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明清文学艺术繁荣时期(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

qiaoqingyi 01-07 109

  大明王朝,历来被不管是学者还是普通民众们误解。被很多人误解为懦弱、昏庸,这与很多明史都有清人编写,我们从太多的清朝影视剧中了解了清朝,但是对大明却非常疏远不无关系。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就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大一统中原王朝的骨气!

  

  明朝,没有汉朝的威武:"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没有宋朝的璀璨:"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也没有唐朝的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但是大明王朝是一个没有汉朝的和亲、没有盛唐的结盟、没有宋朝的纳岁薄币,更没有兄弟敌国之礼。大明无论遇到多大的压力,既没有屈膝投降,也没有割地赔款。即使明末,明朝依然兵分两路对抗满清和李自成,誓死捍卫国土。从明英宗到崇祯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明朝仍然宁死不迁都。"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也是汉人立国的骨气。

  

  明朝确实是古代世界上所有历史超过了百年的帝国之中,唯一没有与其他国家或势力签定任何不平等条约。大明一朝276年,确实没有对外屈膝一星半点。大明"流行"骂皇帝,正德年间,皇帝朱厚照要搞出游,遭到了大臣的一致反对,先后杖毙了十几位大臣,但是大臣依然犯颜阻拦,最后正德帝只能妥协。

  

  在明代,六科给事中是有权利驳回皇帝旨意的,这是中国历史绝无仅有的。虽然这个权利很少有动用,但是确实存在。更有甚者,有大臣直接和皇帝说你只要乖乖在后宫生孩子就行了,国家大事有我们这些内阁大臣来管。这已经是君主立宪的萌芽。

  

  明朝时期,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出现平民化与世俗化趋势,文学艺术空前繁荣。宋明理学也在明朝达到完善。 文学方面,比较有特色的,表现在诗文、小说、戏曲三方面。明代从多方面对中国古典文化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包括类书、政书、丛书、文集、总集、字典、词典、书目等等。其中尤以类书和丛书为最,其规模宏大、编制精密,不仅在中国属于空前,即使是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屈指可数的。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明代继续发展,农学、医药学、金属冶炼等方面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文学方面,中国小说史上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就是出于明朝。冯梦龙加工编辑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每部四十篇,共一百二十篇。明代推崇以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

  

  明代学术思想的空前发展,出现百花齐放,科学精神与实学风尚也开始流行。君主立宪的启蒙思想,已经达到了民本传统和的极限,具有一种冲破千年专制网罗之潜势,一旦新的阶级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这种文化精神,经过改造,便将直奔民主主义。提出“百姓日用即道”,肯定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意义。

  

  明代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繁荣,出现商业集镇和资本主义萌芽,文化艺术呈现世俗化趋势。据《明实录》所载人口峰值为7180但大部分学者认为实际逾亿,也有学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两亿.政策对外强硬,铁血是明朝的宗旨,资本主义萌芽萌发,思维较开明。

明清文学艺术繁荣时期(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

  

  明朝的哲学思想,文化,等各方面都是中国出类拔萃的时代,仅次于春秋战国,清朝除了个别有影响力的文学作品,在哲学、思想、文化等领域是全面的大倒退。

  例如乾隆修四库全书的目的就是将天下的书籍中不利于大清统治的书籍统统列为禁书,而将剩余的书籍全部列入四库全书,这样老百姓就学不到对大清统治不利的思想了.可是这样也极大的禁锢了人民的思想,极其不利于文化思想的发展.许多的所谓禁书实际上都是好书.

  比如,记载我国科学知识结晶的“天工开物”一书居然也被作为禁书,造成此书在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发挥任何历史作用.这是我国科学发展的巨大损失.

  

  实学思潮的涌起,推进了改革事业的发展。明中后期的一些政治家、思想家在批判理学空谈性理的同时,积极提倡讲求实学。这股实学思潮,不仅促使许多科学家深入民间,进行调查、访问、观察、试验,写出《本草纲目》、《乐律全书》、《农政全书》、《徐霞客游记》、《天工开物》等一批科学巨著,还推动一批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学者,投身于各种改革事业。

  

  明朝推翻了元朝残暴的民族压迫统治,恢复了中华衣冠制度,典章文物,审美情趣,把中华文化发扬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明朝第一次向西方世界全面展示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程度。

  明朝文化保留和激扬了中国人的骨气,刚劲之气。

  

  明朝文化灿烂繁荣,不仅在中国国内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深受明朝文化的影响。 东亚 明朝与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是继元朝之后继续深入吸取中国文化,其中起突出作用的,与宋、元代一样,仍是是日本的僧侣们。总之,遣明使时期,那些在日本人中受中国文化浸润最深的以五山禅僧为代表的人们,利用入明的机会,继续表现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渴望、追求与吸收,但又显出与过去时期不同的特点。当然,不仅日本僧人入明,也有明朝僧人去日本,为传播中国文化而努力。

  

  在明朝灭亡之后,日本认为清朝统治是蛮夷的统治。日本还有崇汉尊汉的思想。江户初期德川幕府结束了日本长达几百年的内战,统一了日本,德川初政时期日本国内民心颓废,生产力底下,文化科学等十分落后,对明朝的文化尊崇向往。明朝作为汉族人执政的王朝灭亡,明朝的汉族人人的亡国之痛,结束了南明反清复明的抗争失败后,几十万明朝遗民流落海外,大部分的精英人士却避难于日本,在江户初期日本长崎人口只有八万人的时候,就有三份之一的人口为明朝遗民。

  

  早期避难于日本长崎的明朝遗民,多为江浙一带的乡绅贵族,福建的乡绅贵族和东南沿海富贾一方的海商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人士。南明反清复明失败后,当时明朝廷精英和江浙一带的精英人士,以及和明郑难以共事的一批人士大都避难于日本,人数多达几万人。

  

  隐元禅师在同时期弘法于日本,由于南明时期福清的黄檗山就就常有抗清人士聚集,隐元禅师与当时抗清的黄道周、林汝翥、钱肃乐等交往颇深,东渡前就有许多反清志士皈依到隐元禅师门下。

  

  隐元禅师东渡创立了京都黄檗山万福寺后,为日本的佛教注入了血液,推动了日本佛教界的发展,1654年随隐元禅师东渡的僧人三十几位,先后百年还不知其数的僧人东渡,更重要的是隐元禅师在日本举起了一杆旗帜,创立黄檗宗,鼎盛时有一千五百多座寺院,许多避难于日本长崎的明朝遗民,由于国破家亡很多也追随隐元禅师皈依于隐元禅师门下。

  

  

  隐元禅师弘法于日本,是日本黄檗宗的旗帜,黄檗宗的僧团是当时世界上学术水平最高,隐元禅师和黄檗僧团的禅宗思想涵盖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以禅宗精神真修践行为内核,运用诸子百家精髓为外延,提出知儒方可入佛入佛变能通儒的人间佛教思想,以法为依以戒为师禅宗高度,在日本广泛传播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化技术生产力,传播了最为先进的中国禅宗思想,传播了中国骨气,传播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髓,涵盖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日本社会认为在明末时期以隐元禅师为代表的黄檗僧团,檀越、护法等黄檗关系人士所带到日本的明代的华夏文化,都叫做黄檗文化。所以日本学者柳田圣山认为日本当今社会的发展无论从那一方面上来讲,离开了隐元禅师和黄檗文化都无法做出解释。

  

  隐元禅师在日本弘法期间,运用中华文化中孝文化的基因,用满满的家国情怀,一生只为明人,以禅宗的真修践行为内核,儒家文化为外延,善于吸收百家之精髓,勇往直前的人格魅力,保持着中华礼仪上国,诗书传人的文化魅力,以明代士族的骨气正气底气和勇气在日本教授弘法,东渡黄檗僧人延续百年为日本弘法教授,为日本凝聚和提炼了民族精神,以不争实干造就了江户时期文化和经济的繁荣,达到了明治维新的基础。日本江户时期的社会发展造就了现在的日本,没有黄檗文化,没有明朝精英遗民,日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国家民族的精神能得到跃升,民族素质得到了质的提高。 (林文清)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