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高校人才招聘2022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校人才网2021招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2022年锦州市人才引进计划公示名单公示几天
- 2、杭州博士人才引进政策2022
- 3、2022黑龙江大庆市事业单位招聘条件
- 4、威海市人才引进政策2022
- 5、烟台人才引进政策2022
- 6、2022届高校毕业生仅半数选择单位就业
2022年锦州市人才引进计划公示名单公示几天
7个工作日。为引进高层次年轻人才,打造人才高地,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继续开展招聘引进建设高校和部分重点高校急需专业2022届毕业生工作。对拟招聘引进人才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如对拟聘用人选有异议,可以用书面形式向锦州市委组织部反映,并署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
杭州博士人才引进政策2022
对来杭工作的全球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含毕业5年内的回国留学人员、外国人才)发放生活补贴,其中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毕业时间在2021年10月14日(含)之前的博士,补贴标准仍为5万元。
自2021年10月15日(含)起(以申请时间为准),生活补贴分两次发放,每次按50%额度发放。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富阳区、临安区、桐庐县、淳安县、建德市等西部区、县(市)工作满3年后,再给予本科1万元、硕士3万元、博士10万元一次性生活补贴,其中按原标准(5万)申领补贴的博士,仍按原标准执行。
2022黑龙江大庆市事业单位招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岗位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身体健康;
领取事业单位考试资料
(四)35(含)周岁以下,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与报考学历相对应的(学硕或专硕)学位,在校期间表现良好;
(五)学历毕业证上所学专业与报考岗位专业要求相一致;
(六)2023届高校毕业生需要2023年7月31日之前取得毕业证、学位证,逾期未取得的将取消聘用资格;
(七)符合岗位招考的其他条件。
除符合上述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招聘岗位所需的其他资格条件(详见《2022年度肇源县所属“黑龙江人才周”校园公开招聘岗位计划表》。
2022黑龙江大庆市事业单位招聘条件
威海市人才引进政策2022
为进一步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力度,优化干部人才队伍结构,定于2022年引进优秀青年人才到荣成市事业单位工作。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范围和数量
(一)国内高校和经教育部学历认证的国(境)外高校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20名。其中,综合管理A1岗:男性10名;综合管理A2岗:女性10名。
(二)部分国内重点高校及国(境)外知名院校(有关院校名单见附件1,不包括分校、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40名。其中,综合管理B1岗:男性20名;综合管理B2岗:女性20名。
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
2.在大学就读期间,担任过班级干部,校、院级学生会职务(班级班长、副班长、生活委员、学习委员等,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等,校、院级学生会主席、副主席、部长等)。担任上述职务时间1年以上(寒暑假计算在内);
3.在大学就读期间,获得校、院级以上(含院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属威海市范围内生源的毕业生,学生干部、荣誉称号等相关条件可适当放宽。
(三)国内高校和经教育部学历认证的国(境)外高校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20名。其中,综合管理C1岗:男性10名;综合管理C2岗:女性10名。
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为中共党员,且担任过主要学生干部(班级班长、团支部书记,校、院级学生会主席、副主席)时间1年以上(寒暑假计算在内);
2.为中共党员,且在大学就读期间,获得校、院级以上(含院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拓展资料:
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政治素质好,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品学兼优,爱岗敬业,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和较强的组织、实践能力。
(三)具有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能够适应工作需要;具备履职所需要的综合素质、专业水平,服从组织安排。
(四)在规定的学制内正常毕业并按期取得学历学位证书。
(五)2021年、2022年毕业的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
法律依据:
《山东省人才发展促进条例》第二十七条人才引进与流动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破除户籍、所有制、地域、身份、学历、人事关系等制约,增强和释放人才活力,注重柔性引才和靶向引才,优先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烟台人才引进政策2022
为吸引优秀青年博士人才来烟开展博士后研究,2020年6月,烟台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人才集聚引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将博士后在站生活补贴标准提高到每年10万元,最长补贴3年;新增一次性15万元出站留烟奖励;符合条件的可继续享受烟台市引进人才购房补贴和生活补贴政策,其中购房补贴20万元,生活补贴每年3.6万元,补贴3年。综合最高可获得政府补贴75.8万元,政策待遇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2022年,烟台市共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基地)40多家设立单位发布博士后需求岗位95个,招聘单位层次高、实力强,需求岗位数量多、待遇优,涉及领域涵盖绿色石化、有色及贵金属、汽车、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食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清洁能源、航空航天等九大产业集群,最高年薪80万元,最高可提供科研经费500万元,创烟台历史新高。同时还按规定享受住房、子女入学等待遇和服务。
烟台向海内外优秀青年博士人才发出邀约,真诚希望选择烟台作为事业起点和发展平台。烟台市将以最周到的服务、最完善的保障,让博士后人才在烟台这片创新创业热土收获幸福、实现梦想!
2022届高校毕业生仅半数选择单位就业
2022届高校毕业生仅半数选择单位就业
2022届高校毕业生仅半数选择单位就业,越来越多人选择自由职业或创业,愿意去公司单位上班的人在逐渐减少。这是继去年之后,连续第二年呈现单位就业比例下降,2022届高校毕业生仅半数选择单位就业。
2022届高校毕业生仅半数选择单位就业1
近日某招聘平台发布《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调研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报告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仅50.4%选择单位就业,比2021年下降6%。
截至4月中旬,男性应届毕业生收获Offer与签约占比分别较女性高出13.4和11.8个百分点,签约率为女生的两倍。结合求职行动,男生参加视频面试的占比整体多于女生,因而收获更多机会。同时,女生因未来面临的生育负担等问题遭遇的性别歧视也一直难以消除。
仅一半毕业生选择找工作,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进一步提升
智联招聘调研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50.4%选择单位就业,比去年下降6个百分点。而自由职业(18.6%)、慢就业(15.9%)的比例均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这是继去年之后,连续第二年呈现单位就业比例下降,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的特征。
此外,考研热趋势下,选择在国内继续学习的比例占近一成,出国继续学习的比例为1.3%,比去年略低。
就业压力是选择毕业去向的首因
应届生选择去向时考虑的因素中,就业压力占比最高,为47.6%,其次为所学专业(36.1%)和经济形势(35.6%),院校背景、长辈意见、理想爱好等因素影响程度较低。可见,与个人因素相比,环境因素对毕业生的去向产生了更为重要的影响。
当前国内疫情反复,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承压,感受到今年求职竞争非常激烈的应届生比例为61%,比去年高6个百分点。因此更多人选择继续深造、自由职业、慢就业等方式缓解自身就业压力。
选择读博的硕士生增多,“考博热”可能正在兴起
具体看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去向,2022年,硕士研究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11%,显著高于2021年的4.3%。一方面,国内博士人才仍较稀缺,薪资水平相对其他学历有明显优势,吸引更多硕士生考博;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硕士生暂缓就业的一个选择,“考研热”是否会逐渐渗透到“考博热”,值得关注。
双一流院校学生比普本、专科生更爱深造
毕业院校等级方面,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单位就业、自由职业、慢就业上的意愿均要高于双一流院校。而在双一流院校毕业生中,17.6%决心在国内继续学习,还有4%选择出国深造,分别高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10.9个百分点、3.1个百分点。可见,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愿意在本就占据优势的院校和成绩方面继续加成,用时间成本换取更大的就业竞争力。
中高收入家庭毕业生倾向深造,中低收入倾向自由职业、慢就业
除教育背景外,家庭收入对应届毕业生的职业规划也有影响。32%的家庭收入“中上”应届毕业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占比明显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家庭学子。而家庭收入“高”的应届毕业生选择“出国继续学习”的占比17.1%,明显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家庭学子。
中低收入家庭毕业生更倾向于自由职业和慢就业,其中,分别有21.5%、19.5%的低收入、中下收入家庭毕业生选择自由职业,占比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家庭学子。分别有18%、17.6%的低收入、中下收入家庭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占比高于其他收入水平家庭学子。
无论是在国内继续深造,还是出国留学,都需要经济支撑,家庭条件较好的毕业生在提升学历方面更有保障。而家庭条件较差的毕业生选择打零工或观望就业行情,能够补贴家用并随时抓住合适的就业机会。
2022届高校毕业生仅半数选择单位就业2
4月28日消息,智联招聘发布《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统计平台上2022年高校毕业生的求职与就业简况。
今年,我国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有1076万人,规模首次突破1000万人,同比增加了167万人,各行业的就业竞争压力更为激烈。因此,今年很多毕业生主动降低了就业期望,只有不到一半的毕业生求职成功,平均签约月薪为6507元。
调研报告显示,截至4月中旬,46.7%的应届毕业生求职成功,38.1%的求职者获得1~3个工作邀约,15.4%成功签约,其中有接近八成签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与所学专业对口。
已经签约的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6507元,比去年的7395元下降了12%。而签约月薪超过10000元的占比仅10.7%,相比去年的19.2%出现了大幅下滑。并且,有55%的毕业生因外部因素影响降低期期望,平均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的6711元下降了6%。
求职去向方面,2022届毕业生中50.4%的人选择去单位就业,比去年下降6%。自由职业占比15.8%,慢就业占比15.9%,均比去年提高了约3%。可见,越来越多人选择自由职业或创业,愿意去公司单位上班的人在逐渐减少。
近两年,受全球疫情影响,很多公司企业的经营状况面临巨大挑战,尤其是从事跨境电商、外贸行业的公司,遭受的打击更为惨痛。
影响较轻的可能就是裁员以降低经营成本,严重点的可能就直接倒闭关门了。近段时间国内疫情也比较严峻,上海等地宣布停工停产,居民也只能封闭在家,对不少公司的发展造成影响。国内报业十强《计算机世界》在昨日宣布,公司停工停业,全体员工安排待岗。
可见,近两年的就业环境真的不太乐观,很多大企也频繁传出裁员的消息,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了。不过,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也给大家创造了更多创业和就业机会。随着国内疫情稳定,各行业复工复产,对人才的需求也会逐渐强烈,还是会有大量好岗位出现的,毕业生们可以继续丰富自己,等待更好的就业机会。
2022届高校毕业生仅半数选择单位就业3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刷新历史纪录。近日,招聘平台(智联招聘)发布《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下称《报告》),调研时间为3月中旬至4月中旬,为毕业生寻找理想工作、企业寻求合适人才提供参考。
《报告》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仅一半毕业生选择单位就业,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进一步提升;毕业生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下降约6%,求稳心态有增无减,对国企热衷度继续上升。
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进一步提升
《报告》指出,2022届高校毕业生中,50.4%选择单位就业,比去年下降6个百分点。而自由职业(18.6%)、慢就业(15.9%)的比例均较去年提高3个百分点。这是继去年之后,连续第二年呈现单位就业比例下降,自由职业、慢就业比例上升的特征。
当前国内疫情反复,感受到今年求职竞争非常激烈的应届生比例为61%,比去年高6个百分点。因此更多人选择继续深造、自由职业、慢就业等方式缓解自身就业压力。
另外,选择读博的硕士生增多,“考博热”可能正在兴起。2022年,硕士研究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为11%,显著高于2021年的4.3%。一方面,国内博士人才仍较稀缺,薪资水平相对其他学历有明显优势,吸引更多硕士生考博;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硕士生暂缓就业的一个选择,“考研热”是否会逐渐渗透到“考博热”,值得关注。
毕业生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下降约6%
《报告》显示,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的6711元下降约6%。其中,4000元以下期望月薪的占比12.8%,高于2021年的8.9%;6000元以上期望月薪的占比44.6%,低于2021年的50.8%。无论从平均值,还是分段薪酬来看,本届毕业生降低月薪期望值都具有普遍性,这也表明毕业生愿意降低薪资要求以适应就业市场。
对于偏好的就业企业类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4.4%,高于2021年的42.5%。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17.4%,比2021年的19%继续下降。国企热、考公潮升温,民企热度降低,共同折射出本届毕业生在选择工作上的求稳心态加剧。此外,可能也与疫情后国企面向大学生的`扩招有关。
今年更多毕业生愿意去小微企业就业。本届毕业生中,有45.1%青睐规模在500-9999人的中型企业,占比最高,并高于2021年的44%。同时,毕业生对小微企业的选择增多,2022年选择微型企业、小型企业的毕业生占比3.6%、34.4%,高于2021年的1.8%、28.7%。
这正是就业压力加大下的务实选择,与期望月薪下降表现一致。这对小微企业来说,也是储备新生力量的好时机。随着政府持续纾困小微企业,度过疫情冲击后的小微企业也将收获更多年轻人才。
截至4月中旬,46.7%求职毕业生获得Offer
经历了春招季,一些毕业生已经拿到Offer并完成签约。据智联招聘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46.7%已收获Offer,低于2021年的62.8%。
其中,获得1-3个Offer的占比38.1%,低于2021年的48.9%。15.4%有求职计划的毕业生已签约,低于2021年的18.3%。与签约率相比,求职录取率的降幅更显著,从侧面反映出招聘岗位减少,毕业生对工作的选择余地缩小。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对大学生就业吸纳作用提升。从毕业生签约的单位性质看,签约民企、国企的毕业生分别占31%、30.9%,共吸纳6成以上毕业生就业,是促进就业的双主力。
但与去年相比,民企、国企比例分别下降12个、5个百分点。而国家机关(10.6%)、事业单位(7.6%)的比例分别上升6个、4个百分点。疫情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释放更多就业岗位,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更好吸纳作用。
高校人才招聘2022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校人才网2021招聘、高校人才招聘2022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