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历史文学艺术笔记手写(历史文学艺术思维导图)

qiaoqingyi 08-02 114

  “名家读史笔记”套装三册 《闭门日札》邵燕祥 著 《风雨微尘》陈丹晨 著 《写在历史的边上》王学泰 著 东方出版社 2017年1月出版

  东方出版社近日出版一套名家读史笔记,编者杨天石,作者邵燕祥、陈丹晨、王学泰。除王学泰稍稍年轻些,出生于上世纪40年代,其余三位都是上世纪30年代生人,战乱中出生,饥荒中成长,数十载过眼沧桑,耄耋之年,唯歌吟真善美。

  杨天石在丛书序中说道:“我们的记忆力都有限,谁记得下,背得住那动辄万字的大文、长文!纵观中国文化史,能够流传千古、传诵不衰,刻入民族记忆的名文似乎都是小文,篇幅虽短,却小中见大,精光独具。”

  此次的“名家读史笔记”套装仅三册,包括邵燕祥《闭门日札》、陈丹晨《风雨微尘》、王学泰《写在历史的边上》。每册均为短文章构成,《闭门日札》有144篇读史小文,《风雨微尘》有59篇,《写在历史的边上》全书共46篇书稿。篇幅不大,饶有趣味,也发人思考。

  《闭门日札》言“人所不敢之言”

  读“人所常见之书”,言“人所不敢之言”。用这句话来概括邵燕祥先生的《闭门日札》最为恰当不过。

  人们常说邵先生诗人才情、战士风骨。在这本小册子里,辑录了邵燕祥先生闭门读史、秉烛夜思的文章,文史底蕴深厚。全书共144篇小文,或用诗歌吟诵时代、谱写沧桑;或用匕首解剖自己、审视历史。

  该书有两篇序言,道明该书最早命名《秉烛日札》,取师旷“老而学如秉烛夜行”之意;后来改名《闭门日札》,讲的是自己闭门不出,忘情读写。

  在“寒衣”一文中邵燕祥写道——

  朱德在抗战初期名句“伫马太行侧,十月雪飞白。战士怯衣单,夜夜杀倭贼”,到(上世纪)60年代诗选中,变成“战士仍衣单”,无论由作者自改或接纳别人意见,都是点金成铁。一个“怯”字,并不损坏了抗日战士形象,正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北风猎猎,十月飞雪,衣单杀敌,哀兵必胜。但一字之易,事非偶然,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斗争意志与革命热情,在文学上如何表现,历来就有不同的意见。把“怯”改为“仍”,固然在整体上不能改变作品的总的倾向,因为这一倾向是蕴于通篇形象中的;但削弱了本来可以强烈地打动人的感情力量,则不待言。

  《风雨微尘》留存文坛风云碎片

  陈丹晨是当今文坛极具影响力的学者,国内巴金研究佼佼者,所著《巴金传》等影响深远,其人其文也深受巴金、萧乾等老一辈大家熏陶。

  《风雨微尘》怀故人忆旧事,读书论史,留存文坛风云碎片,处处流露出真诚的人道主义信仰。书中写巴金种种,赵树理的书,高莽的画,张大千的情和理,傅雷的为美殉道,皆切实而中肯。

  《风雨微尘》以“美和死亡”一文开篇。文章中提道,“美国女诗人艾米丽·狄金森有一首小诗唱吟"我为美而死",与"为真理而死"是一回事。”私下以为,这是解读《风雨微尘》这本书稿的“钥匙”。

  书中"出逃"与人生”一文中陈丹晨是这样说的,人在旅途无论何种年龄,也无论主动还是被迫,不如意事常二三,总是要孜孜矻矻地一路走去;即使遇到种种困顿曲折也在所难免。就像序言中所言,“人生如寄,个人自有悲欢,不过是风雨中的黄叶微尘而已;虽难免喜怒爱憎,但也不必纠结放不下。”

  陈丹晨的文字通篇如此,也因此有评价“至情至性之人,至情至性之文也”。

  《写在历史的边上》

  兼有文化深度和历史纵深感

  《写在历史的边上》的作者王学泰先学文,后治史,是当今颇具影响的文化学者和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有评论说,他的“游民文化”,与余英时的“士文化”、李珺平的“门客文化”鼎足而三。

  该书的命名参考钱锺书先生散文名著《写在人生边上》,作者自谦“难免效颦之讥”。与钱先生虚指人生是一部大书不同,王学泰是实指,所谓“历史”就是指史学,所谓“边上”就是边边沿沿的一些小事件、小问题。该书分三部分,讲民俗,说制度,读书论世,对于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堪称一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好书。

  在“君子之德,常存敬畏”中作者写道,古人不仅相信文化的崇高和永恒,而且把它视作民族凝聚纽带。世界大多数地方是依靠种族或宗教的认同作为民族凝聚纽带的,而我们则主要靠文化。所谓“《春秋》之法,中国而夷礼则夷之,夷而中国则中国之”,就是说按照《春秋》大义:哪怕你是“夷”人,一旦采用“中国(中原王朝)之礼”,就按国人对待;如果你是“中国”人,用了“夷礼”,则按照“夷人”对待。可见是否进入中国文化成为判别人群归属的决定因素。在儒家看来“礼”是文化的核心……

  朱熹在《中庸注》中说“君子之心,常存敬畏”。他指的是上面所说永恒不变、天人合一的道或文化,正是这种兢兢业业的态度,“道统”延续了两千多年。现在我们努力建设公民社会、法治社会,这也包含着文化重建。对“道”“文化”的理解和定位,我们自然会与朱子有很大差别,但文化重建不能完全脱离本土资源也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那种质朴的精神、敬畏的态度是我们重建文化,进而形成文化自觉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王学泰文中所讲所析,均发人深省。

历史文学艺术笔记手写(历史文学艺术思维导图)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