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qiaoqingyi

文学艺术作品人物(文学艺术作品人物分析)

qiaoqingyi 今天 6

  创新体继承国学经典 书一世追求德艺双馨

  记当代橄榄体创造者、著名书法家——郑学义

  

  郑学义,男,汉族,1958年生,河南项城市人,笔名草乙,号书山童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副主席,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会理事,长江书画院名誉院长。

  

  

文学艺术作品人物(文学艺术作品人物分析)

  

  

  

  

  年值花甲,以书气为豪,以意气为傲,孤一身正气承传着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艺术——书法。书法是郑学义先生人生的归宿与获得自由的世域,书法不仅仅是艺术,更是心画,是生命的感悟和表征,是世俗烦躁中的一点静谧。先生自幼酷爱书法,几十余载笔耕不辍,坚持创作。其书法博采众家之长,成一世书坛佳作,往往体拔苍劲有力,飘逸于洒脱之中,刚劲于阿娜之中。单讲来,先生的书法以一个意气为大,流畅的笔画与字形结构之间的拿捏得当,运笔帷幄,落笔成气势,古拙多变的线条总让人隐隐感觉到有种张力在吸引着欣赏者,透露着妙手偶得之成分,更是耐人寻味,韵味隽永。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怀着对国学艺术的崇敬之情,练就了扎实的创作功底,着眼于笔墨精神,加以对时代审美的重新审视和持久开掘力,先生2010年结合橄榄果形体和寓意,在传承中国书法传统写法的基础上,创作出一种新的书体——橄榄体。“两头尖,中间圆,笔画形体似橄榄;撇如刀,捺如角,折转弯勾像弧月”,是中国书法园中一朵奇葩,受到欧阳中石老师和权希军老师的大加赞赏。(邵大箴-中国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

  

  

  

  走近郑学义先生的作品,仿佛置身于一个雄浑宽阔的艺术殿堂,时时接受着知识的熏染。观之《帆远浮天阔,江空得月多》八个大字,橄榄体的运用令作品整体极富时代感、观赏感与古韵感。从“天”字结字来看,奇正相生,结构严谨,收放有度,紧扣“橄榄体”宗旨又落实书法的古法之道,乃天成之笔。“多”字表现在他的新奇之变,左右打破对称,下部欲放现收,点滴撇捺之间无不体现着郑学义先生对汉字结构处理的精熟能力与智慧。数十余载间,先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并创造性的开创了橄榄体当代创作技法,引领了时代创作的潮流。而那幅由郑学义老师创作的橄榄体千字文长卷,创造了世界第一记录并由著名书法家权希军老师卷名——郑学义书千字文,必将会被记入史册。

  十年磨一剑,郑学义先生用了数个十年才有了今天的造诣。他“从来都是用作品说话”,其楷书,出规入矩,取晋唐神韵自成一格;其行书,率性十足精灵剔透;其章草作品,尽显风流一派天然;其橄榄体作品,开天辟地引领时代,堪称顶天立地之大章作品。凭借着优秀的书法作品,先生多次在全国大赛中获奖,多次在日本、新加坡、台湾、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巡展,作品还被故宫博物院和中国收藏家协会收藏。蕴自我情怀于笔端,书着一曲耐世人传唱之国学艺术。(邵大箴-中国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

  

  情系大西部 重彩写风情

  ——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实力派画家刘大为

  

  刘大为,男,1945年生,祖籍山东诸城。1968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任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主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教科文组织下属国际造型艺术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艺术品中国网名誉主席、东联书画博物馆顾问委员会主任,北京东联盛世宝文化有限公司总顾问,北京唐风美术馆名誉顾问。华夏艺术网已为其开设名家专栏。

  刘大为是实力派画家,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兼精。他的工笔人物画造型严谨,刻画入微线条流畅,刚健爽朗,风格清闲,完全摆脱了旧人物仕女画柔靡琐细的积习。他的水墨写意人物画更是继承了近代自任伯年以来包括徐悲鸿、蒋兆和、叶浅予、黄胄等大师的优秀传统,其特点就是热爱人民、贴近生活、造型生动、神态逼真、笔墨潇洒、清新流畅。在他的草原风情组画中,这些特点得到充分流露。近几十年来,大量作品在中国及美国、日本、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展出,获奖三十多次,是当代中国艺术成就突出、影响巨大的著名画家。1998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2008年12月当选为中国美协主席。2011年5月被聘为北京东方祥和书画院名誉院长。2011年11月25日当选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副主席。

  刘大为的作品以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生活风情及重大历史题材著称于世,其代表作品《马背上的民族》,是他用传统工笔重彩手法创作出的佳构,曾在全国大型美展上获奖。平凡中见伟岸、平和中显沧桑的功力是刘大为十几年边陲生活的展开,也是其对历史风貌与时代精神的独特把握。

  刘大为曾在中央美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学习二年,主攻人物画专业,在蒋兆和、叶浅予、黄胄、卢沉、姚有多诸先生的指导下,刻苦学习,进步很快,在随后的几年里,很快地掌握了中国画的表现规律,无论工笔重彩或水墨写意诸种不同的技法,他都运用得很娴熟。这对于他创作水平的迅速提高,无疑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然而,刘大为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与其说是功力的扎实和绘画语言的娴熟,毋宁说是由于他把艺术与生活、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摆得端正,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得稳健使然。

  刘大为的绘画艺术,不仅继承和延续人物画古往今来积极反映生活、追求艺术真善美的优秀传统,而且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作为社会主义美术的主导力量无论在题材的开拓上或是艺术形式技巧的表现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运用。

  

  

  

阅读
分享