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百科(历史地理学方面的著作)

sukai 2023-11-15 138

  

  中国是筷子的鼻祖,相传大禹是世界上使用筷子的第一人,作为一个文明,一个时代的象征,大禹更像是一个时代的符号。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大禹时代的人开始使用筷子的”。

  箸,即筷子,筷子的文言说法为箸。古时的统一叫法,后来流传到南方,有江有河靠海的地 方,人们觉得不好听,说箸谐音就是住,停住的意思。江边河边挺忌讳船停着不开,为了避免忌讳,改成了快,船快开之意。反其意,讨个口彩。又因当地以竹子制筷,因此把块字加了个竹字头,筷子的叫法至此流传开来。准确来说,是南宋以后开始有这叫法。而且当南宋一开始有这叫法时就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筷。公筷,顾名思义,公共使用的筷子。是一个昏庸无道的皇帝宋高宗赵构发明的,他看宫里头吃饭时你一筷子我一筷子不好看,命人在旁边放了一双筷子,要吃什么先夹到自己碗里再用自己的筷子吃。

  

  上海市准备把筷箸文化当做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申遗,其实是让大家能够更充分的领略到中华文明里筷子文化的独特魅力。上海之所以会首先提出,是因为上海是新中国第一条筷子生产流水线的诞生地,它现在生产的筷子只供应给国宴使用。所以上海对筷子文化的重视要高于其它地方。另外,也是有一种紧迫感,在筷子的问题上,可不仅仅是中国一家的问题,整个东亚地区都在使用筷子,日本、韩国同样非常重视筷子。日本甚至都有个筷子节,在每年的八月四号,专门给筷子立个节日。韩国小学有个怎么使用筷子的必修课。

  

  尽管今天中日韩三国都有使用筷子进食的文化,但由于历史和本土化的影响,筷子在三国之中均不尽相同。

  

  中国:在这三个国家中,中国吃的最油腻,木筷子夹住食物的时候,可以防止打滑。筷子长而重,虽然不方便使用,好在吃的比较多,所以夹起食物不是问题。

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百科(历史地理学方面的著作)

  日本:日本人经常吃鱼,用筷子的时候没必要用很大力气,筷子短而锋利。他们吃饭的时候喜欢用筷子夹婉,所以也不需要长筷子。

  韩国:韩国筷子,既没有中国筷子长也没日本筷子短。筷子扁平而重,既可以夹起豆子又可以在小碟子里面撕开泡菜。他们吃饭除了米饭和汤,其他全都用筷子。使用筷子的时候需要用很大力,因而韩国人习惯使用金属筷子。

  

  由古之箸到今之筷,筷子经历了漫长的三千年演变史。筷子流传至今,国人所赋予它的讲究也颇多。

  中国人使用筷子很讲究,有礼仪上的讲究,也有禁忌上的讲究。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不要用嘴含住筷子,不要用筷子指着被人,不要把筷子插在米饭中等等。这是礼貌,祖先传承给我们的礼貌。

  与筷子有关的民间禁忌也有很多,这些东西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密切相关。比如,

  三长两短:摆放筷子时必须两根平齐,我们俗话说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好,不吉利。

  定海神针:拿着一根筷子扒菜,对别人是种侮辱,不礼貌。

  敲盏击蛊:敲击吃饭的杯婉,只有要饭的才敲婉。

  落地惊神:筷子落在地上,捡起来要有致歉的表示。

  当面上香:把筷子插在婉中央,这是在供死人的。

  品箸留声:嗦筷子并且发出很大的声响。

  执箸巡城:拿着筷子满桌子绕,像巡城似得。

  泪箸遗珠:夹菜时菜汤洒了一路,不用碗碟接着。

  迷箸刨坟:拿着筷子不停地在菜里翻找,菜翻得乱七八糟,跟刨别人坟似得。

  这些禁忌大人可能不会有,但小孩子不注意,可能出现这些问题。我们日常与人接触的过程中,可能有人就非常忌讳这些,所以说,加强筷子文化的传统教育,可以使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

  

  了解筷子文化是寓教于乐,非常赏心悦目的过程,不仅陶冶自己的情操,还让孩子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的精髓,值得我们永久地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时姗姗)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