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谎言的背后剧情介绍(谎言的背后剧情介绍分集)

sukai 2024-05-08 117

  另类电影

  电影控无法拒绝的29部另类电影(即能让人或眼前一亮或如胸口撞大石或如坐过山车或给人无与伦比震撼效果的电影)

  

  01

  一个镜头浓缩300年历史——《俄罗斯方舟》

  《俄罗斯方舟》开创一个奇迹,整部片子一个镜头完成,叫绝的是你根本察觉不到这是一个镜头内拍出来的,反而沉浸于其中享受其带来的视觉盛宴。就其结构而言,当代电影人(观众的替身)一不小心来到过去,在天使引领下登上载满辉煌与奢靡的俄国历史方舟,遇见船长(法国外交官),在他带领下见识各式各样的乘客(沙皇、贵族、佣人等等),参观方舟内部辉煌的结构装饰(璀璨的文化艺术),短短90多分钟,见识了俄国三百年辉煌历史,感受到的是导演对于过去历史的那份骄傲与自信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憧憬。

  中国泱泱几千年的灿烂历史,却从未有过如此厚重的展现,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02

  波兰斯基的巅峰之作——《怪房客》

  这部片子让人最害怕的一点,在于观者都认为男主角特雷克斯基已经疯了,但他到处去向别人求救所说的事实却是真实的,而导演在其中对于现代都市人与人之间那种疏离隔膜状态的表述也能感同身受,因此如果太过较真的话,你搞不好真的会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疯掉那一个。

  这部影片最出彩的地方在于三个地方:一、面包。当特雷克斯基和史黛拉走在塞纳河边,一个流浪汉说“嘿,你能否给艺术家一块面包。这一幕是导演对“高高在上”的艺术的一记响亮的耳光。这是导演对艺术的最佳评语;二、飞头。影片后段,男主角在镜头看见的一个个变形如气球在窗外飞舞的人头,这些变形的脸就象征着这个变形的世界,他通过眼睛看到,变形也就多了一份标志性的意味;三、跳楼。男主角两次跳楼,那幕戏内涵着超现实主义式的梦魇,整个空间成为了看客的舞台,成为了人类的冷漠、残忍、自私和伪善的舞台,注视他人的死亡而幸灾乐祸是人类阴暗心理的一面。波兰斯基在此发出他的控诉,人与人间的隔阂与冷漠是助推特雷克斯基悲剧的直接力量,特雷克斯基不是第一个,也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03

  杀人OR被杀——《十诫之杀人短片》

  这部影片所带来的关于死刑是否应该执行的激烈讨论可能在大部分国人看来是很不可思议,大家都认为杀人偿命,天经地义,但在导演基耶斯洛夫斯基看来(我也认同),是否存在滥用法律名义来剥夺一个人的生命?法律又是否应当以报复的方式来宣判一个人的死刑?这是值得讨论的问题。片子的主旨是对暴力的反思,那么死刑的执行是不是用一种暴力结束另一种暴力呢,死刑的存在是否就能抑制社会暴力的涌现呢??

  这是一部相当冷酷的电影,很多时候,镜头平静如水而观者内心却如烈火燃烧。影片对杀人和绞刑细节残酷和真实的描写让人不寒而凛。观众跟在主人公的身后,亲眼目击了可怕的杀人过程,在影片中段,孤僻的小伙子用绳子将出租车司机勒死在汽车里的那场戏,拍得阴郁凌厉,即有纪录片的直接风格,又有故事片的心理暗示,真实的让人难以承受。

  

  04

  “疯狂石头”的祖师爷——《两杆老烟枪》

  这是一部让我看得笑抽筋的电影,以至于现在想到它的一些情节,嘴角还是会情不自禁地大幅度上扬~~这是盖伊里奇的第一部电影,但也是他最经典的代表作品,他后期的像《SNATCH》这些虽也不错,但少了许多《两》中那种纯正的英国痞子感觉~~

  我最爱这部影片三点,第一是它的剧情结构,就像一张大网,一开始点都是散的,随着剧情的推进越收越紧,笑料却反之越撒越大,可以这么说每一处看似漫不经心的台词、场景、人物设置都是为了更大的闹腾所准备,充满巧合与意外;第二,音乐。片子痞痞的,音乐风格也差不多,甚至还有一些戏谑的风格,最爱其中Dusty Springfield的Spooky,华丽性感又神秘;第三,它的结尾,那绝对是天才一笔,呵呵。

  

  05

  魔鬼在身边——《迷恋》

  这绝对不是一部让人想看第二遍的影片,片子从头到尾都被一种病态的惨白所笼罩,伊莎贝尔阿佳尼在片中奉献出了其最歇斯底里的演出,那段在地道中的惊狂呕吐演出绝对让人震惊。

  片中讨论的关于爱情忠贞的问题其实很简单,但它所表现的手法(不完全的魔幻主义)+阿佳尼不成魔便成神的演出,将剧中人物与观者的心境一起扯碎、毁灭,剩下的只有无边的黑暗与深深的恐惧。

  

  06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生而为人,对不起”

  很多人喜欢将这部电影与《天使爱美丽》作比较,二者都使用了大量CG镜头和动画处理,同样都有着令人心醉的华美视觉享受,也同样采用快速剪辑手法处理影片节奏的律动问题,但相比《天使爱美丽》的甜蜜与梦幻,松子的故事就显得悲惨、黑暗许多,一切浮光掠影包括喜剧的处理手法都只是为了悲剧服务,导演多达300处的精心剪辑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因爱而生,为爱而悲的女人一生,在让观者眼球大饱眼福的同时,也让观者的泪腺与神经一次次经受考验。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残酷的故事,而且尤其让观者难过的是,在别人眼里是那么悲哀的人生,松子却当成是幸福伊甸园。本片对于松子的定位相当成果,相比小说而言,中岛哲也将松子黑暗的一面淡化不少,而是着重强调了松子纯真而又执着的一面,而且在处理松子悲剧性的宿命时候,导演也并未更多人工加工或者渲染,有意避免那种低廉的同情心,而是强调松子其实并不需要人同情,她一直都是努力有尊严的活着,但命运却似被诅咒一般与她开着残酷的玩笑。

  导演通过喜剧的包装或者间接性的表现来将这杯苦酒调得更浓,观者一旦感受到了忧伤的袭来,便无力挣脱出,典型的比如首尾分别通过松子侄子的嘴说到的(语气很平静的),“松子会经常面对门口那条河痛哭”,开头看不知为什么,也不会有多大感觉,但渐渐地,观者就会明白,那条河原来很像松子家乡的那条河,经历了那么多磨难的松子已经无法再回到过去,回到自己的故乡,于是这个用嘴提到的场景(影片并未直接展现)在影片最后再度被提起时候,很多人,特别是那些跟松子一样,在陌生外地流浪、生活的人们便会充分感受到这份悲凉~~

  而松子对爱的追求无疑是贯穿整部片子的中心,松子从未放弃追求爱的努力,甚至当她五十多岁了臃肿肥胖像猪一样寄生的时候,她也如同清纯少女般迷恋那些人气偶像,松子对每一段感情都是无条件的付出,但却从未得到真爱,虽然她从未因此后悔过什么,但当看到她在住的地方外边墙上写下“生而为人,对不起”(这句话也是她死去的作家男友留给她的最后一句话)的时候,我那不争气的眼泪还是最终流了出来,在我看来,这句话既是松子对所有在她生命当中出现过的她深爱的人们而说,也是在对她自己而言的:生活对于每个人永远都不可能是个童话,愿望如果越美好,伤口可能就越深。

  

  07

  《情迷画色》

  这是一部天马行空的影片,没有清晰具体的影像却充满了很多奇妙的幻象,展现的是一种奇异的美感(比如片中那螺旋攀升的楼梯)。丹尼尔壮硕的身材在影片中被放大,但在矮胖甚至是丑陋的培根面前,他却显得异常弱小,片子并未纠缠于二人肉体上的关系,而是着重表现他们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世界,更深层次来讲,是一种表意的深深的孤独(结尾升华了这一感觉)。

  片子并未直接展现培根的作品,但你却能时刻感受到一种流淌着的充满情欲颜色的画面,也许这就是培根最重要也是最想完成的一幅作品,遗憾的是它却渐渐干涸。

  

  08

  《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

  ——“忘了我,你会幸福吗?删除你,我会过得更好吗?”

  如果痛苦记忆可以被删除,是否真的能够完全拥有幸福?正视之还是选择逃避,记忆删除后可否避免更大的伤痛??种种思考在观影中如同潮水一样涌来将我包围,但身处其中,就如同影片所极力展示的那种真实的梦境那样,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你的感情又有几分真几分假,这种银幕内外观者与影者情感的相互对应,才是这部影片最具魅力所在。

  

  09

  穿上那件盔甲,人便成了狼——《人狼》

  这部电影最初是跟两个高中同学一起去影院租视听室(50元一部)看的,之前只看过狎井守监制的《福星小子》,因此也准备是当喜剧来看的。当影片结束,我们几个却好像被钉在凳子上一样,不敢相信刚才眼睛所看到的一切,以至于回去好几天我们也总感觉片子那飞射的子弹好像还在身边响起一般。片子故事十分复杂,计中计,套中套,政治色彩浓烈,每走一步都有可能会遇见一个陷阱,片子压抑却又激烈,人物刻画摒弃日本动漫惯有的美化色彩,写实主义风格逼真强烈而清晰,冷色的基调却搭配空灵的音乐,如若细心品味,你会有很多感慨。

  

  10

  当天才爱上天才——《罗丹的情人》

  这是一部拍摄了五年的电影,但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这是为阿佳妮拍了五年的电影,没有阿佳妮就不会有《罗丹的情人》,卡蜜尔的故事也不会如此打动人心。阿佳妮在这部影片中奉献出迄今为止最出色的演技,她将卡蜜尔从少女演到中年,中间层次感极强,将一个执着于爱情和艺术、纤弱与坚强性格并存的天才女子的一生娓娓道来,塑造出她为爱而生、又为爱而灭的感人形象,特别是与罗丹分手后两人的爱欲交缠、及至由爱生恨、由恨导致毁灭的铺陈描写,相当细腻。

谎言的背后剧情介绍(谎言的背后剧情介绍分集)

  在这部影片中,已经不能用演员这个词语来形容她,她成了卡蜜尔,她就是一个为爱而生的艺术女神,最难忘片中罗丹为她做脸部雕塑,在弱黄的光线中摩挲她的脸庞的情景,卡蜜尔清纯的眼神中透着深深的忧郁与坚定,那一刻艺术与性(朦胧的)达到完美的统一,成为一种永恒,也是在这一刻,阿佳妮成为所有男人心目中最完美的情人~~~~所有看过这部影片的人都会毫无救药的爱上卡蜜尔.克劳黛,而她却爱上一个本不该她爱的男人,在她为他幻灭的时候,所有爱她的人的心也碎了。

  

  11

  天使的挽歌——《破浪而出》

  贝丝和杨,一对对爱极其痴狂的爱侣,他们对爱的拯救在那个永远弥漫着寒冷空气的小镇上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摇晃的镜头里,他们的行为离经叛道却又那么真实,淫荡与高尚在这里被模糊了界限,道德的标准,宗教的救赎在这里也显得摇摇欲坠,那结尾响起的钟声既是对贝丝和杨爱情的挽歌,也是对这荒谬的一切的讽刺。顺便说一下,这是一部章回式的电影,每个片段(故事)的开始都美得让人窒息,让人流泪。

  

  12

  一切只是虚无——《裸体午餐》

  这部电影是根据”垮掉的一代”作家中,资格最老、活得时间最长的威廉?伯罗斯的作品改编,号称随便翻到哪一页都能正常阅读。不可否认,这是柯南伯格的巅峰代表作,但对于我而言,这是一次糟糕的观影经历,我断断续续看了6次才完整看了一遍,每次看都记不得前面看的讲的是什么,痛苦。这部片子在我现在看来就是一个吸毒作家YY的过程,大甲虫是其内心欲望的外化实体(想象),两个琼分别带来毒品和性,应该是一人(现实中,作家罗伯斯也在同样恍惚状态下将情妇开枪打死),片中将文学创作、嗑药与性爱等迷幻经验融为一体,呈现出一个再也无法清楚二分的迷离世界。总之一句话,看柯南伯格的电影,做好充分思想准备,还有,最好别吃饭。

  

  13

  幻想症美丽女孩——《天使爱过界》

  主修美术的大学生安琪,爱上了心脏科医生路易克。爱情总是甜蜜得令人盲目:上素描堂时,她对着任何模特儿都只懂画出他的肖像;她会在清晨五点将亲手绘好的画像放在他的诊所;还为特别为他配一把自己住所的门钥匙;家里墙上又画满他的壁画,好像一个路易克艺术馆……一切都像童话故事般温馨美好。

  唯一的障碍便是路易克那有了身孕的太太。路易克经常顾此失彼,让安琪屡次在家苦等。安琪的好友都替她感到不值,然而爱情的魔力永远令人沐浴于希望之中。她期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临:路易克的太太因交通意外流产,更离家出走。路易克答应与安琪一同旅行散心,让她兴奋莫名,悉心打点一切,但路易克最后依然失约,安琪在车站苦等了一天。大家都认定路易克是个负心汉。但天真烂漫的安琪绝不气馁,坚决要凭毅力夺得爱郎归。

  爱情不但令人自我沉醉,更会因爱之名做出各种疯狂的行径。路易克被控袭击女病人,安琪爱君心切之下,竟亲手将女病人杀掉!不料如此却害了路易克成为疑凶被捕,太太回来支持他,反令二人和好如初。一切令安琪伤心欲绝,她在家中开煤气炉自杀,却被住在隔壁的路易克救活。两人竟像是初次见面……

  

  14

  暗示的梦魇——《催眠》

  很少能有这样一部电影,在我看过5年以后仍然让我难以忘怀,剧中的音乐、布景、色彩配合演员略带夸张的神经质演出,成功营造出一种无以言表的诡异世界,我们的人体有太多我们未曾真正了解的领域与潜能,暗示的力量即是其一,因此,看这部电影带来的恐惧,与其说是害怕电影,倒不如说是害怕我们自身更为来得恰当。

  

  15

  其实没有梦——《杀手.蝴蝶.梦》

  个人认为此片对杀手的描写比《杀手莱昂》来得更丰富的多,片中杀手伊斯默也比莱昂更为真实,当然也更加恶贯满盈的多,他的态度变化绝非一个“爱”字可以来解释,他的变化正是其心灵硬壳在内心经受的一次次地震中逐渐瓦解的过程。

  整部影片先抑后扬,开始很残酷,中间像童话,结尾很现实,在迂回中一部部发展到高潮,单纯从好看角度来讲,它绝不比《杀手莱昂》差,但同时又保持浓烈西班牙的味道,热情、骚动、黑色幽默一样都不少,这些本线的支线的内容情绪交织在一起,到最后竟能升华到一种精神救赎的崇高境界,不得不让人对之啧啧称奇。

  

  16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蝴蝶效应》

  这部最适合给那些相信命运是注定的人来看,它的每段情节的展开其实都是在一个假定的情景/条件下所产生的假定性成果,而每个假定性的结果则又会成为下段假定性故事发生的假定性条件(我自己先晕一下),总而言之,这种种矛盾的碰撞结合所导致的即是命运的无限发展可能性,没有什么是注定的,也没有什么是必然的,一个结果的产生总有与之伴随的原因所在,而一个人在可以预料到的结果发生之前改变发生条件/原因,则就有了改变结果的可能性~

  回到影片上来,这部电影最打动我的,莫过于男主人公埃文每次真心甚至不惜牺牲健康想回到过去,其努力的结果却导致更大的悲剧。导演巧妙设置了埃文是个失忆症患者的身份,因而其回到过去的行为你可以认为是超现实,也可以认为只是一种冥想,因为他缺失的记忆有着太多不可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赋予埃文命运的不可知性(有点《罗生门》的感觉),这种神秘感贯穿影片始终,不到最后一刻你不会猜到结局,而悲剧色彩的渐渐介入,又使得其充满震撼人心的效果。

  而影片在现实和过去的转变上拍摄手法非常新颖,如埃文看着过去记下所做事情的日记本时,忽然字迹模糊旋转画面慢慢转到日记叙述的过去,还有屋子里的物品全部扭曲混沌然后回到过去。这种现实与过去的时空转变,很好的增强了影片的惊悚气氛,也有利于剪接上做到天衣无缝,能够更连贯的带领观者跟着画面去感受恐怖。

  

  17

  《疯狂夜》

  “——你那么看着我,就能让我达到高潮。”

  这是导演Cyril Collard的半自传体电影,根据自己的同名自传小说拍成,就在获得法国电影恺撒大奖的前夕,Collard因爱滋病去世。Collard的这部电影与其说是拍给别人看,倒不如说是拍给自己的一部反省电影,在影片中,他将他对自己感染AIDS后对生命的失望、绝望到最后反省重新拾获力量的过程毫不遮掩的展示给大家看,观者无不感到震惊,同时也对同性恋与AIDS的必然与偶然的关系有了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这种震撼在许多年后贾宏声出演的《昨天》中再度得到展现)。Collard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其生命的最后时光为观者提出警示,而在其逝世后到现在,同样的悲剧依旧在一幕幕上演。

  

  18

  《红松鼠杀人事件》

  ——一场戏,一句谎言,一段爱情

  这是一部情节结构非常特别的电影,由一系列巧合(好莱坞典型手法)构成,但又摒除了好莱坞那些廉价的过于牵强的表现方式,而用夸张不可思议甚至是有魔幻色彩元素来构成,剧中角色的身份也在这些巧合面前巧妙实行转变,可以说这是一部结构(设置)带动情节发展的奇特电影,跟八年后出现的《天使爱美丽》很像。剧透太多会让大家在观看过程中失去惊喜感,还是留给大家慢慢体味。

  

  19

  游走于天堂与地狱两极—《罪孽天使》

  这是彼得杰克逊最被人忽略的一粒珍珠,也是他的成名作。此片根据新西兰历史上最臭名昭着的帕克—休姆谋杀案改编而成,此案至今迷惑并影响着新闻媒介和社会公众。故事中的女主角即是现在拥有百万读者的知名纽西兰藉作家安妮蓓瑞(Anne Perry),曾出版歌德式神秘小说「海伦公园刽子手」、「兽医法则」等作品,而另一女主角“波琳”毕业于英语专业并获得了学位,离开新西兰后去向不明。此片亦是英伦玫瑰凯特.温斯蕾特的成名作。

  彼得杰克逊在此片中最大的亮点就是两个少女幻想世界的创意展现,王子与公主的童话插上天使的翅膀在少女身边翩翩起舞,两个女孩子在属于她们的童话王国里显得是那么天真无邪充满生趣,而现实中她们残忍的行为实在是让我不能理解,彼得杰克逊也显然刻意在影片中模糊了道德评审的界限,也模糊了女孩现实与非现实的界限,你很难对这个事情做出判断有的只是难以隐去的心灵冲击和那难以忘记的激情与梦幻带来的视觉冲击。

  

  20

  你进不来,我出不去——《迷墙》

  对于这部伟大的影片,我是抱着仰视的角度去关注的,而观看之后,我脖子仰得也越高了。《迷墙》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Pink Floyd的摇滚明星从婴孩降生到这个世界直至成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人生沉浮的故事。

  首先在Pink Floyd的演出《In The Flesh》中我们逐渐步入影片。Pink从刚一出生就面对着如履薄冰的人生《The Thin Ice》,这似乎就暗示了Pink一生的展转命运和悲哀的人性。

  Pink的童年是被蒙上阴影的,他在公园孤独的寻找父爱,影片转到了他孩提时代对在二战中阵亡父亲的回忆《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1》;他在学校不得不面对刻板严格的填鸭式的教育制度《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以及《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在家里,母亲对他过分的看护让他极度反感,使他丝毫感受不到任何家庭温暖《Mother》。

  童年不幸的遭遇让Pink的性格孤僻绝望,他不由得自问到:“我该相信政府吗?他们会把我送上火线吗?我是否该修建一堵墙?”(墙的第一次浅意识存在)太多的疑问过后,Pink看到的回答却是这个世界依旧充斥着漫天而降的炸弹和奔向掩体的平民。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Empty Spaces》。

  于是他更加绝望了,他终日堕落,对任何事情毫无兴趣。在他的心里他渴望爱和被爱,他在对爱欲的憧憬和渴望中《Young Lust》高喊着“I need a dirty girl”;然而在现实的无奈和空虚中,他只得假装一切都好,他对自己伪装。

  但是日复一日,爱变得灰暗不再美丽,他的心开始变得苍老并得不到任何快乐《One Of My Turns》,他感到的只是剃刀般的冰冷和葬礼的鼓声,以及对女友离去后所发出的凄惨的哀鸣《Don’t Leave Me Now》。此时的Pink已经完全绝望了,他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他觉得他就像一块墙上的砖头被强行禁锢在其中迷失了自我《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3》(墙的第二次潜意识存在)。在他的结束曲《Goodbye Cruel World》中,他彻底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隔离开。Pink 已完全建立起来的自我封闭的墙,它表明他已深深地陷入精神失落的旋涡里。

  

  21

  生活就是TMD疯狂——《猜火车》

  这部影片神来一笔莫过于那个自称“全苏格兰最肮脏的厕所”,马桶内的世界(吸毒后的世界)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美感,我想到了同学眼中的蓝月亮,也想起了涅磐(Nirvana)的《Nevermind》封面,导演在这一刻将吸毒的快感极致放大,这与之后马克戒毒时看到的恐怖幻觉形成鲜明对比,在视觉上最直白展现了毒品的巨大摧毁力。

  很多人都把《猜火车》叫做颓废电影,我却不这么看,年轻就是有张扬的资本,而许多人眼中“正常”的生活一日如一日,就像被抹平的机器,规律而无活力也没个性,马克他们一伙疯狂的生活状态,其实就是在抗拒自己成为这种生活的一分子,不论观者是否承认,大家内心深处还是对他们这种生活小小向往过的,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在看前半部分的时候热血沸腾,而到了后半部分则会感到怅然若失。导演巧妙将马克一伙连带观众小小嘲讽了一把,因为,不管最后马克选择的是怎样的生活方式,他的前途都是渺茫的(《毕业生》也有这种感觉),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这种生活方式下,我们中大多数人观看的其实是自己的悲剧。

  

  22

  爱情是一场哭泣的游戏——《哭泣游戏》

  知道NEIL JORDAN的人一般会更熟悉他的《夜访吸血鬼》,这部《哭泣游戏》气质相当特殊,所讨论话题也非常特别,影片前半部像政治片,后半部分奇峰突起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细细想来,乔丹这么安排还是很有其深意在其中的。两个身处乱世的善良人,两颗敏感而脆弱的心,相似的悲惨命运,一段矛盾而又无法割舍的情感,我到现在都不确定这部影片是否有爱存在的,但它在影片中又无处不在,我虽然不喜欢,但还是会被它吸引。这部影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揭示了一个关于无意识的,无偏见的感情存在,这样的感情在乱世中显得弥足珍贵。

  

  23

  化腐朽为神奇——《洛基恐怖秀》

  这部CULT FILM的旗帜性代表电影绝对会让那些古板刻板呆板的人彻底吐血晕过去,从来没有一部电影可以拍成这个样子,银幕上银幕下,你所要做的很简单:跟大家一起尽情摇摆,哪怕楼下邻居冲上来把你家门砸烂。片子一切布景、剧情、表演看起来其实都挺简陋俗气的,但加在一起就这么不可思议,化腐朽为神奇,也许你并不爱它,但你绝对不能否认它的独一无二。

  

  24

  《我自己的爱达荷》

  ——寻找,哪怕前方只剩绝望

  喜欢这部影片纯粹是因为River Phoenix这个天才,在这部影片中,他将自己的灵魂与剧中角色迈克容为一体,将一种精致脱俗,但又迷离忧伤的情绪发挥到了极致,可以说这就是他一个人的电影。影片结尾处,蓝天白云下,西部的荒野大地里,一条起伏的公路寂寞地伸向远方。又一次昏睡过去的瑞弗.菲尼克斯躺在路上,他沉睡的脸像天使般纯洁无邪。

  这一刻时间为之停止,镜头却留住永远,我想,如果River Phoenix没有离去,那么今天的他会不会像Keanu Reeves、Brad Pitt和Johny Depp那样渐渐被周遭磨去当初的棱角,但这只是如果,River Phoenix的悲剧性一生加深了其故事的传奇性,即使他已经远离尘世14年,他的独一无二,他的无与伦比仍然独树一帜。

  

  25

  《疯狂店员》

  ——胡搞瞎搞原来也可以这么NB

  这部影片堪称喜剧电影类型的翘楚,它的产生本身就带有一点传奇色彩,导演凯文.斯密斯出生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从小就喜欢插科打诨,当他在前辈,独立电影《城市浪人》的导演的作品下感染投身电影时,他还是个一文不名的毛头小子,他通过转让漫画收藏等手段筹集了9000美元上了电影学院,四个月后又退学,之后的一个冬天,一个月的时间内,写出《疯狂店员》的剧本。

  1994年,为了开拍《疯狂店员》,他向老板申请,借到了其工作的便利店夜间店面的使用权,然后通过信用卡和向亲朋好友的借贷,前后投资27575美元,花费21天拍摄,后期也是凯文在隔壁录影店完成的,就是这么会被许多学院派正统人士嗤之以鼻的草根电影,在当年的圣丹斯电影节和戛纳影展上却大放异彩,得奖无数,因而可以说,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属于所有立志成为导演的青年才俊的童话梦想~~

  

  26

  不彻底的梦想家——《戏梦巴黎》

  首先必须要说的是,这部影片真的是太美了,每一幅画面都可以单独成景却又创意十足,忘不掉片中伊莎贝尔扮维纳斯的惊艳瞬间,绝对可以让人三月不知肉味~不过这种如人间不食烟火的纯洁感觉在反衬三位主演之间疏密而又繁琐的联系时,反倒显得脆弱而荒诞

  

  27

  《薇罗妮卡的双重生活》

  ——一个灵魂,有着两生;一个结束了,另一个便继续下去

  很难用三言两语来表达我对此片的喜爱,喜欢《情书》的人应该会很喜欢这部影片,岩井俊二看样子受此片影响很深。看《薇罗妮卡的双重生活》,你会找到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感觉我说不上来,但是每个人肯定也经历过:比如某天你看到一个你并不认识的人或者经历一个从未经历的场景时,突然有种以前好像也曾经历过见过的感觉,这种感觉熟悉而迷茫,即发的似曾相识,用前世的记忆来解释不合情理。这部电影就向我们解释了我们心中这种无由来的坚强和孤寂。

  波兰的Weronika,法国的Veronique,一个灵魂的两生命运,她们唯一的一次交集,是在波兰的克拉科夫广场。很难一下子清楚的体会基耶斯洛夫斯基对于自己祖国的复杂感情,只是一次次在电影里有意无意对比法国与波兰的他,确乎永远在对波兰的尖刻后面有一丝温暖的怀念乃至激赏,而对法国的平稳叙述中暗示着一种欠缺,在欠缺里时时回首注视自己的故乡,故乡的过去。就像他让华沙的Weronika死去而让巴黎的Veronique寻找,她们连接生死两界,唯一的证明是那张照片里的注视。错失和释然终于彼此轮回,生命是否能够延续和承接?无人知晓。

  

  28

  影史上最沉默的电影——《裸岛》

  这是我见过的三大极致电影(我自己排的),另外两部是一个镜头拍到底的《俄罗斯方舟》和一点音乐不用却依旧能吓死人的《群鸟》。不过和另外两部不同的是,《裸岛》不是一部能轻易消化的电影,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性和时间,还是劝你对之敬而远之为妙。

  沉默,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特色。上面介绍《维诺尼卡的双重生活》中提到的“言不在多,文不在长,贵在精深”这里同样适用,有的时候,真挚的感情并不需要说出口,无声的力量有时会比激烈的言语更能打动人。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描述的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单纯的欲望——生存,这种渴望,在工业发达的大社会背景下,在一个光秃秃的海岛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不知为何,想起了陈凯歌的《黄土地》)。影片对农民夫妇不断的挑水灌溉不厌其烦的详细展示,是怀着一种深深的敬意在其中的,是对“人定胜天”不向命运低头精神的崇高敬意,这是一种内敛的力量,一个表情,一个手势,就能令人震撼。

  

  29

  《爱情是狗娘》

  这是一部结构和情节相当出彩的电影,很难相信这是导演的处女作,因为手法实在太,太纯熟了~~

  想就其结构上做个有趣的对比,《爱情是狗娘》在情节上与《低俗小说》很像,都是同样讲了三个故事,同样是把时空打乱,同样是设置若干个交叉点(《通天塔》和《21g》也是阿加多?冈萨雷斯?伊纳里多的作品,故省略)不过他们都是平行时空;《时时刻刻》则是围绕一本书,描述了三个时代的三个女人的三种不同又相同的命运,因为沃尔夫的书,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命运交织成了可能;1981年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命运之歌》和1998年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以及1999年的《滑动门》则属于另外一种结构,通过一种假象式,或者称作假设式的结构,根据不同情境设定,使得人物命运发展有了无限可能;1994年的《暴雨将至》则属于三段回环式(上面推荐中我有介绍过),它不属于点散状,而是呈现一个奇怪的圆,没有终点也没有起点;2005年的《冲撞》则比较特殊,故事分N条主线,同时并行发展又互相交错,各个人物之间都有一定程度的联系和交叉点,涉及白、黑、亚裔,黑西哥裔四个不同种族,6个不同阶层、背景的家庭,十余个个性迥异,血肉丰满的人物类型,但整个片子的故事却叙述得条理清晰,引人入胜,丝毫没有凌乱迷离的感觉,缺点在于设计过于精巧,有着典型好莱坞情节巧合特征。

  回到《爱情是狗娘》上来,该片导演最巧妙的处理在于同一场车祸的四次出现,每一次都那么恰到好处,作为剧情铺垫和延伸,效果很好。在第一段落即将结束时,观众了解到那场车祸的缘由,于是在第二和第三段落中自然会想到这场车祸会出现在各自段落中的哪一部分。这种悬念渐渐解疑。一下子将观众的观赏兴趣提高,并一直伴随至影片的结束。另外一个精妙的设置就是关键道具——狗的处理,狗由温顺的动物到善斗的猛兽的转变,折射出人性中潜在的黑暗兽性。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