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露着清雅诗画韵味的中式园林,是一种历史的沉淀、文化的滋养、艺术的再现。中式园林犹如一幅清幽淡远的水墨画,一首意味深长的山水诗,咫尺山水间蕴含千 里江山之气,几乎是每个文人雅士梦寐以求的心灵与灵魂的栖息之地。也许,只有懂得人生况味的文人墨客,会在清晨的雾色中,于中式园林一亭一桥间沉思;在黄 昏的晚霞里,于通幽曲径一石一木间畅想。
中式园林,有着一种阴翳之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有“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之句,呈现出一派天人合一,各取所需的愉悦之 景。中式园林中的阴翳,给人一种幽深、穿越之感,长廊接曲径、屋檐连树枝,园林中的阴,不是暗沉,它是静寂的另一种表达;园林中的翳,不是华盖,它是华丽 的另一种借代。有了阴翳的中式园林,才有年代的记号,才有历史的年轮。
中式园林,有着一种斑驳之美。鲁迅《彷徨·在酒楼上》中言:“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明朝归有光《项脊轩记》中写:“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中式园林斑驳的墙,似一首诗,饱含着历史人文的意蕴与情致,韵味深远,被后世千古传颂。
中式园林,有着一种朦胧之美。与墙的斑驳相映成趣的还有透过树林,照射在地面、房顶、墙面上的光影,随着时光的流动,光影或朦胧或清晰,而朦胧的那一刻, 却是过去与未来的自然过渡。前蜀的贯休《桐江闲居作》诗之九写有:“萧条秋病后,斑驳绿苔深。”唐朝白居易《睡后茶兴忆杨同州》诗则写:“婆娑绿阴树,斑 驳青苔地。”婆娑、庇荫、斑驳、青苔,由雾色与朦胧营造出的天地之物,在中式园林里成为了一种沧桑而深邃的精致,呈现出禅意的清寂之美。
中式园林,有着一种参天之美。中式园林的“镇宅之宝”,从来不是草坪花草之类,而是几棵,或者一排参天大树。一个古刹,一处园林,如若没有参天大树的守 立,所有的历史传承都可能沦为一种臆想。《汉书·谷永传》记载:“太白出西方六十日,法当参天,今已过期,尚在桑榆之间。”宋代梅尧臣《和永叔啼鸟》诗 句:“深林参天不见日,满壑呼啸谁识名。”如此幽深与沧桑,才是中式园林,美学的最高境界。
继续阅读:旅游 鸡汤 中国园林
此文由 热点网 编辑,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首页 旅游» 中式古建园林 文人雅士梦寐以求的灵魂栖息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