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宋代为什么没有文学艺术(为什么宋代会出现文人政治)

sukai 2023-10-23 116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发展到宋代之时可谓异峰突起,举世瞩目。理学、宋词、话本、史学及闻名世界的三大发明,犹如明珠璀璨,熠熠生辉,在中国古代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如此先进、发达的文化,肯定是和教育分不开的。回顾宋代的教育,或许能为今天教育及社会的发展提供些有益启示。

  (一)整个社会重视教育

  通过下面说的这件事就能看出整个社会给教育的重视。宋真宗赵恒曾亲笔题词写下《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有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多有鼓动性的纲领性文件。有了皇帝的伟大号召,读书人自然勤奋向学了。朝廷还明确规定各路、州、军、府、县皆须立学,并将地方学校的兴衰、中举人数的多寡作为地方官的政绩衡量标准之一,进行相应的奖惩以刺激地方官吏对教育的重视。

  (二)宋代的教育机构

  宋代管理全国教育的机构是礼部和国子监。礼部除管教育外,还负责祭祀、外交、宗教及与教育密切相关的科学考试,其首脑是礼部尚书。国子监则专门负责教育,其长官为国子祭酒、国子司业、监丞、监主簿。宋朝在京师先后开设国子监学、太学、武学、律学、宗学、小学、医学、书算画学等。其中太学规模最大,最兴盛的徽宗时期学生多达三千八百人。北宋初年没在地方设官学。除京师外,外地只有少数几个书院。宋真宗在位时期,有地方官在孔子故乡兖州建官学,这成为府州建学之开端,朝廷拨赐学田五顷。

  (三)宋代的教育开支

宋代为什么没有文学艺术(为什么宋代会出现文人政治)

  建立学田制,以保证学校、学生的各项开支所需的经费来源稳定,对学田的使用、归属进行明确的规定,并给予免税的优待,严禁豪富之家侵占学田。学田就是由国家拨给、个人捐赠或学校自行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学校将这些土地租佃给附近的农民耕种,收纳的粮食和租金用作官学的办学经费。宋代对学田租佃的管理主要有两种具体措施:一是,官府掌管,在户部统辖下,由各路提举学事官负责,州县“守贰董干其事”,也即举学事官及州县官主办学田的一切事项,包括学田的筹置、出租、收取地租、支付使用等。二是,学校自行管理,即在路、府、州、县主管学校的监司、守贰宏观统领下,学校掌管对学田的处置权,包括学田的经营管理,包括出租、收租、钱粮支付等。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会是空中楼阁,它都需要社会经济的支持,都离不开一定历史条件下政治政策的倾斜。因此,宋代地方文化教育的发展、兴盛可以视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及宋政府务实的文化教育政策的落实。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