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中国文学艺术联系系统(中国文学艺术联系系统有哪些)

qiaoqingyi 2023-11-17 128

  一、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考试艺术学理论专业招生目录(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育明考博备考解析:

  1、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专业,2015年有15个研究方向15位导师招生,2016年12个研究方向12位导师招生,每年的招生人数在9-15人之间。每位导师的的研究方向不同,专业课二的考试内容也有所不同。

  2、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专业考博的报录比平均在10:1-15:1左右(竞争较激烈),最终录取的学生专业课分数都较高,所以复习中要注重专业课的复习。

  3、初试英语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育明教育针对中国艺术研究院考博开设的辅导课程有:考博英语课程班·专业课课程班·视频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博成功的基础保障。中国艺术研究院考博咨询育明考博球球八九三二四一二二六

  中国艺术研究艺术系专业介绍: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系研究方向广博,师资力量雄厚。学科导师涉及本院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所、红楼梦研究所、中国文化研究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文化发展战略中心、公共文化政策研究中心、艺术人类学研究中心、文化艺术出版社,以及故宫博物院、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国家图书馆等相关部门和单位,包括文艺学和艺术学两个专业,内含文艺理论、文学创作与批评、艺术文化学、艺术思想史、中国近代学术思想、艺术美学、中国诗学画论、艺术管理、文化发展战略、公共文化政策、法律文化、女性主义、宗教文化、故宫与博物馆管理、艺术人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红楼梦与古代小说、艺术经济学、城市文化建设、文化产业等十几个大类,三十个研究方向。

  从传统来讲,传统学科的史论研究是艺术学系的最大特色,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等;从传承来说,传统学科在保留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努力与时代特色相结合,又有新的发展与创新,如古代小说的研究与时下名著的影视改编研究相结合,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兴起使诸多传统学科的研究有了新的思路与视角;从当代来看,许多因社会发展而新兴的专业蓬勃而起,如艺术管理学、艺术经济学、文化发展战略与文化政策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等,它们立足于社会需要,与全球化与市场化接轨,其发展态势方兴未艾。

  艺术学系名家众多,刘梦溪、范曾、王文章、田青、周和平、单霁翔、郑欣淼、张少春、张庆善、詹福瑞、李文儒、王能宪、李心峰、王列生、梁治平、方李莉、孙玉明、摩罗等都是本学科的知名学者、领军人物和实践专家。艺术学系根据这些名家的学术特点设立相关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艺术学系就形成了综合交叉、广博纷繁、新旧并盛、中西杂融的特点。

  艺术学系科研成果丰硕。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李希凡《中华艺术通史》、刘梦溪《红学》和《中国现代学术要略》都具有学科奠基性的意义和地位;此外,王文章《中国先进文化论》、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及《学术思想与人物》、李心峰《艺术类型学》及《元艺术学》、王列生《文艺人类学》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论》、方李莉《新工艺文化论》和《遗产实践与经验》、张庆善《名家解读红楼梦》、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孙玉明《红学:1954》、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孙伟科《红楼梦美学阐释》等在学界都有重要影响。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理论专业考博艺术概论考博笔记

  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一、本章内容概要

  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中国文学艺术联系系统(中国文学艺术联系系统有哪些)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中国南北朝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这样一来,“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艺的内容,“文”仅仅是作为“道”的工具而已。显然,这种“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处在19世纪和20世纪转折点上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尼采是从美学问题开始他的哲学活动。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乃至人生的意义等等,它们成为尼采全部美学和哲学的前提。在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南北朝时代是文学日益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抒情言志的特点得到重视。但是,这个时期有的文艺评论家把“情”、“志”归结为作家艺术家个人的心灵和欲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会现实的联系。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文学的艺术本质特征。

  第三种,“模仿说” 或“再现说”。西方文艺思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模仿说”一直是很有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实,但他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使其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美学家和艺术家们,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探究艺术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律,提出了许多精辟的、颇有意义的见解。

  (2)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为满足这两种生活所分别进行的生产活动,称作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精神文明。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艺术生产” 理论对于揭示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的性质和艺术的特点,以及揭示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的奥秘,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呢?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人类最初的艺术品常常同生产劳动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或者是劳动工具如精致的石器、骨器等,或者是劳动成果如用来作为装饰品的兽皮、兽牙、羽毛等。只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生产才逐渐独立出来,这些劳动产品也逐渐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变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必然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艺术生产的突出特点,是把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并融汇到艺术作品之中。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当然就更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了。艺术生产固然离不开客观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但艺术生产同样不能离开主观创造,只有当艺术家调动他强烈的和丰富的想象来从事创作时,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从这种意义上讲,艺术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条件。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艺术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生产的“产品”。艺术鉴赏则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这样,对整个艺术系统来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出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艺术生产的全过程中,生产作为起点,具有支配作用,消费作为需要,又直接规定着生产。艺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是为了供人们阅读或欣赏,如果没人欣赏,它就还只是潜在的作品。因而,艺术生产适应着欣赏者的消费需要来进行艺术创作。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生产的动力,推动着艺术生产的发展。可以说,整个艺术系统中,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它们自身的独特规律,正是我们艺术学研究的核心。

  “艺术的特征”一节,阐述了艺术具有的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