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电影三岔口剧情介绍(三岔口电影在线播放)

qiaoqingyi 03-14 111

  

电影三岔口剧情介绍(三岔口电影在线播放)

  展览馆的录像厅,挤满了看录像的人(1985)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前的文化消费是贵族人群、精英人群的专属,那么从80年代开始则是大众文化消费的时代。80年代是中国通俗文化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时期。改革开放后,在视觉文化领域, 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文艺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这一时期剧团、文化宫、博物馆等社会文化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尤其80年代中期逐渐兴起的电视、电影成了大众文化中的焦点领域,承担起了文化传输载体的重要功能。中国的视觉文化在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后,逐步走上了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道路,在解除了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封闭状态之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生机。

  

  工人文化宫楼顶上的电视天线,这里有临沂最早的彩色电视机(1986)视觉情结尽在方寸间20世纪80年代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序年代,电视机在中国才刚刚兴起,电视机的普及率远不如现在。那个年代电视作为家庭里最值钱的“电子产品”是富有的象征,所以如果谁家有一台电视那绝对是“富豪”级别的象征。后来,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慢慢成为当时结婚的“三大件”,哪家如果少了一样,在街坊邻居面前都会觉得不够体面。

  80年代的电视机不像现在的液晶电视,有一个非常大的“屁股”、球面屏幕、有一个5~8cm的边框、手动调台等是当时电视的明显特征。你只要看到谁家有一个天线探出头来就知道他们家里有电视,一点一点旋转外接天线只为找到最佳位置看《西游记》,没有有线电视的时代,转天线就能转出一个“大师兄”,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与此同时,伴随着录像带的传播, 80年代末已开始出现录像厅。一些大量未能在影院公映的海外电影(主要是港片)开始集中登陆录像厅。试问现在还有什么地方能一下子集中这么多人,只为看一部电影。满满一屋子的人围着一个十几寸的“方盒子”,看得津津有味,你笑我也笑,你悲伤我也会黯然伤神。众人的情绪随着剧情时而推向顶峰时而又落到谷底,“啊~ ?”“哦~ !”一台小小的电视机能让众人一起紧张一起为剧中的主人公揪心。

  录像厅是电影文化传播的补充,那十几寸的方盒子犹如一个魔法盒装满了80年代童年的奇思妙想,也承载了很多英雄情结,创新、勇敢已开始慢慢发芽。

  

  ↑工人文化宫门前等待看电影的母女俩(1986)→东方红影院售票处(1989)

  

  

  东方红电影院门前卖瓜子和气球的人(1988)

  

  工人文化宫是临沂最早打台球的地方(1987)光影中的视觉快乐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众文化娱乐的消费形式不像今天这么丰富,电影这种较为传统的文化消费形式居于主要地位。80年代的电影热,是一场全民性的精神洗礼,看电影都成了普罗大众追捧的时尚。当时还出现了大量的“现象级”电影,许多作品引发了民众广泛的讨论。譬如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庐山恋》,迄今还在庐山电影院里放映,是全世界放映场次最多、单片放映时间最长、用坏拷贝数最多的电影,堪称是80年代的 “大片”。此时,电影不仅是塑造城市大众文化底色的主要载体,在某种意义上还成了时尚的风向标。《庐山恋》女主角张瑜在片中一共换了43套衣服,影片中的衣服几乎每套都成为了当时女观众追捧的热点,更有“骨灰级”的粉丝连续看了数十遍《庐山恋》,只为了记住里面的衣服样式,然后凭借存留在脑海中的衣服的样式,依样画葫芦做衣服——电影在普罗大众精神生活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0世纪80年代的大陆电影,大幕开启,有着得天独厚的血缘、文化纽带的香港电影最先进入内地。电影文化的广泛传播,也表征着时代精神的解冻和复苏,在这种 “文化热”裹挟下,中国电影旺盛的艺术生命力,成就了现在的电影市场。与此同时,商业类型片也在80年代取得了长足发展,整个80年代的商业片浪潮风起云涌,动作片成了现在竞相模仿的类型。“香港枪战动作猛片” “最新枪战片”这样的宣传噱头,你岂能会错过《冲锋队》《缉毒英雄》?现在看,刘青云、黄秋生、陈小春、于荣光、申军谊,原来我们是看着他们的电影长大的呢?即便你很少看电影,导演陈木胜的作品《三岔口》《新警察故事》《扫毒》等等你总归会看到过那么一部,徐庆东的《重案六组》你是不是也追过剧? 80 年代是关于记忆、关于露天电影、关于光影的快乐!

  

  ↑临沂地区剧团正在排练(1987)→高跷队上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颁布,《条例》宣布国家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1988)

  

  

  秧歌队到部队慰问(1986)

  

  进城的郊区农民,坐在展览馆门前休息(1982)大众文化落地生根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信息流动凝滞,大众文化的自我传播技能尚不完善, 工人文化宫大多成立于这个年代。如果时光倒流,工人文化宫俨然就是一个地方的中心。文化宫在老一辈人的心目中,它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幢建筑物而是一个地理坐标,衡量着城市的方向,是城市的自豪。 文化宫给工人们提供培训技能、学习知识的机会,也给工人们提供文化娱乐场所。每当听到有人被文化宫录取免费进修,或者被文化宫选为小演员,人们总会露出羡慕的目光。80年代,工人文化宫名副其实地成为职工的精神“乐园”,承载着几代人的时代记忆。如果没有到文化宫,也就没有进过城,这是父母这一辈对进城的简单界定,可想而知当时文化宫在人们心目中所占位置的重要。

  工人有工人文化宫,改革开放后的农民也在丰富着自己的文化生活,庄户剧团成了农民朋友的大本营,生旦净末丑,简单的戏台,浓抹的油彩,你方唱罢我登场不亦乐乎,大大小小的演出一个接一个,为农忙完的农民们带去欢声和笑语。秧歌队都成了当时慰问演出的高级别。为庆祝国家保护私营企业的合法权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颁布,高跷队瞬间踩上高跷就上街去了。

  不管是工人文化宫,还是庄户剧团,秧歌队,这些都与大腕无关、与剧情无关、与特技无关, 是纯粹的欢乐,纯粹的记忆,纯粹的温馨,是最直接最接地气的视觉文化。

  20世纪80年代是视觉文化“渐变”的年代,80后是大众人群中具有视觉文化消费习惯的一代人,视觉文化在“渐变”中终将进入大众娱乐消费爆发的时代。图/ 李百军 文/ 吴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