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ukai

包含肇庆品牌网站优化的词条

sukai 2023-10-08 10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

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

建区至今30年,肇庆市鼎湖区正是如此

用绿水青山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图 | 张运浩 摄

鼎湖乡村振兴之路的典范

——蕉园村

  在鼎湖的“岭南古树第一村”蕉园村里,有这么一份特殊的公示:“古树木是大自然留给蕉园子孙后代的宝贵财富,每个村民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她。”

这份公示,是用来守护村中心广场处

626年树龄大榕树等50多棵国家级古树的。

  

说到蕉园村,这里还有很多不变与改变

  不变

  这里的龙溪书院、“不竭泉”古井等古迹在村民细心呵护下保存完好;

  

  改变

  这里的村道百分百硬底化、污水百分百集中处理集中排放、垃圾百分百统一清扫清运;

  

  这里弘扬守望相助乡土文化的苏真人诞与获得省生态示范村、广东名村、省卫生村等荣誉令人称赞;

  

  这里村民依托古树、古迹打造古树村乡村旅游等产业,村集体收入去年达329万元、人均纯收入1.68万元,同比2010年分别增幅506.9%和133%......

  

小小一个蕉园村,乡村振兴最基层,

诉说着多年的久久为功。

这里,其实就是鼎湖乡村振兴之路的一个缩影。

关于乡村振兴

鼎湖区委书记陈宇航

是这样说

  “我出身在东北农村,刻骨铭心体会到农村是我们共同的祖屋、共同的故乡、共同的乡愁,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必须带着浓厚感情谋划推进乡村振兴。”——肇庆市鼎湖区委书记陈宇航

  

  陈宇航表示:

浙江省15年间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最突出的经验就是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

鼎湖山也不是一两天出现的。从2012年3月开始,鼎湖区开展“和美乡村”创建,接过时任区委书记陈家添、李奔等前辈们的‘接力棒’,三届领导班子6年接力加油干,既专项治理、雷厉风行,也久久为功、尊重规律,正在朝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总要求精准发力。

  

  图 | 广东肇庆市鼎湖区委书记陈宇航(右一)在乡村调研

  鼎湖乡村振兴之路

  创建62条和美乡村改变的不只是环境

  

  图 | 鼎湖古村落——蕉园村风光(黄彩勤 摄)

  鼎湖乡村迈进小康

  邓焕珍,蕉园居委会前任妇女主任。她还记得2012年3月15日上午在蕉园村参加区创建“和美乡村”活动启动仪式的情形:当时虽然接受了市里记者采访,但对改变村容村貌和长期形成的陋习还是打了大大的问号。

  看到如今的小康蕉园,她沉浸于儿子新婚的喜悦中,并等着添孙:“城里有的我们大部分都有,我们有的城里人还没有,我们比城里人幸福多了!”

  

  启动创建“和美乡村”的“一把手”工程

  1988年建区的鼎湖虽然叫区,但大家常说常问的“在鼎湖还是在市区,回鼎湖还是回肇庆”一句口头禅衬托出当时城不像城、镇不像镇、村不像村“三不像”的问题。

  

黄彩勤 摄

  2012年3月,鼎湖以“一把手”工程启动创建“和美乡村”,全面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举全区之力抓好“三清四改”:

  “三清”即

  ①清理屋前屋后、菜园内外、池塘四周、村内村旁水沟管道的污泥;

  ②清理房前屋后、村庄内外的生活生产垃圾并集中分类处理;

  ③清理村里断垣残壁、破栏舍、破旧厕所和道路上的杂物。

  “四改”即

  ①对村道进行硬底化改造;

  ③改厕实现家家有户厕,无害化率为100%;

  ②改栏推进人畜分离;

  ④改环境,统筹整修乡村排水排污系统,设置垃圾屋和若干垃圾箱、垃圾池等。

  6年多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对于当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有3.4亿元的鼎湖而言

  却是一条不易之路。

  

  图 | 凤凰同古二村秀美村宅(杜桂玲 摄)

  积小流,成江海,“和美乡村”创建深入人心

  鼎湖靠着创建主体投入一点、村(居)民出一点、镇(街道)解决一点、向上级争取一点、区直挂点单位扶持一点、社会各界捐助一点等办法筹集资金,实施的下水道、改水改厕、小广场、道路硬底化、垃圾收运措施、绿化美化、停车场、路灯、休闲运动设施等10大创建项目不再是“无米之炊”。

  

  2012年到2018年6月,鼎湖全区累计投入资金9200万元,共创建“和美乡村”62条,已通过“和美乡村”考核验收有44条,通过省卫生村考核验收有42条,其余创建村继续创建中,全力参与“三清四改”、积极参加创建义务投工也成为广大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环境优美、生活甜美、村庄和谐”创建目标日渐深入人心。

  “和美乡村”创建成为鼎湖家喻户晓的品牌

  走进沙浦镇朱宅村,宽广的村场干净整洁,一排崭新的文体设施映入眼帘。

  

  经过创建,朱宅村村道硬底化、公厕、排水排污系统、自来水管网、文体设施安装等工程悉数完成,工程总投入170万元,其中58万元为村民筹资;还建起保洁制度,有专人负责村内公共场所早晚清扫和垃圾转运。

看得见的改变让村民赞不绝口:

  “往年蚊子就是塘埗‘特产’,可能现在水渠分流好了,蚊子少了很多,村里环境好多了。”广利街道塘埗村村民梁阿姨对“和美乡村”建设赞不绝口。

  塘埗村因创建“和美乡村”而换上新装,对排污管道重新进行铺设,下水道也作了全面清理,蚊虫再无生存环境。目前每家每户生活污水全部接通到沉砂池,管道清理也一并清理过。

  

  “脏乱差”整治了,“洁绿美”建设了,“精气神”提升了。去年4月份以来,鼎湖区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投入4.6亿元开展“三边三化”环境整治工作,即路网边、景区边、村(居)边等区域的洁化、绿化、美化。截至目前,全区7个镇(街道)村居边“三化”工作共完成投资额3889.5万元,共104个村居边开展“三化”整治项目。

  

今年4月

鼎湖区乡镇环卫一体化项目全面实行

让农村地区环境卫生

与城区同步共享常态化清洁

鼎湖村庄规划已初步完成

“和美乡村”创建

成为鼎湖家喻户晓的品牌同时

也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打下坚实的基础

  甩掉“猪三角”帽子守住的不只是绿水青山

  “猪三角”帽子

  过去,鼎湖一直是端州区、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发达地区的菜篮子基地,4000多家畜禽养殖场分布在区内河涌周边和西江附近,“大群体、小规模、高密度、鱼塘基”是生猪养殖模式的主体。

  这种粪污直接排入鱼塘养鱼的“鱼塘基养猪”传统模式,致使大量养殖废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到河涌里,带来了水质、土壤、空气污染等系列问题,新窦涌、贝水涌、大包渠、石咀涌、罗隐涌、沙浦十字涌等区内河涌的水质长期处于劣Ⅴ类,乘坐高铁的人们只要闻到“猪粪味”便戏称到了肇庆东站,鼎湖由此戴上了“猪三角”帽子。

  坚决摒弃传统模式,彻底变革农村产业

  “靠污染环境来提高村集体收入的分红就是分赃,保卫鼎湖的绿水青山必须动真格。”2015年10月,区委书记陈宇航来到鼎湖工作后,带着几届班子的期望和嘱托,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第一个在全市率先实施河长制,向悬在鼎湖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畜禽养殖污染坚决宣战。

可以说,这是一次农村产业的彻底革命

  

  区委书记陈宇航带头到畜禽养殖污染重点镇莲花镇、永安镇与基层干部同吃同住同攻坚,科学制定畜禽污染治理方案,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联动抓,镇、村两级层级抓,同时多方筹资启动实施投资近20亿元生态环境改善工程,对新窦涌、贝水涌、大包渠、石咀涌、罗隐涌、后沥涌和沙浦十字涌等7条河涌以及碧莲湖、九坑河水库、下湾湿地公园全面综合整治,凝聚成整治攻坚的强大力量。

  环保执法不是“纸老虎”

  去年5月4日,永安镇梁某和覃某的生猪养殖场将畜牧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周边灌溉渠,被罚款4.9万元,并被依法行政拘留6天。据了解,这是新《环保法》实施全市首例因直排养殖污水被拘留的案件。

  村民积极投身农村产业变革

  肇庆市人大代表、永安镇岐洲村委会主任的劳伟明是永安镇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曾养过1万多头猪,在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攻坚战中,他带头拆除了面积超1万平方米的猪舍,如今改养起了四大家鱼;

  凤凰镇白石坑村委会村子村小组村民钟水全则承包起连片山地,种上了百香果、桃李等作物;广大基层干部主动做起“销售中介”,多方联系到江西、湖南等地,到处帮忙联系生猪收购商上门收购生猪,最大限度保障养殖户的利益……

这场生态之战,

最终赢得了不少禽畜养殖户的信任和支持,

也推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型变革。

  

图 | 张运浩 摄

彻底甩掉了‘猪三角’的帽子

  从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中旬,鼎湖全区累计关停退养畜禽养殖场4770家,面积394.26万平方米,共搬迁生猪300.66万头,累计投入资金4.38亿元,而2017年鼎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6.7亿元,相当于全年财政收入的65%。目前,鼎湖全域范围内已完成违法畜禽养殖场关停清拆,石咀涌消除黑臭水体。

  “现在鼎湖的生态环境保护已经发生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河涌控制单元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九坑河水库从地表三类水恢复到二类水、部分时段达到一类水,彻底甩掉了‘猪三角’的帽子。”——鼎湖区长谢桂坤

  

  图 | 鼎湖九坑河水库(张运浩 摄)

  抢抓第一梯队机遇乡村振兴作于细 成于实

  “城乡发展不平衡是鼎湖最大的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鼎湖最大的发展不充分。承认差距才能缩小差距,找到短板才能补齐短板。比如说,不能到了乡村汽车会车会不了、手机信号通不了、基本配套跟不上、民俗民风有陋习。”——陈宇航。

  

  

  陈宇航表示:

鼎湖处于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梯队,区域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都无可复制。只要从全局着眼、从问题入手,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推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找准自己的“九连环”“十二星宿”,就一定能走出具有“各村各面”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图 | 鼎湖九坑河水库(张运浩 摄)

  乡村振兴,是鼎湖努力奋斗的梦

  “我希望保持好乡村的原生态,让很多搬走的村民都再回来。”这是2013年6月20日南方日报记者刘冠南采访广东省优秀扶贫村支书、时任鼎湖凤凰镇南坑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蔡少飞的对话。

  

  图 | 凤凰南坑村 (严木华 摄)

  从22岁在南坑村当文书、28岁当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从省级贫困村到生态文明村、省级卫生村,如今已身为凤凰镇党委委员的蔡少飞,心里一直梦想让乡村恢复繁荣。

  蔡少飞的微信名叫“我是农民”,微信里一直有“真村话”农村工作生活真实记录,譬如今年5月13日的内容是:“经历乡村治理五部曲:一是农村垃圾统一清运收集处理;二是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三是农村水污染治环境PPP治理;四是河长制;五是一级饮用水源周边农家乐关停。”

  常年喜欢户外登山的蔡少飞没想到的是,自己都没敢走那少有人走的北岭山脉南鹤山,今年5月13日区委书记陈宇航“深调研”却有胆量徒步迈过。这座山是他们心中发展乡村旅游的“金山银山”。

  随后不久,蔡少飞从多个渠道得到区里计划投入2个亿打造“两镇一岛”(凤凰镇、沙浦镇、砚州岛)乡村振兴示范区,凤凰镇会有1个亿乡村振兴的资金,联想到陈宇航书记在不同场合强调打造“鼎湖价值”,看着身凤凰镇的绿水青山,蔡少飞心里更加乐了。

  

  图 | 严木华 摄

  绿水青山,是鼎湖努力守护的财富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不能污染绿水青山。对于凤凰镇九坑河水库附近的村民而言,近年来经历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刻骨铭心的体会。过去一到节假日,便有很多人到九坑河水库游玩,很多村民便在家门口开起农家乐餐厅,产生的污水废水直排到九坑河水系。

  后来,九坑河水库被划为饮用水源保护区,鼎湖区投入3亿元启动九坑河水库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全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打造“无猪镇”,区镇村三级党员干部坚持法理情并重做思想教育工作。

包含肇庆品牌网站优化的词条

  

  图 | 鼎湖凤凰客家乡愁风情 (曹秀茹 摄)

  今年6月初,九坑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51个旅游餐饮违法项目被全部关停拆除,同步在圩镇规划建设一条具有客家乡愁风情的美食街。

  华丽转身,让鼎湖村民收入倍增

  浙江有从“卖矿石、造水泥”到“卖空气、卖风景”的余村,对于鼎湖凤凰镇新凤村而言,也经历了从“卖林木”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新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谢国辉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提出停止伐木,转而向生态要效益,短短几年就实现了从“卖林木”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

  通过确立“以旅游产业兴村”的发展思路,以红色党建带动绿色旅游,实现党建工作和旅游产业发展两促进、双提升,新凤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明显,去年村集体收入达833万元,年终分红由2013年人均1100元提升到2017年人均分红4000元以上,实现了村民分红翻两番。

  

  沙浦镇桃二村党支部书记石海源则把一个村当成“一个农产品企业”来经营,实行“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统一管理,木瓜、粉葛、香蕉等极具本村特色的农产品得到优质发展,2017年桃二村村民人均收入达1.5万元。

  精准扶贫,共同致富

  “有一个馒头也要优先给贫困地区”,这是陈宇航、谢桂坤等鼎湖党政领导班子优先于自身做好扶贫对口帮扶的真实写照。

  去年下半年鼎湖与广西昭平县扶贫协作以来,累计统筹投入帮扶资金达4470万元,为昭平县43条贫困村注入集体产业发展资金,鼓励引导17家民营企业参与村村结对帮扶工作,成为参与粤桂扶贫协作工作中第一个与贫困村100%结对帮扶的县区,广东省扶贫办将此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典型经验案例推广。

  据悉,鼎湖区配备全市最强工作力量,对口帮扶怀集县岗坪镇7条行政村,以区人大常委会主任作为组长,区人大常委会班子“1+6”全部挂点,安排11名工作人员组成驻村工作组。全力做好对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东西村帮扶工作,统筹各级资金超过1200万元,完成各类扶贫项目50多个,与少数民族一起共同创建全省民族乡发展先进地区。

今年适逢肇庆鼎湖建区30周年经常听到的是“鼎湖价值”这四个字,从和美乡村、绿水青山、污染防治、扶贫协作等乡村振兴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鼎湖价值、怎么样去坚持和发展鼎湖价值、为了什么坚持和发展鼎湖价值,鼎湖一直有自己的答案。

  

黄彩勤 摄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