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幽灵、爱情、音乐、舞蹈……无论是哪个元素,都能勾起人们对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想象。作为音乐剧里的永恒经典之作,歌剧魅影的每一次演出几乎都是座无虚席。
那精彩绝伦的音乐和舞蹈,感人至深的爱情,即使是一辈子这么看下去,都觉得不够。在歌剧魅影的世界里,没有所谓的视觉疲劳,只有永垂不朽的传奇。
歌剧院幽灵
在巴黎歌剧院的地下迷宫中,有一个带着面具的“幽灵”,他来历成谜,终日生活在黑暗的地下。但歌剧院的排练,“幽灵”时常会来捣乱,制造出闹鬼的迹象,这让剧院的工作人员个个人心惶惶。
歌剧女主角险些在“幽灵”制造的意外中丧生,她愤怒地选择了退出表演,这个时候,新人克丽斯汀被推荐给了剧组。她美妙的歌喉最终为她赢来了女主角的位置,也开始了她和“幽灵”之间的故事。
原来,克丽斯汀是“幽灵”的心上人,“幽灵”暗中教会了她唱歌,并为她制造了获取女主角的机会。可惜,克丽斯汀对此一无所知,她心中早有所属。嫉妒的“幽灵”禁锢她,威胁她,甚至要杀了她的未婚夫。好在最终他选择了放下,成全了两个相爱的人,自己则留下面具,永远地消失在了地下迷宫中。
戏中戏
歌剧魅影的剧情改编自法国作家的同名小说,整个故事的结构并不复杂,从始至终围绕着克丽斯汀、魅影、未婚夫三者之间展开。爱情的因素给这部音乐剧增添了唯美浪漫,神秘惊险的布局又让这部音乐剧多了许多刺激和悬疑色彩。
而且,音乐剧中还套入歌剧的成分,并使用了大量古典音乐,以及一些经典歌剧旋律,再加上逼真的布景和舞台效果,让每一个观众深陷在这戏中戏中。任何一个细节,都让人不忍错过,每一秒都在随着剧情而动。
离奇的剧情一步步引人深入,那带着极端神秘色彩的魅影让人又怜又怕。他是生活在黑暗中的丑陋角色,而女主角却是生活在阳光下的美丽善良姑娘,他们之间这种极度的对比,使得这部戏中戏变得格外紧凑而富有张力。
艺术音乐剧
作为一部音乐剧,歌剧魅影在音乐的艺术手法上,突破了传统审美,1986年,音乐剧大师韦伯使用了超现实手法和异化声音的特殊处理,推出了这部永恒的佳作,成为美国百老汇的十大经典音乐剧之一。
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用她的古典高音,完美地诠释了剧中女主角克丽斯汀。而魅影的扮演者,同样在这部音乐剧中奉献了最经典的歌喉,使得人们都几乎确信,在巴黎歌剧院,就真实的存在那样一位面具幽灵。
在整个剧情的走向下,音乐也随之产生不同的搭配效果。坠入情网时动人的情歌、化装舞会里热闹奢华的舞曲、地下迷宫里的冷峻恐怖之音……极具反差的音乐变化,让人们久久无法从剧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