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南宋文学艺术(南宋文学艺术特征)

sukai 2023-10-11 119

图文:旌阳

  月华街,是齐云山巅一古村落。全村前临深壑,后倚危崖,单纯从生存角度来看,月华街并不适合人类居住,至少生存的成本要远远高于山下。然而就在这山际林间,白云深处,月华街不仅于明清之际盛极一时,而且经历了近千年的岁月沧桑,虽几经兴衰至今仍以它有别于其他村落的存在模式和鲜明的特色卓然挺立于徽派古村落之林,并以其独树一帜的道家文化影响着世人。

  齐云古村----月华街不大,仅百十户人家。村子距山脚有九里,蜿蜒曲绕的石阶山道,从登封桥拾级而上,一路要经十三亭穿象鼻岩,过三天门,方能到月华街。然而登这一段山道并不觉得辛苦,沿途如诗如画般的景致使人很容易忘却攀援的疲乏,“山路两旁桃花杂树很多,中途的一簇古松尤奇而可爱;在寂静的正午太阳光下一步一步的上去,过古松、望仙等亭,人为花所醉,浑浑然似在做梦;只有风所惹起的松涛,和采花蝴蝶的鸣声,时要把午梦惊醒,此外则山静似太古,不识今是何世,也不晓得自己的身子究竟到了什么方。”郁达夫的妙笔写出了所有登山者的感受。

  与一般的古村落相比,月华街是幸运的,因为孕育它的母亲 撑它的背景是与黄山齐名,且成名尚早于黄山的道教名山齐云山。因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月华街也就有了一般村落所无法企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即便站在徽文化的视角上看,一般村落的文化底蕴也无法与月华街相抗衡,新安理学、佛家轮回与道家阴阳这里由最初的相互冲撞、抵触到逐渐的接纳和包容,月华街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洗礼,最终形成儒释道三位一体的独特民俗文化现象,成为徽文化中一个值得研究的分支。

南宋文学艺术(南宋文学艺术特征)

  月华街的成村史其实就是一部齐云山道文化与佛文化、儒文化的交流史。作为这一文化交流过程的载体和见证者,月华街有着丰厚的道家文化遗存,其盛衰荣辱也必然因齐云山道教香火兴旺程度而定。但不管怎么说,有了这座“—石插天,与碧云齐”而得名、集丹霞地貌、摩崖石刻、道教文化与徽派建筑为—体的山岳景区作为依靠和背景,月华街的繁荣和兴盛便有了原动力。

  “白岳雄盛甲江南”,拥有着绝佳的山水,齐云山自然就会引起人们的重视及官方的关注。早在汉晋年间,齐云山就开始有人着手进行开发。史料记载最早的官方介入是唐元和四年(809)歙州刺史韦绶建石门寺于岐山石桥岩,但这一佛寺并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到了南宋宝庆年间(1285~1227)一个名为余道元的方士自黟北来到齐云山。也许是为这里的美景所动,也许是受到什么感悟,余道元于此发下宏愿,要建一座佑圣真武祠于齐云岩下。当时的徽州人丁尚不兴旺,徽商亦未称雄,人、财、物力都相对匮乏,一个非官方身份的道士如果仅凭坚忍不拔的信念,是根本无法在人迹罕至、交通不便的齐云山巅建起规模稍大的祠庙的。但余道士非常清楚宗教的号召力,在他的策划下,一个神话在徽州大地流传开来,齐云岩下百鸟云集,羽翼蔽日,群鸟众志,衔泥筑城,几日之间便塑起一尊玄帝神像,威严夺目且显应于昭。不多时,善男信女纷至沓来,居士信徒纷纷献地输财筑祠建观,道家香火自此日盛一日,庙宇始具规模,月华街的雏形也于此时形成。

  

  明代是道教的黄金时期“山岳效灵”,齐云山道教的兴盛也是很自然的事。明永乐(1403~1424)以后,由官方投资,月华街上开始大规模的建设,宫观道房,次第落成。尤其是嘉靖二年(1523)敕建“齐云山玄天太素宫”于月华街中心,同年又建真武正殿、左右配殿与钟鼓楼,齐云山顿时香火大盛。由于官方的正式介入月华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进入了它发展史上的巅峰并一直持续到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在明清两朝道教兴盛时期,不长的月华街上,黼道院22座。

  “齐云之胜集于此”,月华街是齐云山的精华。街中心的玄天太素宫在诸道院中气势最为恢宏,殿堂为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重檐飞角,画梁雕栋,金描漆饰,蔚为大观。太素宫背倚齐云山主峰齐云岩,高耸的玉屏峰居中,左为石鼓,右为石钟,峰下数流汇合,云“五水到堂一水出”。前临深壑,有奇峰突兀而起,状若香炉,曰香炉峰,每当雨后初霁太素宫四周山气氤氲,云雾冉冉,月华街若隐若现,宛如如天上人间。此情此景,最是适合道家出没,于是,月华街很自然成为道家的首选聚居地。自南宋以降,名道汇聚月华街,各派惨淡经营,很快在这群山环绕、奇峭而又秀媚的小街周围建起了道观,与道观伴生的各式民居也就势填补了宫观间的空隙,月华街由此步入成熟期。

  齐云山志记载着月华街全盛时期的繁华,宫观、店铺鳞次栉比,香火伴炊烟缭绕,经声与喧嚣相闻。全真教、正一派你方唱罢我登场,诸天科、慈悲科、水火连度等名目繁多的道场,伴着一阵紧似一阵的锣鼓罄竹声,道人们衣袂飘飘、粉墨登场。这时道教给予人们的已不再是宁静的情感和恬淡的心境,而是热烈而迷狂的情绪。这种情绪为文学艺术的创造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不竭的动力,也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登临揽胜,这里自然与人文,宗教与艺术巧妙地融合在—起所形成的的民俗文化,加之齐云山这“发为文章,形为诗赋”的审美客体,又怎能让文人骚客不为之所动呢!自古以来,无数名流显贵文人墨客,如朱熹、唐寅、徐霞客、袁中道、袁枚及黄宾虹、郁达夫等纷至沓来徜徉于月华古街,以诗文抒怀,追古抚今,留下了无数传诵至今的名辞佳句。

  (以上照片版权归摄影师本人所有,未经同意请勿擅自使用,谢谢合作)

  登录奔色旅行网官网获取更多旅游资讯

  http://www.benslx.com/

  奔色旅行网,定制我的旅行!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