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计算机网络技术太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容易学吗)

sukai 2023-12-02 153

  所谓“媒体老师”们的臭毛病就是,别人眼中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在他们看来天都要塌了。譬如“解救纸媒”这个微信公众号就把传统媒体人的焦虑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说起科技新媒体的危机,关注者却寥寥。

  所谓“媒体老师”们的臭毛病就是,别人眼中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在他们看来天都要塌了。譬如“解救纸媒”这个微信公众号就把传统媒体人的焦虑感表达得淋漓尽致,然而说起科技新媒体的危机,关注者却寥寥。

  本文酝酿于上周末,2月23日下午草就。之后,格致君就跟好基友们去愉快玩耍去了,傍晚发现Tech2IPO创见的微信平台推了一篇《为什么说现在的科技媒体都药丸?》,不过他们更无厘头了点儿。

  以下是我对科技新媒体现在和未来的看法。

  几天前,圈内有着“小本本主编”之称的张同学,发了条微博吐槽道:“好想取关所有科技相关账号,专心做个哈哈党。”读罢心有戚戚焉,从前东家离职之后,我也逐渐将相当一部分科技新媒体(尤其成立于2010年以后的媒体)从自己生活中驱逐出去,只保留了爱范儿与IT之家的app(看前者内容,围观后者社区评论)、Tech2IPO创见与WPDang的微信公号(前者关注泛科技互联网内容,后者研究微软垂直生态).

  关注一家媒体意味着读者把自己的信任和品位都托付于此,媒体对读者的生活与言行的潜移默化也不言而喻。但绝大多数科技新媒体只不过送你一套透明的新装而已,除了傻兮兮地装逼外,别无它用。一个趋势是, 鉴于多数人都不值得在虚幻的科技媒体上浪费太多时间,对信息来源的祛芜取菁将成为人们高效工作和生活的必需步骤——科技媒体从业者呢?他们交际之广,在朋友圈即足以满足其绝大部分信息需求,关注那么多科技媒体无非是做“竞品分析”而已——因此对普通读者而言,取关也不意味着你会落后于科技洪流,相反这将消除生活中绝大部分无趣的杂音。

  我愿以从业者和读者的双重身份来解释这一己之见。

  一家科技互联网新媒体赖以起家的优势因素包括:基于人力的超快编撰和通过微信/app的即时推送,客观事实之外的个性化评述,花样繁多声势浩大的线下活动。但这些并不是什么“护城河”,没有学习成本,在合适的时间区间内,一个又一个类似媒体都能靠copy此模式起家,就出现了千媒一面、众口一词的可怕现状。悲剧的是,时代在变,新媒体的定义也快速变化,原来的科技互联网新媒体还没有来得及以上述优势站稳脚跟,即开始急速退化。所以你到底为什么要关注这些科技新媒体?

  你相信急速推送?他们把你麻痹得不轻

  一场重大的媒体发布会上,大部分媒体记者很难及时写出现场稿,但可以通过微博或“不断更新”的消息来播报进度,这种“瞬时信息”给没有到现场的新媒体编辑以极大便利:即使不在现场,也可以通过搜罗多家信息,熟练地编辑完毕并通过微信/微博/app推送出去。这种“信息OTT”行为似乎令参加发布会都成为赘举。

  且举一例,17TV在2015年5月在798举行了一次发布会,我在现场颇有悔意:“怎么会参加这种没意义的会呢?”但事后写完那篇《叫板乐视小米的17TV,好像很寂寞的样子》才恍悟:很多产品必须在现场才能体验,很多演讲者的语气、风格也只能在现场才能揣摩,更多的细节只有在现场才能观察明白。因此所谓“80%发布会可以不参加”的“新媒体思维”是“急速推送”造成的第一重误解——窃以为这个比例可以降到50%。

  而在这些发布会上更是媒体同行互通人脉、并就相关行业信息进行讨论切磋的时机,倘这活动在国外,也不失为开阔眼界的好办法,而只在电脑前做键盘侠的人往往丧失了这种成长机会。有意放弃这些机会是为了“急速推送”而造成的第二重误解。从这个角度来说,主张完全不去参会的采编,是偷懒;主张不去参会的老板,是自私。

  你还迷信“个性化表达”?

计算机网络技术太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容易学吗)

  我坚持认为:一家科技新媒体酷不酷,先看产品,再看审美,最后才看内容。 好的内容角度易见,美且易用的产品却难得.

  在传统媒体的主流话语面前,新媒体的“个性化表达”一度成为无可争议的优势。嬉笑怒骂的个性化表达固然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但并不意味着文理不通的耍宝自嗨就能是真正的通行证——国产机厂商华为是针对苹果和FBI撕逼事件表态了,但99.99%不源于你发某篇文章产生的舆论压力——中国的媒体人太善于自嗨,以至于天真地把自己假想成“无冕之王”。

  随着澎湃新闻、界面新闻等一批有着传统媒体背景的新媒体出现后,“个性化即新媒体”的现状产生了极大变化:传统媒体转型似乎没有那么难,只消弄个新马甲就行。

  若比拼深度写作,则惯于接受第三方投稿,或故作惊人之语、为指摘而指摘的科技新媒体往往溃不成军。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刷爆你朋友圈的文章,多数出自传统媒体之手。只谈2016年以来的几个例子:除了《罗辑思维的“地下江湖”》是出自互联网新媒体平台Pingwest外,《程维战栗》出自《中国企业家》、《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出自《时尚先生》、《“失败者”李晓峰》则出自《GQ中国》,比例之悬殊可见一斑。而在文网日密的当下,不是人人都会用春秋笔法完整表达己意的,在这方面,传统媒体对“穿棉袄洗澡”更是熟稔。

  更多时候,不少科技新媒体是典型的“严于律人,宽以待己”。 他们在骘评臧否行业公司策略得失、产品优劣时,少有反省自己在内容之外的产品或策略是否也经得起推敲。

  哦天哪,你还喜欢参加他们的线下活动?

  多数科技新媒体在未找到广告之外的第二条致富路之前,也只能不断地做线下活动。

  假如你翻检“懒汉互联”近三年的活动日历,不难发现科技新媒体的花样太多——创业者交X万元成为会员,就能优先获得被报道机会;明星公司多花几个钱赞助,就能让高管上台演讲;而围观群众如果乐意,花几百块钱甚至找赠票就可以混进去,在人丛中鸭一样地伸出脖子来看仰慕已久的大佬,听几句发言然后在朋友圈迤迤然转发所谓“干货”……这些科技新媒体之能事无外乎此:所谓线下活动一则展示平时在互联网科技行业的影响力,另则是给这些公司提供PR的舞台。

  小保方晴子那么成功的实验室案例,不也是因为不具可重复性而被发现是造假么?生物试验如此,创业管理更如此,从没见过哪个大佬的成功经验被后来者复制成功的,因为“历史制造英雄”。

  鸡汤喝饱了还真变不成鸡血,然而偏偏有人喜欢自我麻醉还以此麻醉别人。

  所以,科技新媒体还有没有未来?

  内容日渐弱势但持续自嗨,盈利模式不清晰,个性化表述难容公正立场,多数玩家又完美错过了移动化浪潮……当下红到发紫的“内容创业”,好像没这些科技新媒体什么事儿。这里我尝试以三年为限,聊聊它们可能面临的未来。

  低水平写作者被淘汰,但也没有高水平写作者来替补。多数科技新媒体的原创能力是个硬伤。未来,机械转载、变花样复制粘贴洗稿的采编,不仅在门户没有容身之地,而且在钱少活多累成狗的科技新媒体圈子也将迅速出局。鉴于采编们收入并不高(灰色收入除外)且有可能转向PR、投资人等高收入工种的现状,未来科技新媒体将面临人员固化,很难再有新的优秀采编加入。

  特色平台退化为无个性渠道,垂直媒体兴起。任何一种创业,一开始,人们只想活下去,后来野心大了就想做平台,再后来资源多了就想玩生态——互联网科技圈视为理所应当的成功之路,多数的极限是第二层,最后拘于眼界、财力和精力而成为整个行业生态的一部分,但“生态”这条路最不适于科技新媒体。不少科技新媒体接受自媒体投稿,试图通过审、编、发稿的方式来保持个性,营建新媒体生态,但事实是,从百度百家、界面和今日头条都开始为自媒体大开绿灯之后, 新媒体的赛跑终将倒退为渠道的竞争.

  自媒体与新媒体采编虽同属内容生产的最底层,但自媒体不排斥与PR谈合作,桌上的筹码就是这些发稿渠道,而尽职的新媒体采编下场往往凄惨,即便他们中最优秀的也会因为没有PR合作或生活窘迫而离开这些渠道化的新媒体。

  只关注TMT的科技新媒体似乎也意识到了内容同质的危险性,开始不断拓展内容殄域,试图挽救不断衰退的内容质量,但这除了加速“门户化”,同质化的现状并无任何改善。相形之下,垂直媒体反而有望将成未来主流,36kr和铅笔道之类的创投媒体外,娱乐媒体已是另一波踩准节奏的玩家(如橘子娱乐已经得到了1500万美元B轮融资,而娱乐资本论已经实现了从垂直媒体到线下活动再到FA的顺利转型),未来VR等硬件垂直媒体或将是下一波。

  但这不是时间的尽头,正如托马斯老师说的那样,“ 科技新媒体话语权的最终归宿可能不在媒体机构,而终将向高水平个体离散。”2016年将成为科技新媒体进化的分水岭,大多数平台都会加速堕落,这个领域有望出现一批新的、不依靠任何平台起家的意见领袖——这可能是精英群体的又一次胜利。

  现在,回到我们一开始谈的话题上,如果你订阅了过多的科技新媒体号,那切莫让这些号占据你的私人生活,不妨像我一样,让这些夸夸其谈的玩意儿去它们该去的地方,而你可以关注更有趣的,这才是拯救自己的良方。

  (责任编辑:DF207)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