“以一个战士的名义投身于民族解放事业。”曼德拉以悲悯的眼光看着灾难深重的南非大地,他的愤怒不是基于个人,而是基于对南非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这种同情,即是孔子式的“仁”,即是“忠恕”,曼德拉的宽仁,首先是他作为总统,对自己人民的深爱。

  曼德拉一生有27年被关押在罗本岛监狱。罗本岛监狱是孤岛式监狱,建立在一座四面环海的孤岛上,囚犯能看见大陆,可逃跑却万万不能,因为环绕小岛的冰冷海水里多有凶猛的鲨鱼,一跳下去,必定成为鲨鱼的美食!无法想象,没有一颗宽容、平和、博大的心,一个人能在狱中待27年而不崩溃!而且,关押曼德拉的单人牢房极其狭小,他在牢房中走三步,就会碰到墙壁;躺下来,头和脚都能碰到冰冷潮湿的水泥墙;牢房里没有床,没有桌椅,曼德拉只有三条破旧的薄毛毯来御寒。

  恶劣的生活与境遇,不能摧毁的,便是内心宽容与平和者。更何况,曼德拉是一个内心正直的宽容者!

  1964年,曼德拉被判终身监禁,他进行了长达四个小时的声明,最后他这样结束自己的表达:

  我已经把我的一生奉献给了非洲人民的斗争,我为反对白人种族统治进行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专制而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我希望为这一理想而活着,并去实现它。但如果需要的话,我也准备为它献出生命。

  这是曼德拉的宏大理想,他的宽仁,最终上升到了一个“民主”与“自由”的高度,这是不是与儒家的“大同”理想,有着内在的相通呢?

  27年的牢狱生活,终于在世界舆论的压力面前,在曼德拉71岁的时候,他走出了监狱的大门。出狱那天,世界各国来采访他的记者多达2000人,曼德拉的第一张出狱照价格也高达百万美元。

  有人问曼德拉出狱后,是不是很怨恨?曼德拉说:“当我走出囚室,迈向通往自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曼德拉的睿智之语,能震撼所有人的灵魂!

  有多少人,不能将怨恨与悲痛扔掉,背着一副沉重的怨恨行囊,踽踽独行,最后将背压弯,将脊柱压折!

  而像曼德拉这样能抛掉怨恨的人,会一身轻松,再走向一个新的人生峰顶。

  “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所有不宽恕者,都应记住这句灵性的告诫。

  出狱后,曼德拉在他的总统就职典礼上,做了一件非常温暖的事情。他在欢迎来宾致辞后说:“使我最高兴的是,当初在罗本监狱看守我的3名狱警也能到场。”曼德拉向来宾介绍他们,然后恭敬地向曾关押他的看守致敬。曼德拉此举令在场的所有人肃然起敬。

  曼德拉的举动,应该令所有的人都内心有所触动。

  曼德拉的宽容,也表现在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幽默上。

  2000年,南非全国警察总署发生一件严重的种族歧视事件:在总部大楼的一间办公室里,当工作人员开启电脑时,电脑屏幕上的曼德拉头像竟逐渐变成了“大猩猩”的头像。这无疑是对令人尊敬的曼德拉的一种侮辱,也是对南非人民的一种公开挑衅。

  南非人民非常气愤,但曼德拉却非常平静。几天后,在参加地方选举投票时,当工作人员例行身份证检查时,曼德拉笑着说:“你看我像大猩猩吗?”逗得在场的人笑得合不拢嘴。

  一生都在用宽容的心态战斗的曼德拉,经历了半生牢狱之灾,对这种把戏,只需要一次幽默的反问,便可将之抛诸身后。

  曼德拉和南非人民一样,不愿意背着这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前行,他们的肩上扛着更为重要的东西。

  在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首脑会议上,曼德拉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发言进行到一半时,他发现讲稿的页次弄乱了。这本来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但曼德拉的幽默劲儿又上来了,他一边翻一边说:“我把讲稿的次序弄乱了,你们要原谅一个老人。不过,我知道在座的一位总统,在一次发言中也把讲稿页次弄乱了,而他却不知道,照样往下念。”刚说完,会场就爆发出一片掌声和笑声。

  在27年的牢狱生涯中,曼德拉学会了用木炭和蜡笔绘画来对抗那种能随时将人击垮的孤独,也用绘画来陶铸自己内心的宽容。渐渐地,他形成自己独有的画风:线条简单,色彩明快。出狱后,他仍然没有忘记拿起画笔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受,他的绘画作品表现的重要主题,就是展示他的监狱生活,84岁时他还在南非举办了这方面的个人画展。曼德拉的铁窗生活主题绘画作品,完全没有常人想象中的黑暗、恐怖、阴森,相反,这些作品色彩丰富且明快,画面简洁。这些作品,正传达着曼德拉内心的宽容豁达与乐观积极。

  物欲滔天,吞噬人心,人极容易把自己变成一头负累的蒙眼骡子,疲惫不堪地原地打转。时下的中国,很多人都削尖脑袋往前挤,寻找机会,不愿停下来,温情地打量一下身旁的人。人的内心,被物欲挤占,我们曾有的“宽恕”之美,也似乎在一丝一丝地被消耗掉,我们为什么现在总会感到人心不古、传统消亡?原来,是因为像“宽恕”这样的积极元素,正在游离我们的内心。

  还想再讲述一个“宽容”的例子,这个例子里的“宽容”,得用心体会一下才能寻觅到,但其中有深意。

  俞敏洪和新东方是大家都熟悉的,不必赘述。

  在北京大学2008级新生的开学典礼上,俞敏洪作为北大办学以来唯一被邀请讲话的校友代表,作了一次生动的演讲。俞敏洪的演讲稿在网络上流传甚广,这确实是一份有阅读厚读的演讲稿。其中有两段,让我们能看到宽容与成功的关系。

  第一段是这样的:

  我也记得我的导师李赋宁教授,原来是北大英语系的主任,他给我们上《新概念英语》第四册的时候,每次都把板书写得非常的完整,非常的美丽。永远都是从黑板的左上角写起,等到下课铃响起的时候,刚好写到右下角结束。(掌声)我还记得我的英国文学史的老师罗经国教授,我在北大最后一年由于心情不好,导致考试不及格。我找到罗教授说:“这门课如果我不及格就毕不了业。”罗教授说:“我可以给你一个及格的分数,但是请你记住了,未来你一定要做出值得我给你分数的事业。”(掌声)所以,北大老师的宽容、学识、奔放、自由,让我们真正能够成为北大的学生,真正能够得到北大的精神。当我听说许智宏校长对学生唱《隐形的翅膀》的时候,我打开视频,感动得热泪盈眶。因为我觉得北大的校长就应该是这样的。(掌声)

  第二段是这样的:

  我再来讲一下我自己的故事。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我希望通过勤奋的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笑声)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一起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同学们一定认为我这件事情白做了。又过了十年,到了九五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他们在大学的时候都是我生命的榜样,包括刚才讲到的王强老师等。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掌声)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掌声)

  俞敏洪这两段妙趣横生的话,是否能让人感受到宽容、不事事计较的那股巨大力量?这种力量,总会在若干年以后,不经意就迸发出来,令人惊叹不已。

  宽容既是我们的古训,也是人类共通的精神因子,所以,不管是孔子也好,曼德拉也好,儒教也好,基督教也好,只要有宽容的倡导,我们都觉得内心温暖。

  宽容是亲和剂,能让人获得更多的朋友,这些朋友往往能帮你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多一份宽容,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

  李政道:“坚忍”之恒道

  有这样一则谑谈,机智而幽默。说的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这一话题,各有所答——

  风说:“拼命吹!”

  照相机说:“要能拍!”

  蚊帐说:“要罩得住!”

  钉子说:“无孔不入!”

  刀子说:“口锋要锐利!”

  火说:“有扫荡黑暗带来光明的本事!”

  茶壶说:“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这真是一只倔强的茶壶。

  李政道正好就是一只这样的茶壶,这只茶壶从年轻至年迈,都拒绝被别人左右。他的思维像根极有韧劲的牛皮筋,只按自己预设的方向绷紧,所以,这只茶壶倒出的茶,醇厚香甜,余味绵长。

  1957年,李政道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时他只有31岁。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他是第二位最年轻的获奖者。孔子说“三十而立”,最少在学问上,李政道应了老祖宗那句流传了几千年的期盼之语。

  李政道并非早慧之人,少年时,他只是个勤奋的读书郎。正像鲁迅先生那样,李政道读书,惜时如金,不放过一分一秒的闲余时间。读书时惜取寸阴,李政道是地道的“蹲厕”一族,就是上厕所也舍不得放下书本的那种人,即便忘记拿手纸了,而书总是不离手。

  李政道身逢乱世,灾难频仍。战火所及,于常人,顾命不暇,何来那闲工夫读书?而李政道这只倔强的茶壶,虽然辗转流离,却是爱书如命。抗日战争时期,李政道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没丢,而且还抓住几个合适的“淘书”机会,弄到了一些好书,李政道这个“书痴”,有股拼命三郎的倔劲!这股劲,是撑着他思维中那根极韧挺的牛皮筋无穷反弹的最重要的力量。

  正因为一股倔劲支撑着他能穷理尽学,李政道能以勤奋弥补天资中那极小的一丝欠缺,并且很快便超拔于同代人之上。有这样一则趣事,足为佐证。在江西联合中学读书时,某一天,学校极为严格的训导主任突然把李政道叫走了!“出什么事了呀?是不是弟弟调皮犯错误了?”与李政道同校读书的哥哥很是着急。后来,李政道回来告诉哥哥:“因为打仗,学校里没老师,我成绩好,学校请我当‘小先生’,代上数学和物理课。”原来是这么一回好事,哥哥还以为是李政道触犯了校纪校规而被责罚!李政道的“小先生”当得非常滋润,他深入浅出的讲解,深为同学喜欢。

  李政道和杨振宁以“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奖。能获此殊誉,与他不被人牵着鼻子走、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持自己的判断这股倔劲密切相关。

  在李政道与杨政宁提出这一理论之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约三十多年),物理学界普遍都不会对自然界的基本定律——宇称守恒定律产生怀疑,因为这在当时的物理学界,早已视为被实验证明了的“铁律”,这个研究领域早就铁板一块了,折腾不出什么新意。

  事实果真如此?这一“铁律”就无懈可击?“宇称守恒定律”这个小系统,真是完美而自足?

  李政道并没有被既成结论左右自己的思维,他和杨振宁瞧出了之中的破绽,他们看到了:在强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定律成立,但在弱相互作用中也一样成立吗?它会不会受到破坏?环境变化了,那些被视作“铁律”的定律可能不再成立,他们这样猜想。

  带着这个猜想,李政道和杨振宁仔细检查了过去的所有实验,每一个细节都仔细考察,最后发现,在一大类的物理过程(β衰变、π衰变、μ衰变)中,宇称守恒从来没有被检验过。在这一物理过程中,宇称守恒与否,有待证明,不能遽断。他们设计了进行这种检验的一系列实验条件,最后证明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发现。

  当几乎所有的理论物理学家相信空间反演(即所谓的宇称)的不变性已被实验明确无误地证实后,几乎没有实验物理学家试图设计实验来向宇称守恒定律挑战,而李政道与杨政宁却发现了这个惊天破绽!今天,物理学界将对称破绽视为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这样的说法是不可想象的。

  李政道与杨振宁的工作迅速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同,在发现的第二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一项科学研究工作在问世的第二年就能获得诺贝尔奖,这还是第一次!

  后来,李政道在谈到自己的获奖原因时,一再地提到:“搞科研不能跟着人家跑。”如果当时他们的思维跟在别人后面跑,那永远也跑不到“强相互作用”的反面——“弱相互作用”这个方向来。

  在一般情况下,思维的惯性运动方式就是跟着别人跑,习惯于被人牵着鼻子转。这其中的原因,既有人先天的惰性,亦有躲避风险的意图,也有不敢第一个吃螃蟹的盘算等等,不一而足。所以,要想成功,必须突破惰性与陈规,做一只倔强的茶壶。

  下面再展示几款这样的茶壶,与李政道有同妙,也都因思维的与众不同而走向成功。

  齐桓公与鲍叔牙。

  其实,齐国虽在当时称霸东方,为五霸之一,但是,像齐桓公这样眼光独到、不被常规牵着鼻子走的主,在齐国是不多见的。齐桓公能得管仲这样的贤才,重要原因之一是有鲍叔牙的帮助。《史记?管晏列传》中载管仲: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管仲当时默默无闻,可能还有点游手好闲的浪荡劲,鲍叔牙何以认为管仲为“贤”呢?《史记?管晏列传》中载有管仲夫子自道式的说明:

  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牙基于对管仲的了解,所以,不以常人的眼光看待管仲。以是观之,鲍叔牙算得上是有主见的人了。但是,齐桓公比鲍叔牙更有独特的眼光,要知道,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那可是要冒大风险的,因为“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小白即齐桓公,公子纠为齐桓公弟弟,两兄弟为争夺谁当家打得头破血流一地鸡毛。而且,管仲事公子纠,还差点杀了齐桓公小白。鲍叔牙将一个政敌、一个仇人推荐给自己的上司,这是提着脑袋才能干的活,一般人做不来。如果从这个方面来讲,鲍叔牙又是个不拘常规的高人!

  当然,齐桓公更为高明!他不仅接受了鲍叔牙的推荐,而且将管仲纳入自己麾下。

  后人但知管仲助齐桓公成就霸业,而对齐桓公那特异的用人眼光,则常忽于考视,其实,后人更应该看到齐桓公与鲍叔牙那不被常规牵着鼻子走的思维方式。

  再如李贽。

  晚明思想家与文学家李贽,其狂狷不羁,人所共知。这一粒响当当、格格不入于世的“铜豌豆”,最能打动后人之处,便在于他的思维总与众不同,他总不能与俗同化,被人牵着鼻子走,李贽形象的特立独行,即源于此。如李贽读书,手眼便必异于常人,北大著名学者陈平原评李贽曰:“李贽的读书,特有眼光,别出手眼,经常能发千古之覆。”至为正确,李贽的文名能千古流传,打动一代又一代读者,就在于他总能发现些新东西,给后人以新的味道,如《焚书?党籍碑》中一段:

  卓吾曰:公但知小人之能误国,不知君子之尤能误国也。小人误国犹可解救,若君子而误国,则未之何矣。何也?彼盖自以为君子而本心无愧也。故其胆壮而志益决,孰能止之?

  君子与小人误国之辨,意何其新而论何其精耶!读这样的文字,内心又何其快哉!

  从齐桓公、鲍叔牙到李贽,从李贽再到李政道,虽相隔千载,但风格尽同,即他们都是那种胎质相同的倔强茶壶,思维永远不被人牵着鼻子走。

  邱吉尔:永不言败的“行健”者

  走到成功的那地儿,抱得成功归,其实,并不需要挖空心思,费尽周章。

  一些简单但屡试不爽的成功思维方法,小时候我们就学会了,只是在慢慢长大的路途中,不经意就将它忘记了。

  比方说,碰到失败,不轻言放弃,就能成功。

  丘吉尔就说:

  Success is stumbling from failure to failure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成功就是不断失败不失信心。)

  可是,真遇到了失败,有多少人还会这么思考问题?

  当然,丘吉尔是这么想问题的,所以他是个成功者。

  丘吉尔是英国的“狮子王”——一个永不言败的勇敢者。“由于他精通历史和传记的叙述,同时也由于他那捍卫崇高的人的价值的光辉演说”,丘吉尔获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一个政治大家,因为天才的演讲,而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主体、获奖原因、获奖结果三者之间,颇有戏剧性的关联。

  丘吉尔有很多永不言败才能成功经典名言,除了上面提到的那句,还有如:

  In War: Resolution, In Defeat: Defiance, In Victory: Magnanimity, In Peace: Good Will.(战争中,决心;失败中,不屈;胜利中,慷慨;和平中,好意。)

  Success is not final, failure is not fatal: it is the courage to continue that counts.(成功不要紧,失败不致命。继续前行的勇气,才最可贵。)

  这是因为,丘吉尔从来就不是个聪明绝顶的人,他需要无数次面对失败,才能取得成功。所以,他时时得这么想,这么提醒自己:永不放弃,永不言败!

  丘吉尔小时候,根本看不出有成为政治大家的迹象,倒是能看得出无限失败的可能。丘吉尔有一篇短文,据说已收入中国的初中语文教材,题为《我的早年生活》,就提到了小时候的他如何被失败“纠缠”:

  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主考官们最心爱的科目,几乎毫无例外地都是我最不喜欢的。我喜爱历史、诗歌和写作,而主考官们却偏爱拉丁文和数学,而且他们的意愿总是占上风。不仅如此,我乐意别人问我所知道的东西,可他们却总是问我不知道的。我本来愿意显露一下自己的学识,而他们则千方百计地揭露我的无知。这样一来,只能出现一种结果:场场考试,场场失败。

  他好不容易进入哈罗公学后,因为成绩差:

  结果,我当即被编到低年级最差的一个班里。实际上,我的名字居全校倒数第三。而最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两位同学没上几天学,就由于疾病或其他原因而相继退学了。

  所以,从小时候开始,丘吉尔就得不断地提醒自己:我不会失败!因为年幼时,父亲总认为他是个没出息的人。丘吉尔的父亲才华横溢,而做儿子的丘吉尔却显得很笨,成绩非常不好,特别是数学和科学成绩,差得让父亲只想揍他屁股。但丘吉尔不服输,他认为自己能做好事情,能取得好成绩。

  丘吉尔因精彩的演讲而获奖,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位被誉为“世纪演说家”的演讲天才,幼年时曾有严重的语言障碍呢!即使到了青年时期,丘吉尔也特别害羞,一讲话就脸红。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打头风,不幸与不利,有时候就会跟着同一个人,像疯狗一样死咬着不放!丘吉尔要摆脱不幸与不利,他只能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放弃,不能言败。

  丘吉尔当然不会让自己失败,他每天对着镜子练习演讲,自讲自听,每一个词,每一个语调,每一个神态,都认真琢磨,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大胆地讲,克服自己胆怯的毛病,很快,丘吉尔就有语惊四座的口才了。

  丘吉尔有着演说家的幽默与机智,非常注重演讲的趣味性,这为他赢得了不少掌声。有一次在台上演讲,台下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只写着两个字:“笨蛋!”丘吉尔知道台下有人捣乱,灵机一动,神色轻松地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知道署名,忘了写内容。”开脱了自己,又为演讲带来笑声,一箭双雕。

  当然,丘吉尔在其他很多时候也是幽默达观的。沙场老将,有时会幽默地告诉你:“世界上最刺激的事莫过于被打了一枪,子弹却射歪了。”

  1948年,丘吉尔应邀进行了一次“成功奥秘”的讲座,当时的丘吉尔已经走到了成功的顶峰,多少人都期待着分享这位功成名就的首相的成功经验。但是,丘吉尔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讲,他只讲了三句话:“永不放弃!永不放弃!永不放弃!”

  这就是老丘吉尔成功的原因,是他一生最精华的经验。丘吉尔演讲最能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他是用心在演讲,用心在号召人们!

  丘吉尔性格中最坚硬的部分就是他永不言败!

  他从未上过大学,但知识渊博,多才多艺。丘吉尔非常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敬畏自己的母语——英语。他也曾说:“热爱传统从来没有削弱过一个国家,传统就是生死时刻用来救命的。”

  这句话,真值得那些数典忘祖的人反复咀嚼。

  丘吉尔非常勤奋,从年轻到年老一直都如此。他年轻时驻军于印度南部,“每天阅读四小时或五小时的历史和哲学著作”。柏拉图、吉本、叔本华、莱基、马尔萨斯等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的著作,他都有广泛而细致的阅读。正是因为有广博的阅读,他才有资本从失败手中夺回属于自己的成功。

  丘吉尔是著作等身的政治家,虽然他曾幽默地说:“写书就像冒险。一开始它是玩具和娱乐,然后她成了你的情妇,然后是你的主人,然后变成一个暴君,最后你终于认命的时候,它死了,然后给拖到外面游街。”

  丘吉尔一生共写了26部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星期日泰晤士报》曾说:“20世纪很少有人比丘吉尔拿的稿费还多。”

  丘吉尔长期受忧郁症的折磨,他管忧郁症叫作“黑狗”,这条“疯狗”不停地追咬他,他得不停地与之战斗,然后才能让自己以钢铁般的姿态、超清晰的思维去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当然,丘吉尔打败了这条“疯狗”,他相信自己:“我怎么会败下来呢!”

  丘吉尔从不在部队、国民或敌人面前显示怯懦。而且,他会将自己的勇敢传递给其他人,感染其他人,以致别人会这样形容:“没人走出他的办公室时,还觉得胆怯。”丘吉尔有个爱好,就是当炸弹落下时,他常上楼探头出去,以便清晰地看到炸弹落下的轨迹。

  大战结束后,丘吉尔给了自己一句很有意思的评语:“是海内外的英国民众拥有一颗狮子心,我只是有幸号召来替大家发出怒吼罢了。”丘吉尔狮子般的怒吼,带着英国一步步走向胜利。

  丘吉尔的成功思维,最值得我们现时的年轻一代借鉴。

  因为现在的年轻一代人,对失败的承受能力实在是太差,有很多人实际上放弃了对失败的抵抗!

  那些时时见诸报端的自杀事件,触目惊心。

  如2006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学生洪乾坤跳楼自杀。这个在中国最好的学府里读完本科又读研究生的年轻生命,就这样如烟一样散灭了,他为养育他的家庭、国家留下了什么呢?

  洪乾坤留下的日记,里面的文字是这样的:“对不起,我找不到工作……爸爸妈妈,儿子不孝,找不到工作……不愿意成为家里的拖累,这就是我选择……”

  找不到工作,只是暂时的失败,可以有很多克服的方法,难道一定得用死亡来解决?这个逻辑存在太大的问题。丘吉尔曾说:“你有敌人?很好。这说明在你的生命中的某个时刻,你曾经呐喊过。”找不到工作,只是面临暂时的敌人,有这样的敌人,在丘吉尔式的人那里,是他人生中最庆幸的事,因为他终于有了呐喊的机会!而在那些自杀的懦夫那里,却成为悲剧的触发点,这样的人没有呐喊,只是自己闭上了嘴!

  不禁想到了国学大师、令人尊敬的启功先生。一生坎坷但人生丰富的启功先生,在年轻时,也曾被别人“炒鱿鱼”。北师大的老校长陈垣曾推荐启功到原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做教师,但因为启功先生没有文凭,最后被校方开除。启功曾作《沁园春》词,以自况当时景象:“检点平生往日,全非百事无聊,计幼时孤露,中年坎坷,如今渐老,幻想俱抛。”但启功先生的乐天性格,全当这是上天给自己开的一个善意的玩笑,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这不,陈垣先生的慧眼再次给启功一个机会,让他留在北师大工作,并跟随自己学习。启功毕生感谢陈垣先生的赏识,勤奋耕耘,终成一代大家。

  丘吉尔也好,启功也好,这些前贤都在告诉后人怎样思考,怎样成功:在任何时候,在任何困难面前,如果都能像丘吉尔、启功那样永不言败,勇敢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那么,人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会活跃起来,帮你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失败的时候,何不像丘吉尔那样在脑袋里给自己提个醒:“我怎么会败下来呢!”

  蒙代尔:领异标新

  有可能,在所有诺贝尔奖获得者中,蒙代尔是最标新立异的一位。

  有人说,拒领诺贝尔文学奖、个子矮小而又生性好斗的萨特,其特异之处不输于蒙代尔。最少,蒙代尔领奖了,而萨特连奖都懒得领!

  这又让人想起陈平原先生评价晚明的两个“异人”:李贽与陈继儒。

  陈平原说李贽:“李贽的标举‘异人’,是相对于传统的‘中行’而言的。也就是说,他把‘异人’解读为不理会社会常规的英雄、豪杰、狂者、妖人等。”

  陈平原说陈继儒:“陈继儒的‘标新立异’,则是另外的一个路子。他也说‘异’,但他的‘异’只是异于常人。……换句话说,陈继儒在晚明最大的特色,在于以一布衣而得天下大名。”

  如果进行一个替换,蒙代尔有点像李贽,一个真正的“标新立异者”,他在20世纪80年代初便被列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但因“举止怪异、行为不检”而被除名。而他获奖后,《纽约时报》对他的描写也极为有趣:

  我行我素、标新立异。不仅在观点上与主流学界格格不入,生活上更是别具一格:经常躲在画室,一画就是几天。常常独自一人通宵达旦看电视,自己心目中最聪明的人是美国几个脱口秀主持人。长发披肩是哥伦比亚的校园风景,课堂上不修边幅早就出名。

  蒙代尔非“中行”者,而是英雄、豪杰、狂者一路的人,而他长发披肩的“披头士”形象,更多具有艺术家的气质,这在常人看来,也多少有些“妖”气。

  而萨特拒绝一切官方荣誉,包括拒领诺贝尔奖,让他正好具备了陈继儒式的“布衣”身份,说到底,萨特最大的特异,也就是“以一布衣而得天下大名”。

  所以,相较而言,世人更喜欢蒙代尔式的狂狷。蒙代尔的标新立异,能令人内心痛快淋漓,直呼快哉!

  1932年,蒙代尔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一个偏僻小镇。当时,蒙代尔读书的条件非常简陋,镇上只有唯一的一所小学,而这所小学又只有一间小教室,不同年级的十几个小学生凑在一块上课,高年级的学生既是学生又是老师。

  蒙代尔并不认为简陋的读书条件是件坏事,相反,他觉得这样的混读方式特别有趣。在这样的“袖珍班级”里,小伙伴互相帮助,融洽相处,学习时你追我赶,很有竞争性,甚至一些知识是要六年级学的,可能一年级时就学到了。从小镇学童中走出来的一代宗师,在日后的记忆里,对这段混读的学习时光非常怀念。

  蒙代尔在经济学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那些看似异常复杂、无从下手的问题,他有魔力能独辟蹊径,巧妙解决,其模型之简洁、含义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那么复杂诡异的难题,他用极其简单的理论来解释,初看起来难以置信,细究之后却如醍醐灌顶。

  比如欧元。

  蒙代尔有“欧元之父”之称,欧元是他经济智慧的产物。现在,欧元已经成了一种世人耳熟能详的“钱”,正如人民币、美元一样。浅显一些地比附,欧元的催生者蒙代尔,有点像中国历史上的秦始皇,最少局部地、区域地统一了欧洲货币,秦始皇统一货币之于中国的意义,也可移用于蒙代尔的欧元对欧盟的意义。

  蒙代尔行事潇洒,不滞于物,总要折腾出一些新花样。

  比如在诺贝尔奖领奖致辞时,蒙代尔便与众独异:他是唯一一位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唱歌的获奖者。

  按规定,获诺贝尔大奖的人,在颁奖典礼上,每人都要发表一次演讲,时间大概为2到3分钟。这个环节,往往成为获奖者最痛苦的环节,因为,大家都觉得,说些陈腔滥调式的感谢话,太乏味了,说得尖锐些,又怕颁奖方受不了,要知道,获奖演说言辞不当,是要承担取消获奖资格的巨大风险的,谁也不敢冒这个险!获奖已是千难万难,在手快要碰到奖杯时又被取消,这样的赔本买卖谁也不会做!所以,这个度,殊难拿捏。

  蒙代尔见大家都是西装革履的,穿得非常正式,往台上一站,又会变得特别严肃,他想:“我为什么不来点轻松有趣的呢?”

  于是,他就唱了这首歌:

  I’ve loved, I’ve laughed, I’ve cried, I’ve had my feel, my share of losing, but then, when tears slip aside, I find it also amusing. Do you think I did a lot and may I sing it in a shy way, oh no, oh no not me, I did it my way.(我爱过,我笑过,我哭过,也尝过失败的滋味,当泪水模糊了眼睛,我又觉得很好笑,我在众人眼中成就斐然,可我要羞答答地唱道,不,我没什么了不起,我只是走自己的路而已)。

  蒙代尔歌惊四座,场面肯定震撼。以歌唱酬答获奖,真是别开生面,但所有人都能接受!

  蒙代尔丝毫不忌讳做个公众人物,像明星一样频频出镜,进入公众视野;1999年创立世界经理人咨询有限公司,并担任主席;2003年,将公司总部迁至中国,并创建世界经理人网站,玩起了新经济;2004年10月,在北京中关村创立“蒙代尔国际企业家大学”,担任名誉校长。

  多年以来,蒙代尔就是以标新立异的姿态活着,正如他所高声吟唱的:“I did it my way.”(我只是走自己的路而已。)

  蒙代尔标新立异的思维,特别值得“中庸”的中国人取法与借鉴。

  中国的“中庸”处世理念,于国人言,透肌浃髓,影响极深。所以,标新立异离中国人的思维场域,总是有点遥远。

  虽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被认为是一个能张扬个性、有标新立异的空间的时期,并且,也有阮籍、嵇康等所谓“名士”被贴上了“标新立异”的标签。其实,这时期的名士风流并非真风流,标新立异也多流于“伪”标新立异。鲁迅便对这种“伪”标新立异有去伪的描述,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指出嵇康等人之所以“轻裘缓带,宽衣”,是因为服“五石散”后:

  因为皮肉发烧之故,不能穿窄衣。为豫防皮肤被衣服擦伤,就非穿宽大的衣服不可。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缓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

  后人所看到的“衣服宽大,不鞋而屐”的“名士”形象,是因为:

  吃药之后,因皮肤易于磨破,穿鞋也不方便,故不穿鞋袜而穿屐。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像或那时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以为他一定是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实他心里都是很苦的。

  而“名士”的“扪虱而谈”的标新立异之举,也是因为:

  更因皮肤易破,不能穿新的而宜于穿旧的,衣服便不能常洗。因不洗,便多虱。所以在文章上,虱子的地位很高,“扪虱而谈”,当时竟传为美事。

  因此,现在有很多人批评魏晋名士是“假名士,真风流”,顺理而出,那个时代也不见得有多少标新立异的元素。

  倒是被曹操杀掉的、短命的孔融,在“建安七子”中还有些“标新立异”的血性。

  这从《后汉书?孔融传》记载路粹对孔融的控诉书能看得出来。路粹《枉状奏孔融》这样数落孔融:

  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见王室不静,而招合徒众,欲规不轨。云“我大圣之后,而见灭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及与孙权使语,谤讪朝廷。又融为九列,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宫掖。又前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既而与衡更相赞扬。衡谓融曰:“仲尼不死。”融答曰:“颜回复生。”大逆不道,宜极重诛。

  父子关系,是情欲的结果;母子关系,是房东与房客的关系,这在当时中国的礼法制度下,会引起多大的波澜,可以想见。

  完全可以说,孔融就是三国时期的弗洛伊德。或者可以说,弗洛伊德是三国时期的孔融。孔融的惊世之论,早著史册,而当今之中国学界,贩卖弗氏理论者极多,而于孔融之论全然不见,是数典忘祖,还是学识短浅,只有个中之人可体会。

  而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其文化传统以张扬个性、提倡创新为重要内涵,所以,标新立异似乎是西方文明与生俱来的本质,自然而然,不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进程中,有几个标新立异的人,也显得忸怩作态,极不自然。

  如法国艺术家杜尚,随便从商店里买来个小便池,便有了《泉》这一伟大艺术作品的产生。杜尚具体阐述这件作品的内涵为:“这件东西是谁动手做的并不重要,关键在于选择了这个生活中普通的东西,放在一个新地方,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和新的观看角度,它原来的作用消失了,却获得出了一个新内容。”整个都是“新”的立意、“新”的视野,但不让人觉得突兀。

  最近读到的《有灵性的企业:做美德的生意》一书,既能见出西方传统中一以贯之“标新立异”的传统,又对企业成功殊多启示。

  常规思维认为,生意场上,无商不奸,与商人谈美德,总有点与虎谋皮的意思。但《有灵性的企业:做美德的生意》一书却标举新意,以宗教信仰来塑造企业文化,以信仰来形成企业的“灵性资本”:

  由信仰所指引的公司会拥有我在本书中所描述的那些美德:能够有足够的勇气和坚韧去追求公司的目标,同时公司也是谦卑的,富有同情心的和饶恕的,可以使企业戒骄戒躁和没有侵略性。企业在全球经济中将不会扮演一个贪婪的掠夺者的角色,而是被接纳为负有责任、勇于提供帮助的合作伙伴,并且企业无论在哪里都会像公民一样表现得当。

  作者这样来描述灵性企业的文化,并且列举了诸多商业成功案例,如米勒德和琳达?富勒创办的“人类家园国际组织”:

  人类家园国际组织的经济哲学是基于米勒德?富勒所称的“耶稣的经济学”。没有利润,没有利息的项目构成源……其中说到,借钱给穷人钱的人不应该成为收取利息的债权人。人类家园国际组织的志愿者和超过175000户需要的家庭一共在遍及全球的3000个社区里建造房屋。超过90万人通过人类家园的帮助现在能够住上安全、体面、负担得起的住房。

  虽然,不能让所有的企业都形成宗教信仰的企业文化,成为灵性企业,但是,这种切入视角是值得所有追求成功的企业仔细琢磨的。

  因而,在思维中适度引入标新立异的成分,肯定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库切:君子慎独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能体会到一种刻骨的生存尴尬:都市人群蚁聚,人潮涌动,独处已是难得的奢望;独处缺席,人内心世界丰富所需要的反思空间不复存在,因而精神荒疏,内里贫瘠,人便湮没在密不透风的孤独之中。我们似乎忘掉了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话:“被迫置身于人群的时候,往往是最应该自守孤独的时候。”

  独处其实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处世思维和智慧,特别是在内心浮躁的时候,适时地退守某个处所,平心静气地和自己对话,是涤洗灵魂的最好方式。

  中国的先民是有独处智慧的,因而我们的独处传统也渊深源厚。

  比如屈原,一个“怨怼沉江”者,当与楚怀王的政治对话之门完全被关闭之后,屈原退守内心,虽然愁苦,但正是因为一道门被关之后,另一道门随之被打开,一个“行吟泽畔”的灵魂,能与自己的内心有充分的交流,因而内心也更加丰富,不然,怎么会有《离骚》绝唱?穷亦达,通亦达,穷、通可以瞬间转换,但内心的那份操守因为独处而更丰厚。

  《礼记?中庸》言: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道,隐而微,需要用独处来体悟,体道悟道,独处而为,因而需谨慎。古人认为,独处是与道的对话,显微阐幽,故而谨慎。

  又《礼记?大学》说: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如果上面《中庸》的慎独,是对“体道”而言,《大学》中的慎独,则是纯对个人日常生活而言。

  这里值得反问的是,从无边大道至人伦日常,为何都要与独处挂上钩?又为何都要慎独?这不正是先人认为独处之重要而且需敬畏而为之?

  文人墨客,似乎更喜欢独处。很多精致的诗篇,都是独处时的灵魂对话,读来韵味无穷。

  如王维,其《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独坐于一处,让灵魂暂时静下来,与明月修竹、流水曲觞温柔地相处一下,美妙的境界自然充溢心胸。王维的这首诗,看上去,什么也没写,平淡如水,但却有很多意思在里面,所以能动人心弦。

  又如裴迪,其《送崔九》: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这是与友人共勉,一起享受独处之乐。

  再如刘长卿,其《送灵澈上人》:

  苍苍竹林寺,沓沓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这种独处时之得,淡淡细细,直入人心。

  关于独处,有一点误区还得撇清,那就是,独处有时并不是一个人的事,也可能是一个群体的事。

  不禁想起朱学勤先生《思想史上的失踪者》一文。朱学勤先生无限感慨地说:“有一段时间,我甚至感觉自己之所以进入思想史,而不是历史学的其他门类,就是为了寻踪他们而来。”一个学者会将他的专业取向,与寻踪一个消失的群体这么紧密地联系起来,这肯定是一个不一般的群体。

  朱学勤先生的解释是:

  一九六八年前后,在上海,我曾与一些重点高中的高中生有过交往。他们与现在电视、电影、小说中描述的红卫兵很不一样,至少不是打砸抢一类,而是较早发生对文化革命的怀疑,由此怀疑又开始启动思考,发展为青年学生中一种半公开半地下的民间思潮。我把这些人称为“思想型红卫兵”,或者更中性一点,称为“六八年人”。

  他要寻找的就是那群“思想型红卫兵”,那批“六八年人”,那群在那个混乱时代里的“独处”者。朱学勤认为这个群体是“一个从都市移植到山沟的‘精神飞地’,或可称‘民间思想村落’”,这个群体白天是钳工、搬运工等,晚上则成了大声争论史学、哲学、政治学的思想者,朱学勤先生就是从这个群体的争论里,知道了黑格尔、别林斯基等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朱学勤认为这个群体的讨论,“那种业余状态的精神生活,却有一个今日状态下难以产生的可贵素质——毫无功利目的。你不可能指望那样的讨论结果能换算为学术成果,更不可能指望在这样的思想炼狱中能获得什么教授、副教授职称。”

  这才是真正的精神生活,这是一个独处的群体带给朱学勤的莫大启示,这个启示也是带给我们的,并使我们似乎对老子的“小国寡民”理想又多了一种理解。

  村落过去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组织结构,其实,当时的大部分所谓都会,都能看成一个较大一些的村落,不像现在的都市,都是巨无霸型的。一个村落,就是一个寡民的小国,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更是一个能独处的好地方。“小国寡民”式的村落组织,能让人最大限度地拒绝外在的诱惑而守持内心,这样一来,人心就干净多了,难怪,那时候的民风如此淳朴!

  所以,“小国寡民”并非一定就是通常所理解的愚民方式。

  获200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的库切,也是一个独处的人,他的成功与独处紧密相连。

  由于“精准地刻画了众多假面具下的人性本质”,“在人类反对野蛮愚昧的历史中,库切通过写作表达了对脆弱个人斗争经验的坚定支持。”瑞典文学院决定将2003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南非作家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

  库切1940年出生于南非的开普敦,从小接受双语教育。库切成长的年代,正是南非种族隔离政策逐渐成型继而猖獗的年代,所以,库切对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他将这些认识都写进了自己的作品里。1960年,库切来到英国伦敦,在那里完成学业,获得数学学士与语言学博士学位,并且从事电脑编程员的工作。

  所以,库切开始是个IT男,一个很可能被技术理性奴役内心的文学门外汉。

  《等待野蛮人》是库切驰名国际文坛的作表作。至今,库切已经发表了《耻》《迈克尔?K的生平与时代》《彼得堡的大师》等九部长篇小说,部部都是公认的精品之作。库切的作品大都以南非的殖民地生活和各种冲突为背景,被公认为是当代南非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库切涉足文学创作,并非是为了实现“成为世界文豪”这样伟大的文学抱负,他仅仅是想借用文学这种最理想、最有力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抗衡残酷的现实,宣泄他对种族歧视、压迫的强烈不满。

  库切是个喜欢独处的人,性情孤僻,不苟言笑,不善张扬,谦逊,是个素食主义者,酷爱骑自行车,滴酒不沾。库切不喜欢进入别人的生活,也绝对反对别人进入他的生活中,他就这样独处于自己的世界里,写作、教学,这就是库切的生活模式。

  喜欢独处的库切,将荣誉看得非常平淡。他的《迈克尔?K的生平与时代》和《耻》这两部作品,为他两度赢得英国文学最高奖——布克奖,但是,他两次都没有去领奖。除了布克奖外,库切还获得了无数其他奖项。但是,库切毫不看重这些外界加于他头上的奖项,他像一个独处于凡世之外的高僧,摆弄自己喜欢的文字。对库切来说,自己的作品一旦问世,就什么都已经完成了,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

  据瑞典文学院介绍,库切的作品在评选过程中,由18名终身院士组成的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说:“今年的选择很简单,丝毫没有争议。”库切获奖,在外界看来,几乎是众望所归,根本不值得怀疑。但是,库切本人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今天早上6点钟我接到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电话,对我来说这完全是出乎意料的,我根本就不知道今天是宣布文学奖得主的日子。”不过,能获奖,库切表示“感到高兴,非常高兴”。

  而这正是库切的风格:一个喜欢独处的库切,一个不抛头露面的库切,一个几乎不同媒体接触以宣传自己的库切……正是基于库切的这些特点,在当时,库切会不会出席文学奖颁奖典礼,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

  当然,库切出席了颁奖典礼,但他没有举行什么记者招待会之类的活动,他只是低调地表示他正在进行新的创作。

  库切曾经说过:“一生中,我颇为成功地远离了名气。”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库切是远离一切干扰,远离了一切他认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而这种远离,这种独处,正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有的生活方式。

  贝克勒尔与巴甫洛夫:辨夷知微方通神

  偶然性是最易被人忘却与抛弃的“珍珠”,在很多时候,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总会遗忘那些对自己最有利的东西,这可能也是人类思维固有的短板。

  人若能在平时关注那些转瞬即逝的偶然性,然后顺着偶然性这根藤摸下去,说不定就能得到“金瓜”。

  苏轼有一首美丽的七律,写到了偶然性,值得仔细品读。《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上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和苏辙,透露着苏轼对偶然性的某种理解。渑池旧地,苏辙十九岁时便被任命为渑池县主簿;嘉祐元年又和苏轼随父同往京城应试,又经过这里,还有访僧留题之经历。苏辙觉得,一次又一次经过渑池但又不能长驻(苏辙因病并未能真正赴任渑池县主簿,所以他有“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之慨),这到底是为何?如果说与渑池有缘分,为何又无法驻足时间稍长些?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回应着苏辙的感慨,感慨人生中的偶然。

  人生中,总会遇到飞鸿留泥爪的偶然,虽然飞鸿会逝,但还不是给天才诗人留下作诗为文的“话柄”?要不,我们如何能读到如此余味绵长的诗句?

  偶然,能启发诗人的诗兴,留下佳句,这不也是关注偶然性的大收获么?

  法国作家莫洛亚说:“一个偶然的机缘,一盼,一言,会显示出灵魂与性格的相投。”作家,更关注偶然的机缘,因为,这是显示他们灵魂与性格相投的重要通道。

  科学家喜欢把那些能够带来重大科学发现的偶然性比作幸运女神的微笑。谁通过偶然现象这个突破口,找到了重大科学发现,谁就真正看到了幸运女神的微笑。

  贝克勒尔与巴甫洛夫,就是真正看到了幸运女神微笑的两位成功者,他们看到了女神的微笑,也让这转瞬即逝的笑容开启了成功的大门。

  贝克勒尔是法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在光学、磁学等方面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工作。1903年,他因发现了物质的放射性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其实,贝克勒尔家族,都是研究荧光和磷光方面的专家,研究射线,纯属是偶然性所致。

  在看到伦琴的关于X射线的论文后,贝克勒尔不停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阴极线通过放电管,遇到荧光屏能使荧光屏发亮,最终导致X射线的产生,那么,我用太阳光代替阴极线,照到一种也可以出现荧光的物质上,会产生类似X射线的新放射线吗?”

  说干就干。贝克勒尔把一种铀化物作为荧光物质,放在用黑纸包着的胶片感光板上,然后用日光照射,不出所料,果然照下了铀化物的结晶像。但是,过了几天,他无意中将铀化物放进了存有感光板的抽屉里,底片洗出来一看,仍然清楚地显示出铀化物的结晶像,结果与日光照射完全一样。这就说明了,有没有太阳光照射,效果都一样。

  贝克勒尔非常失望:“如果和日光的照射毫无关系,那我的推论就是不正确的,太遗憾了!”不过,贝克勒尔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现象,他接着想:“既然不是太阳光使铀化物留下结晶像,那是什么东西将铀化物照到感光板上去的呢?莫非是铀化物本身发出的光吗?”

  于是,他对各类铀化物和矿石中的铀进行了研究,并且成功证实了他的猜想:铀具有天然的放射性,铀产生的射线不同于X射线,是一种新射线,贝克勒尔称之为“铀射线”。

  贝克勒尔抓住了偶然性,终获成功,不正是妙手“偶”得之?

  长期生活在射线中,贝克勒尔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损伤,五十岁多一点,他便头发脱落,手上的皮肤像烫伤一样疼痛,1908年,贝克勒尔逝世,他是第一位被放射性物质夺去生命的科学家,永远值得尊敬。

  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偶然性,是夷、希、微之物,要抓得住,遇事得多想着幸运女神的微笑。

  巴甫洛夫也是这方面的“妙手”。巴甫洛夫因提出著名的“条件反射”学说,获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巴甫洛夫在医学院读书时,常用狗来研究神经对心脏功能的调节作用。他每天喂狗时,发现狗一边流口水,一边津津有味地咀嚼着食物。有一天,他有事到狗舍去,狗一看到他便摇头摆尾,嘴里流出大量口水,似乎在催他快点喂食。

  巴甫洛夫一下就捕捉到了这一偶然性:我不是来喂食的,狗为什么也产生唾液呢?

  可是,当他再一次不拿食物去狗舍时,狗却不再流口水了。他感到更奇怪了,第一次流口水,为什么第二次又不流了呢?他反复思索后发现第一次去时自己身上带着喂食用的铃,第二次没有,就只有这一点区别,因为当时的俄国农村,人们在喂食时习惯用铃声来招呼家畜。于是,他有意只带铃不带食物去了狗舍,果然,狗又流着口水催他喂食了。巴甫洛夫明白了,狗把喂食前的铃声当作喂食的“附加条件”,铃声一响,便是“开饭”的信号,它们的口水就流了出来。

  这个不起眼的发现,引导着巴甫洛夫从唾液和胃液的“心理性”分泌入手,建立了大脑皮层的条件反射学说。

  老子也说:“其微易散。”微小的偶然性,极易消散,只有那些能“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敏锐者,能关注“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有心者,才有机会拾得。

  人生际遇,从偶然性中获取机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清朝“中兴四名臣”的左宗棠,若不是能把握偶然性,得陶澍之帮助,便可能永被埋没。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于是绝意辞章之学,转而留意农事、舆地、兵法等经世致用之学,在这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但左宗棠再有本事,也得有一个施展的机会。

  这个机会,左宗棠在湖南醴陵的渌江书院任山长时获得。

  渌江书院位于湖南株洲的醴陵市,始建于宋淳熙二年(1175年),也是一所极有传统的书院。1836年,当时的醴陵知县得知两江总督陶澍要路过醴陵,特邀其至馆舍做客。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降落到左宗棠身上:知县命左宗棠作楹联一副,悬于馆舍,以示对陶澎的欢迎。

  左宗棠也抓住了这个偶然的机会,写下对联: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陶澍一见此联,立刻被其吸引,大加赞赏。顺理成章,他与左宗棠有了第一次会面。后来,左宗棠与陶澍有了更多的接触,包括与之结成儿女亲家、受陶澍之托为其抚育陶桄直至成人与女儿孝瑜完婚,一介布衣的左宗棠,最终获得了上升到权力中心的阶梯。

  商场、战场,更是偶然性最喜作祟的地带,欲获全胜,如不关注偶然性,胜算要小很多。

  希腊船王奥纳西斯,一个声名显赫的名字,一个创业的传奇,一个极善于抓住偶然性的成功者。

  一战时,奥纳西斯在阿根廷的一艘破船上找到一份工作,一天需干16小时,但工资低廉。不过,奥纳西斯在这儿,极偶然地发现,阿根廷的烟草极为畅销。因为本地及南美洲的烟草味道过重,本地人不喜欢,而希腊的烟草味淡且温和,却卖不出去,如果将阿根廷的烟草贩买到希腊,应该能赚钱。因此,奥纳西斯投资了烟草,并且大获成功,成功地赢得了人生的第一回合。

  美国管理学教授卡斯特说:“成功的管理艺术有赖于在一个偶然性的环境里为自己的活动确定一个理由充分的成功比率。”我们的生存环境里,有足够多的偶然性,就看我们是否有能力确定那个理由充分的成功比率。

  钱钟书也说:“天下就没有偶然,那不过是化了装的、戴面具的必然。”偶然要变成必然,关键在于,谁能揭下那张面具。

  其实,幸运女神对每一个人都是微笑着的,只是绝大多数人看不到她美丽的笑容。因此,我们脑袋里时时要有一根弦崩着:“这可能是幸运女神的微笑,我应该看到了!”

  鲍林:不卜亦先知

  猜测,其实是非常考验智商与情商的一件事。

  有些人遇上事,第一反应便是提出种种猜测,然后尽最大努力去求证,这样做,往往能成功。

  当然,有些事情,一代人提出猜测,得很多代人去求证,如哥德巴赫猜想,便是如此。

  猜测,在恋爱中,其实是经常要运用的思维。古代的才子佳人,若两情相悦,首先便得在文字上玩猜测的游戏,过得这关,才可能有下文。

  如李清照与赵明诚,两人相识时,便玩了个这样的有技术含量的游戏。

  李清照与赵明诚都是名门之后,李清照是李格非之女,赵明诚是赵挺之的儿子,李格非、赵挺之都是当时的朝廷重臣,李清照与赵明诚最少可以称得上是“官二代”,但绝不能说是“富二代”,因为李格非、赵挺之都是清廉之官,而且家教极严,从不纵容后代。

  李清照与赵明诚两人年轻时,都有文名,特别是李清照,词名在外。初次见面后,两人当然彼此欣赏。但当时因为礼数甚严,不能如现代青年谈恋爱时,可以花前月下,沿街而游,甚或作出更为张扬的举动。

  当时,能给年轻人接触的空间,可能只有高门大宅后面的后花园了,所以,西厢式的故事,都在后花园上演。并非当时谈恋爱的人都喜欢越墙攀垣,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只有后花园,才是没人管的地带。

  李清照与赵明诚当然都懂得在哪儿见面,但窗户纸不能捅破。

  赵明诚费了一番越墙的功夫,到得后花园,李清照早已在此等候。两人见面时的微妙动作,李清照有《点绛唇》词描述: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最有意味的是“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这一句。可以猜测,李清照找了个荡秋千的理由去等赵明诚,赵明诚到后,李清照害羞而走,但她得给赵明诚一个暗示,暗示她并非真正离开。因而有“却把青梅嗅”这一个需要猜度的动作:一个害羞的少女,手攀青梅枝,轻轻而嗅,但眼神可能已经投到赵明诚身上了。

  赵明诚当然能领会李清照的意思,一段神仙眷侣般的婚姻,就以如此美妙的一次约会而开始了。

  现代的年轻人谈恋爱,便不得此妙了,不仅没有了那种美好的猜度,就连基本的礼数、规则都抛弃了,光天化日之下,我们有时能看到的是赤裸裸的情欲场景。

  如果谈恋爱,猜测考验的是情商。

  在其他方面,猜测更多的是考验智商。

  鲍林的猜测,就是高智商的猜测。

  鲍林是迄今为止两次单独荣获诺贝尔奖的人(1954年获化学奖,1962年获和平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出身贫寒的鲍林,完全凭自己的顽强拼搏登上成功的巅峰。鲍林一辈子最讨厌的事就是别人对他说“不行”,他的思维世界里没有“不行”这个概念,正是他永不言败,锐意向前,他才能两次问鼎国际大奖——诺贝尔奖。

  鲍林执着,但他的另一个更显著的特点是胆大。小时候,鲍林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好动,不安分,胆子大得没边,几乎没有什么不敢做的事。他常给两个妹妹在家乡的小威廉河上方的细长木轨上,一摇一晃地表演高空行走,两个妹妹都被吓得大声尖叫。

  胆大,表现在他的科学探究中,就是鲍林能大胆猜测,并且劳心竭力,细心论证自己的猜测。

  科学界都知道,鲍林有超强的猜测天赋,这种猜测能力让他能在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到准确的突破口,沿着这个突破口往前走,问题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鲍林把自己通过猜测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叫随机法。使用的随机法并不是单纯的猜谜游戏,他使用随机法有严格的原则,那就是他能保证自己的猜测是独一无二的。鲍林有丰富的知识作为基础,有了这个基础,他在研究过程中作出的猜测就是唯一的,而不是胡乱猜测。

  鲍林的猜测天赋首先表现在他的老本行——化学研究上。在研究复杂的X射线晶体构造时,他首先利用已知的化学原则,建立一套结构规则。鲍林利用单纯的化学因素排除了许多理论结构,最后只留下几个最有可能的构造。接着,鲍林把这几种可能的构造做成模型,他不断地摆弄和调整这些模型,直到合适为止。如果模型显示某一构造的原子组合太紧或是太松,就将这一结构排除在外,最后只剩下一个最有可能的模型。将这一模型通过严密的科学实验进行论证,鲍林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有一次,在芝加哥举行的一次集会上,鲍林对在场的听众说,他对放射性尘埃作了测试,由于核武器试验,有一万个人将会死于白血病。如果保持当前的试验水平,那么由于遗传变异而生病的比率将会上升1%。英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言人得知这一数据后立即写信给鲍林,想知道鲍林是在哪里得到这一数据的。鲍林回信说,在我公开发表的报告里,我根据对食物链中锶90的含量所作的猜测而计算出这个结果。这一结果后来得到确证,成为世界反核运动中的重要资料。

  对科学家而言,猜测是必备的能力,因为科学探索,在起始时,都可能是眼前一抹黑,根本不知道方向在哪。只有凭猜测,摸索着行进,才能找到上帝留给人类的那道亮光。

  不过,必须看到,鲍林能够神奇地想象出正确的答案,而别人却无法做到,这也源于他的辛勤工作,深厚的化学知识,和作出那种唯一猜想的愿望和胆识,他是一个真正在猜测中领悟真理的完美思索者。

  政治,也是考验人的猜测能力的事。

  中国最早的国家档案、“十三经”的最重要一种《尚书》,里面记录了最早的政治活动,都是需要有猜测的智慧的,特别是迁都、战前动员等行为,在那个时代,不正确猜测的和预断,完全可能会导致一场大的暴动。

  如《尚书?商书?汤誓》:

  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尔有众,汝曰:‘我后不恤我众,舍我穑事而割正夏?’予惟闻汝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汝其曰:‘夏罪其如台?’夏王率遏众力,率割夏邑。有众率怠弗协,曰:‘时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

  “尔尚辅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赉汝!尔无不信,朕不食言。尔不从誓言,予则孥戮汝,罔有攸赦。”

  这其实是一段很容易理解的话,就是商汤与夏桀作战时的战前动员。表面上说的是夏桀的罪行,自己是恭行天罚。可是,这里面还有另外的意思需读得出来,那就是商汤对民众的动员,特别是对民众内心状态的猜测、琢磨,得拿捏得非常准确。不然,百姓何以相信汤那些恩威并施的话,并能听从且替他卖命呢!

  政治游戏,在大多数时候,都需要猜测的智慧,不然,有可能很快出局。

  其实,政治那些人和事,就是人和事之间的猜测,从《尚书》的时代一直到现代,有多少政治,不需要纠缠猜测?

  为政者,如果与民请命有关,如果与民生幸福指数的提高有关,如果与国家强盛有关,那要多猜测;如果只关私利与权欲,祸害百姓,殃害国家,这样的猜测,越少越好,近期的国家打击腐败的行为,已经生动地表明了这一点。

  爱因斯坦: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爱因斯坦带给这个世界的启示,绝不是一个单维的角度可以概括的,甚至也不能说就是一个多维的启示,不同的人,可能从爱因斯坦那里,都能得到启发自己的东西。

  《爱因斯坦传》的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说:

  爱因斯坦的档案现已完全公开,我们有机会研究他的个人方面——其不屈服的个性、叛逆的天性、好奇心、激情和超然于世——如何与他的公众事务、政治活动和科学工作交织在一起。了解一个人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科学,反之亦然。性格、想象力和创造性天赋就像统一场的各个部分,彼此有着密切的关联。

  比如,关于他的相对论的诸多有趣说法,就是如此。

  爱因斯坦为了取得获得研究相对论的经济支持,曾与一个德国军火商有过一个极简短的见面。爱因斯坦费劲地跟军火商解释他的理论,但据说当时相对论只有12个人看得懂,估计连玻尔这样的天才理解起来都非常困难,一个满脑子只想着武器军火如何给自己带来金钱的军火商,能听得懂爱因斯坦的理论?最后,军火商实在听不下去了,瞪眼望着爱因斯坦问:“您的理论能给带来什么利益?”爱因斯坦拍案而起:“德国需要无功利的思想,比如对宇宙的解释。”然后头也不回地中断了这次让他极其难受的见面。

  爱因斯坦是不会忘记德国的传统的,这是一个哲学大家辈出的国度,哲学就是德国的“国学”,哲学能带来什么利益呢?能换来面包和金钱?但德国人一直都谨守着这个思辨的传统,把它当成思维的操练、精神的自我折磨,德国的思想家一直享受着这份折磨,我们也因而能享受德国思想家给我们提供的精神盛宴。

  一个民族,一种文化,必须要有一些人在那里做无功利的思想探索,丰富着这个民族,这种文化。

  什么都跟金钱扯上关系,到最后沾上的不止一身铜臭。

  这是与相对论严肃一些的关联。

  也有好玩的。

  据说爱因斯坦在已停刊的《热科学与技术学报》上发表过一个实验报告,想浅显地解释相对论,以下是这则实验报告的全文:

  外在感受对时间膨胀之影响

  ——爱因斯坦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实验摘要:一个男人与美女对坐1小时,会觉得似乎只过了1分钟,但如果让他坐在热火炉上1分钟,却会觉得似乎过了不止1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由于观察者的参考坐标系对于观察者对时间流逝的感知有很大的影响,观察者的心理状态可能也会影响感知。因此我着手探讨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理状态下时间流逝的状况。

  实验方法:我试着获取一座火炉和一名美女。但是很可惜,我无法取得火炉,因为帮我煮饭的女士禁止我接近厨房一步。不过我仍然偷偷找到了一部1924年制的曼宁—鲍曼牌松饼机。用这部松饼机进行实验,效果应与火炉相当,因为它能够加热到相当高的温度。找到美女的问题比较大,因为我现在住在新泽西州。我认识卓别林,并曾到他的公司参加1931年新片《城市之光》的首映。于是我请他代为安排与他妻子见面,他的妻子是电影明星宝丽?戈达,拥有异常美丽的脸庞。

  讨论:我坐火车到纽约与戈达小姐在大中央车站的“大蚝酒吧”见面。她十分明艳动人。当我觉得似乎过了1分钟时看了看手表,发现实际上已过了57分钟,我将之四舍五入成1小时。回到家中后,我插上松饼机的插头,让机器加热。然后我穿着长裤和长的白衬衫(下摆没有扎到裤子里),坐在松饼机上。我觉得似乎过了一小时的时间,站起来看了看表,发现实际上过了不到1分钟。为保持两个叙述状况中的单位一致,我将之算成1分钟。然后,我打电话找医生。

  结论:观察者的心理状态对时间的感知有很大的影响。

  这份实验报告真实与否,姑且不论,但关于爱因斯坦以美女来解释相对论的说法,盛传不衰。

  最少从这份实验报告,能看出爱因斯坦的可爱之处,有几分喜剧所具有的喜感。

  恐怕真是“地球人都知道”,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笨小孩”!爱因斯坦直到三岁时才“咿呀”学语,后来,比他小两岁的妹妹已经能和别人交谈了,爱因斯坦说起话来还是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在学校里,由于当时要求学生上下课都按军事口令行进,爱因斯坦反应特别慢,总是无法跟上口令的节奏,同学们因此都骂他:“真是笨,什么也不会!”

  从小时候的表现来看,爱因斯坦毫无天才迹象。

  其实,在很多方面,爱因斯坦“笨”了一辈子!成名后的爱因斯坦,从普林斯顿的办公室走回家,一直都是步行。爱因斯坦喜欢一边走,一边拿雨伞在路旁的铁篱围墙上一格一格地划过,如果错过了一格,就从第一格重新开始,再错过了,又重新开始,直到正确完成这个数数过程为止!

  在常人看来,这个行为真是有些滑稽!但爱因斯坦乐在其中。

  “笨笨傻傻”的爱因斯坦能成为科学巨匠,有很多很重要的品质,比如他的思维中,认定了他能干什么事情,他就紧紧贴在这个位置上,再也不会离开。

  爱因斯坦脑袋里特别清晰地知道:他该走到一个什么地方去,那个地方就是他的位置,这个位置牢牢地吸引着他。

  在中学里,爱因斯坦喜欢上了数学和物理,他觉得:这就是自己的位置,他太喜欢这个位置了。爱因斯坦阅读阿基米德、牛顿、笛卡尔等人的书籍,开始形成一种思考问题的习惯,看书越多,思考的问题就越多。有一天,他对经常辅导他数学的舅舅说:“如果我用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一起向前跑,能不能看到空间里振动着的电磁波呢?”舅舅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他知道,外甥提出的这个问题异常新奇,这是一个思考着的脑袋才能提出的问题,谁说这孩子笨呢!

  其实,爱因斯坦提的这个问题,就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问题,在日后的研究中,他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觉得自己很适合学习物理和数学,他就在这个空间里尽情地飞翔着,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

  终于,爱因斯坦不笨了!他笨,是因为他当时还没有能力去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位置;他不笨,是因为他找到自己的正确位置后,如夸父追日,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爱因斯坦一直沿着自己喜欢的位置走去,从没放弃过,他的坚持不懈让他成为最有成就的人!

  爱因斯坦在自己找好的位置上,执着前行,有时会让他无比孤独。比如:渐渐地,支持爱因斯坦的人越来越少,他几乎单枪匹马地和哥本哈根学派对阵。爱因斯坦的科学理想,和当代大多数理论物理学家的思想方法距离越来越大。但是,爱因斯坦忠实于自己的信念。他坚信,物理学应该对于客观的实在状况作出和观察者无关的描述。他在两个方面孤独地探索着,一个是统一场论,一个是量子力学的正确解释。他时常会遇到惋惜的目光,仿佛在说——唉,老了,天才也会落伍;也时常听到惋惜的叹声,仿佛在说——唉,老了,天才也会误入歧途。

  爱因斯坦继续走自己的路,寂寞地、坚定地,几十年如一日,从未动摇过。他在寻求自己的上帝——斯宾诺莎的上帝。这个上帝显示出高超的理性,这个上帝是不掷骰子的……

  但再孤独,爱因斯坦还是在那个位置上!

  1955年4月18日,爱因斯坦的生命弧线最后弯曲成一个句号,安静地告别了这个他探索发现了一辈子的世界!他立下一个独特的遗嘱:不举行任何丧礼,不筑坟墓,不立纪念碑,撒骨灰的地方永远保密,目的是不使任何地方由于他而成为圣地。

  如果你尚未成功,或者正面临成功的困惑,这个时候,应该停下来,好好地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是不是自己的屁股坐错了位置?是不是应该调整位置?是不是能从爱因斯坦那里找到灵感?

  坐错位置,有可能是这个位置根本就不是你的。智慧的庄子讲过两个这样的故事,足资取鉴。

  《庄子?逍遥游》中说: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许由根本不稀罕尧让出来的那个位子,因为那个位子根本不属于自己,他不会干那种越俎代庖的事。

  《庄子?秋水》: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楚王的盛情邀请,庄子只需一个犀利的比喻,便说明了自己的选择。庄子告诉楚王,那个尸位素餐的位子,根本不属于自己这个带刺的屁股。

  庄子这个带刺的屁股,离不开大地。

  当然,也有可能,你在选择位置时,方法还都是错误的。

  有一个关于苏格拉底教育自己的三个学生的故事,广为人知,但极具借鉴意义,故不赘重述。

  某天,苏格拉底的三个学生向他请教,如何才能找到自己理想中的伴侣。

  睿智的苏格拉底当然不会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他让三个学生走向麦田。

  苏格拉底说,沿着麦田埂去选择麦穗,只许前进,且仅有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学生没走几步,便发现了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立即摘了下来。但他继续前行后,发现了更多更好的麦穗。

  第二个学生一路走,一路提醒自己:后面一定还有更好的,千万不能先摘。结果是,他到终点时,还两手空空。

  第三个学生决定对麦穗进行比较后再采摘,他分三步走:当他走到1/3的路程时,即把麦穗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到1/3的路程时,验证自己的分类是否正确;到了最后1/3的路程时,他才选择了较为美丽、适合自己的那支。

  毫无疑问,第三个学生的选择方法更智慧。

  不管怎样,一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得定好自己的位置,并坚定地走下去。

  一定要相信:在任何合适的位置上,人人都能有精彩的演出。

  2-1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