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文学艺术就是传情达意(文学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sukai 2023-10-18 148

  刘浩锋,中国湖南人,《亚洲新闻周刊》等多家传媒主笔。当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作家诗人,开天道主义绘画流派,中国文化复兴运动第三任主席,世界文艺复兴倡导者。长沙和文化研究会高级顾问,旅美湖南同乡会理事,旅美福建三山会馆顾问,上海香梅美术馆学术委员会主席,“和文化”国际艺术节学术总主持,纽约当代中国艺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和特约艺术家。中国逻辑学会会员;中国辩证法研究会会员。代表性学术著作有:《和学—中国文化传承与开新》、《中华文化复兴文集》(三卷本),《和学概论》、《美学科学原理》、《世界文艺复兴的推动》等十多部学术专著。

日前,他在东京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传媒的灵魂在于坚持良知正义,敢于发出声音,这是最重要的

记者:《亚洲新闻周刊》在亚洲乃至全世界都有很高知名度。它的内容定位在哪?

刘:主要侧重于报道全世界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艺术,属于综合类的时政刊物。它的定位是一本高端杂志。

记者:最近几年,由于自媒体“风靡世界”,在人人都是媒体人的年代,您作为《亚洲新闻周刊》的主笔,一名资深的媒体人士,对此有什么看法?

刘:我对此是非常自信的。不管时代怎么变,经典的永远是经典。在高端的阅读人群里,他们就喜欢纸媒阅读的审美感,而手机则需用放大镜去看,很费劲。《亚洲新闻周刊》发行历来比较稳定,有固定的读者群和广告客户。当然我们也有自媒体,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你总得跟上时代的脚步,做媒体一样。

记者:《亚洲新闻周刊》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刘:《亚洲新闻周刊》立场是中立的,或者是客观的,这个很重要。媒体是两个方面,要么是正面,要么是负面,我们可正可负,彼此兼容。《亚洲新闻周刊》同样遵守国家的法律,在国家的基本框架下进行报道。当然由于《亚洲新闻周刊》本部在香港,相对来说有更自由的报道尺度,可以从另一角度去揭露或批判一些社会事件。但我们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对国家制度不去批判。

记者:据传,中国国内有媒体,由于自负盈亏经营压力巨大,不得不靠报道负面新闻,比如揭露个人丑闻、公司丑闻等,收取一定费用度日。而公司或个人为了避免丑闻被揭露,往往会采取出钱消灾的方式,解决问题。

刘:到现在为止,《亚洲新闻周刊》还没发生过类似事情,但是被报道的对象确实有找过我们,比如某资本集团的非法集资曝光后,派人找上门来以出资三千万人民币合作项目为名想摆平。还比如湖南某报社。他们牵涉了很多房地产违规违法问题,外边盖高楼,里面盖了数十套别墅自用或行贿宣传口领导,大部分由报社中层以上干部瓜分,被《亚洲新闻周刊》新闻报道后,报社厅处领导层就抓了十来个,据内部透露,总共被抓了40多人。该报社是湖南最大的报社,在湖南没有人能去敢去揭露的。这样的事情很多,不一一例举。

文学艺术就是传情达意(文学艺术的本质是什么)

记者:这篇报道后,对您自身有没有影响?

刘:有,确实有。但我们会在掌握完整证据和事实的基础上报道,也就是不会诬蔑任何人或单位。2016年,我们周刊的记者采访了至少八个省委书记,有正面报道也有负面报道。新闻有生命力,就在于它首先要真实,其次,不畏权贵,不畏强暴,为民鼓呼,为法立威,为国丈言。

记者:高端杂志也要有收入才行,如果有人出100万投放一篇软文,但是不符合贵刊宗旨的,怎么办?

刘:《亚洲新闻周刊》早就脱离财务危机了,现在正酝酿在香港上市。

换一个角度讲,有时候软文也有必要。一本杂志里全部都是深重的内容,给读者造成一种视觉压迫,一种审美疲劳,或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既然是媒体,就要和方方面面有联系,这样才有生命力,才能植根。在合理的范畴我们都可以圆满解决。不能简单地拒绝,也不能简单地全部接受。

记者:您认为传媒的灵魂在哪里?

刘:我认为传媒的灵魂在于坚持良知与正义,敢于发出声音,这是最重要的。现在国内传统纸媒很多都死掉了,但我们能坚持下来,主要是我们定位高端阶层。我们也在积极地转型,有微博,有微信公众号。既与时俱进又不抛弃传统。

“和学”是当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最集中的思想表现方式

记者:您构建了天道辩证逻辑和庞大的天道思想学说,获得了当代著名逻辑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赵总宽教授的高度赞赏,并不吝赞美之词地评价了您的《和学—中国文化传承与开新》哲学专著。您在哲学研究领域提出很多新思维,比如“和学”。“和学”到底是什么呢。

刘:和学简而言之,溯源于中华人文始祖伏羲之天道,继承北宋湖南周敦颐的理学,是理学的继承与拓展,完成了理学的现代化和全球化的统一。所谓现代化就是有现代的数学语言和逻辑的形式语言,来揭示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这样西方的科学家、主流学界才看得懂,并准确理解中国文化的要义。所谓全球化,就是完成了世界几大主流宗教的内核最根本处的打通。1000多年前,北宋时期产生周敦颐完成儒释道合一的哲学理论,化解了第一次外来文化即佛学对本土文化的边缘化危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高峰。

而和学的创建,为何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是因为,理学发展一千年至今正遭遇西方耶回以及科学的边缘化冲击。一个民族历经千万年能够生生不息在于它的文化具有传承与新陈代谢功能。在这一时代召唤下,2012年,和学历经二十余年探索构建,终于在北京香山诞生了。它继承理学并与时俱进拓展,完成了儒释道耶回科学,以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大融合,成功化解了第二次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边缘化危机。

这两个文化高峰,是两千年以来中国文化复兴的见证。所以说,“和学”是当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最集中的思想表现方式。和学不仅是国学核心智慧的现代化与全球化复兴构建,也是西学中国化民族化的创新构建。其中以《太和经》、《太武经》、《三字经》最为简明扼要;我在2012年完成了“和学”相关的著作系统:逻辑学、数学、伦理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历史学、宇宙生命科学、社会成功学等10个体系,并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对外公布。

“和学”的基本模型也是太极图。太极图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了诠释,它是一个矛盾体,辩证体,与我创造的“和学”模型在某种程度上是一致的,都是容纳包容矛盾的系统。矛盾无处不在,运用阴阳差异互补思维构建一个动态均衡体系来处理矛盾,才能达到和谐的境界。现在全球一体化的前提下,提倡“和学”,不仅仅是哲学上解决了世界文化形式多样与价值统一的和平道理,根本意义上也是引导个体转化思维方式,以整体的辩证思维驾驭局部的形式逻辑思维,以天人合一的大审美的思想语言来驾驭艺术创新的语言形式小审美,从而推动新的文艺复兴运动在世界展开。人类的文明形式上千姿百态,各种冲突不断,但在骨子里是想通的,和学在理论上解决了各种文化冲突的根源,促进世界深度的和平与和谐。

记者:“和学”提倡和谐统一,但是不幸的是世界太多彩多姿,每个民族,每个宗教对世界的认知都不同,所以才有了地域纷争……

刘:我认为透过万事万物的表象抓到共同的本质,那就是真理。它不会因不同文明与文化的诠释而改变。比如吃饭,伊斯兰教文明是喜欢手抓饭,基督教文明是喜欢叉子,而我们的东亚文明是用筷子……但殊途同归,核心是吃饭,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和学”就是把各种宗教的症结打通了,万教归一,世界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和平。

当然也有人怀疑“和学”不可能得到各种文明的认同。我认为“和学”的出现,能正确解决当代世界种种危机和冲突,因为它提供的是把握整体、差异互补,多样性统一的思维方式。它与当代世界各种复杂系统是同构的。它打通了基础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集各种理论或科学之大成,使各种科学或理论融会贯通。

记者:提及“和学”,也许会让人想起日本的“大和”文化。您的思想是不是受到了日本“大和”文化的影响?

刘:恰恰相反。日本“大和”文化,起源于我们华夏文明。日中同根同文同种。日本的版图、日本的建筑、饮食、习俗……都隐藏着几千年前的华夏文化的符号和基因,是华夏文化的发展和继承。“大和”在哲学层面就是我们的“太和”,一回事。在南宋被元所灭后,异族统治华夏,导致日本拒绝承认中国。并常常自以华夏正统文明自居。甚至,屡屡有光复中华文明的冲动。孙中山的国策主张为何获得日本国支持,我想在根本意义上,日本的精英一直有一种驱逐异邦光复中华的情结。事实上,日本不应该被西方绑上一条铁链,而应认祖归宗,在文化符号与血脉上回归华夏谱系,才能深层次化解地缘冲突,走向和平。

记者:您认为“和学”的最大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

刘:我认为“和学”最大的价值在于:促进世界各种文明之间的相互尊敬,以及从内心,从真理层面上的相互认同。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上,虽然创造了不同文明,但在真理层面上的价值都是一样的。各种文化与文明的终极使命在于发现真理,按照真理的要求去生活。和学在于发现了各种文明文化的真理,并将之融合统一。只有尊重文化形式差异,才能平等;只有贯通文化价值,才能共和。达成各方相互认同,才会实现和平。有人说这不可能实现,是因为他没有掌握合乎宇宙自然客观运营的思维方式与逻辑工具。这正是中华文化复兴的科学起点。

(和学的哲学模型,蕴含世界几大宗教原理)

记者:您被学界与媒体赞誉为中华文化复兴当代旗帜性思想家。您对世界文艺复兴的研究,也是独有建树。

刘:我研究的世界文化复兴,跟欧洲文艺复兴不同。欧洲文艺复兴解决了个体问题,欧洲文艺复兴解决了个体从上帝怀里独立出来的问题,将个体上升为新上帝,将个体理性上升为西方启蒙运动的价值基石。一切现代的政治经济伦理的价值源于这里。美学追求个人风格,经济上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但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千万人头落地,人们发觉这种思维方式与理性价值也是不可靠的,容易引起世界的冲突。而世界文艺复兴就是讲天人合一,把人和宇宙重新逻辑的衔接起来,进而影响艺术创作与审美转型。把欧洲文艺复兴切割的人与天的关系,重新打通。促进个体的觉醒,提升整个人类文明。

中国作为代表东方文化的中心代表,它的复兴是东西方文化互补融合实现人类文化整体的螺旋型上升发展,是整个宇宙时空运转的使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发展趋势。中国的文化复兴不仅解决自身科学发展的问题,更是解决西方文明危机问题,形成真正的东西方共同的普世价值。

记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

来源:http://energy.chinadaily.cnicm.cn/2017/6_0118/60017.html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