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文学艺术的别称和雅称(文学艺术形式百度百科)

qiaoqingyi 03-06 172

  摘要:在世俗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七大事中,茶最是了得,唯它能与琴棋书画相生相伴,生故事,得风雅,著风流。茶是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文人雅士中的常客,古往今来,人们怀着对茶的喜爱之情,给茶以许多褒扬赞美、脍炙人口的别称。

  荼:《九经》无茶字,并非真的无茶,在唐代以前皆用荼以为茶。“荼”最早见于《诗经·邺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其中“荼”字是否指茶,学者推考说法不一。最早明确“荼”字包含有茶的意义的是《尔雅》,晋人郭璞在注释《尔雅?释木》中“贾,苦荼”时注明:“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用羹饮。”这段注释说的就是茶树的特征。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也说:“荼,苦茶也。”

  

  茗:到汉朝的时候茶又为茗。《神农本草经》中,茗就是苦荼,微寒,去痰去火,利小便,少睡,消宿食。茶是魏晋名士先为风尚,《茗赋》的结尾处提到,"惟兹初成,沫沉华浮,焕如积雪,烨若春敷",赋中生动描绘了山涧煮茶,泡沫沉,精华浮的美景。

  据说茗还是云南某地茶的土音,现为茶的雅称,苏轼有诗赞之:“从来佳茗似佳人。”

  不夜侯:茶的雅号,算是人对茶拟人化的戏称。喝茶有醒脑提神,解除睡意之功,唐代白居易诗云:“破睡见茶功。”唐代曹邺诗云:“六脏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晋代张华在《博物志》中说:“饮真茶令人少睡,故茶别称不夜侯,美其功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赞道:“破睡须封不夜侯。”

  

文学艺术的别称和雅称(文学艺术形式百度百科)

  消毒臣:唐朝《中朝故事》记载,唐武宗时李德裕说天柱峰茶可以消酒肉毒,曾命人煮该茶一瓯,浇于肉食内,用银盒密封,过了一些时候打开,其肉已化为水,因而人们称茶为消毒臣。唐代曹邺饮茶诗云:“消毒岂称臣,德真功亦真。”

  涤烦子:杜康解不了的愁,唯茶可以。一杯杯酒下肚,酒越浓,愁更愁。一杯杯茶入口,茶越淡,人却越发清醒,认清忧愁的根源,洗去心中的烦恼。唐代施肩吾诗云:“茶为涤烦子,酒为忘忧君。”表达了饮茶可解心中苦闷,茶又得了涤烦子这个俏皮的名字。

  

  清风使:据《清异录》载,五代时,有人即称茶为清风使,卢仝的茶歌中也有饮到七碗茶后,“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之句。

  余甘氏:宋代李郛《纬文琐语》说:“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五代胡峤在饮茶诗中也说:“沾牙旧姓余甘氏。”

  

  清友: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有“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谓茶也”等句。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

  古人云“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一言道出了茶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

  本公号原创内容欢迎大家分享转发且无需授权!同时我们尊重原创内容的版权,如转发内容的作者及媒体不同意分享传播时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